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晏秦 《北京档案》2016,(9):13-16
网络志愿服务在公共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本文基于当前的研究成果,分析档案部门网络志愿服务的内涵和可行性,探讨档案部门网络志愿服务实现路径,包括网络宣传、网络资源捕获、档案著录、档案编研和档案参考咨询服务五个方面,提出档案部门要建立健全参与平台,创造良好的网络志愿服务空间;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培养稳定的网络志愿者队伍;强化全程监管机制,规范网络志愿活动良性开展等策略,来保障档案部门网络志愿服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张学斌 《档案》2014,(10):51-53
英国开展档案志愿服务已有多年历史,英国国家档案馆及文档协会(ARA)在志愿服务方面政策比较完备,相关项目较多,所公布资料也较为详细,能相对全面地反映出英国档案志愿服务发展状况。英国档案志愿服务具有政策日益完备、社会机构广泛支持以及项目选择灵活等特点。我国档案部门开展志愿服务时也应重点考虑其教育和宣传作用以及专业性与规范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档案馆引入志愿服务能够为档案服务社会化带来全新的视角,为提升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新的途径.档案馆应该抓住机遇,加强档案志愿者管理,完善档案志愿服务内容,努力形成档案志愿服务体系,为档案馆的社会化发展提供更多动力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冯怡 《档案管理》2015,(2):73-75
文章以美国谢尔本博物馆档案部“档案鉴定与文书处理项目”和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局的“军功授地档案文件标引”项目为例,从档案志愿者群体和工作内容、志愿者招募、培训和管理等角度探究美国档案工作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为我国将志愿服务机制引入档案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层档案志愿服务为档案事业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基层档案志愿服务在可待续性方面仍存在着不足之处.笔者从档案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和如何使基层档案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两方面谈谈对基层档案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期档案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能够给基层档案事业带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吴雪清 《北京档案》2016,(11):35-37
美国档案志愿服务发展成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国联邦档案机构对档案志愿服务施行的人本管理策略.美国档案志愿服务在信息传播、项目设置、激励措施、比赛组织等方面体现的"以人为本"理念,可为我国档案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7.
国外的一些档案众包项目已经建立起成熟的志愿服务机制,涵盖了基础设施保障、志愿服务运作、志愿者管理、质量控制等环节,取得了重大成效。根据国外档案众包实践,我国档案部门可以从强化互联网思维、健全档案志愿者管理体系、以用户为叙事核心、档案众包项目融入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四个方面推进档案众包实践。  相似文献   

8.
张学斌 《档案学研究》2015,29(2):119-123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志愿服务逐渐在档案工作中应用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介绍英国档案志愿服务并与我国相关领域志愿服务开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当前国内档案志愿服务开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档案志愿者队伍建设、志愿服务内容、志愿服务方式、志愿者的互动、志愿服务资金和技术支持等六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中英两国档案志愿服务现状,并提出提高我国档案志愿服务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档案工作志愿者群体、工作内容、招募、培训和管理等角度介绍美国档案工作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将志愿者服务机制引入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的积极意义和值得借鉴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廖琼 《云南档案》2023,(5):49-53
当前档案志愿服务得到了国家政策法规的有力支持。本文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档案志愿服务存在的内部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外部机遇、威胁,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发展策略,以期为促进档案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档案志愿者是无偿为档案事业贡献时间和精力的群体。公众作为档案信息资源的所有者理应成为档案事业建设的参与者,志愿服务则是公众参与的重要途径。[1]档案机构引入志愿者服务,缓解了档案机构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宣传了档案的价值,促进社会档案意识的传播,实现了档案机构-志愿者-社会良性互动。国内档案机构纷纷建立档案志愿者组织,招  相似文献   

13.
共建共享理念是新形势下指导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志愿服务是广大社会公众参与档案事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公众参与档案馆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当前公众参与档案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很少、参与比例很低,参与者主要是女性,年龄集中在21~40岁之间,参与人群主要是事业单位人员、学生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等;参与者整体文化程度较高,中东部地区人数较多,但总体参与次数较少,且主要集中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大多数志愿服务活动在档案馆或广场公园等公共场合进行,公众获取档案志愿服务活动信息的途径较为单一,主要通过文件通知、网络广播电视等渠道了解。最后以共建共享理念为指导提出:努力扩充志愿活动环节,不断丰富服务内容与项目;多平台、多渠道协同共建并加强联动宣传推介;构建面向公众需求的志愿服务机制,共享服务成果与效益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的最大群体,是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化、数字化的志愿服务档案管理机制和措施,发挥志愿服务档案的信息服务功能,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公共图书馆以其文化性、知识性、公益性特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提供志愿服务,但在引入志愿者服务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难题。该文以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为例,通过对现状的深入调查与分析,提出在志愿服务管理工作中应引入职业化管理体系,将志愿者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事业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共建共享理念是新形势下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本文通过分析公众参与档案志愿服务活动过程,构建影响公众参与档案志愿服务活动的因素体系,运用DEMATEL方法对所有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分析。根据各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指数排序,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探讨推动公众参与档案志愿服务活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回顾志愿服务的发展后,阐述了少儿公共图书馆引入志愿服务的积极意义及开展志愿服务应遵循的原则,着重介绍了无锡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的情况,包括志愿团队、招募对象、方式、培训内容、日常管理等,并提出了促进少儿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2005年我国第一批档案志愿者参与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教育网”建设以来,全国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档案志愿服务的实践探索,一些学者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十年来,我国档案志愿服务的实践与研究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取得了什么成绩,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今后要如何发展和提升?本文对档案志愿服务的总体状况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引入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公平发展。公共档案馆由国家和政府部门建立,馆内资源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并为全体公民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进行档案信息服务均等化建设尤为必要。一、档案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主要内容档案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就是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做到档案信息的公平,各个不同部门可以公平配置档案信息资源,拥有得到档案信息的公平机会,使档案资源体系包括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档案资料随时为人民群众所使用。  相似文献   

20.
伴随高校档案部门与档案用户之间的供需矛盾加深,档案部门单独承担供给重任就显得力不从心,为此,引入共建共享的理念,探讨保障用户的权利与需求对策。基于高校档案用户及其需求分类、特征分析,确定当前档案服务的堵点、断点、难点和可参建档案服务的主体。结合共建共享理念的核心思想和用户需求现状,就满足用户需求、保障用户体验、激活潜在需求,相应提出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打造"一站式"服务、畅通双向互动渠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