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莉  刘名波 《科教文汇》2013,(6):114-115
在基于工作过程设计的思想指导下把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依托,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理念作为课程设计依据。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进行课程设计,选择以产品为载体,分为三个学习情境,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相似文献   

2.
结合作者多年讲授数据库系统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经验,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孙军 《青海科技》2011,18(3):130-132
本文根据高职院校《办公自动化技术》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了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及基于这种模式下的课程设计思路、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进行了教学研究与改革探索,尝试了一种新型的以培养能力为根本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从学习情境的设计、项目教学的实施到对产品的评价和学生的考核整个环节都以行动导向为核心,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探索,从而设计了完整的课程设计项目教学的流程。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非常适用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  相似文献   

5.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学生对工程设计的初步尝试,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获得的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其毕业设计和其他的工程设计的质量。因此要提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必须采用符合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结合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奏效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要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设计体系进行研究和改革,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课程设计为例,论述对其进行探究和改革的必要性,将课程设计与教学、工程实践和阶段性考核相融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本地培养更多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范小勇 《中国科技纵横》2011,(24):288-288,294
《发动机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汽车修理厂从事发动机机修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其教学设计应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职责.任务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习情境为载体,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以任务驱动教学法贯彻与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兴趣性;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成为学习的主导者,真正掌握发动机维修的相关知识及裁能。  相似文献   

8.
沈雪英 《科教文汇》2011,(12):87-89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来的初中教学实践,通过以活动为载体,安排学生数学学习实践活动;以情境为载体,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以儿歌故事为载体,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爱好;以各种教学工具为载体,鼓励学生开展探究式数学学习;以知识结构图为载体,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体系等适合初中课程设计、适应初中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激发和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加强课程设计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课程设计是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但是,目前课程设计中存在诸多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必须明确课程设计的优势,组织实施好课程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课程设计辅助教学系统为师生提供一个基于B/S模式的虚拟集成的课程设计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师资源利用率、课程设计质量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工科机械类专业本科学习阶段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项目在北航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教学体系改革实施基础上,针对课程教学任务重、课时少等问题,配合课程设计中的各个教学环节要求研究开发课程设计网络教学平台,完善教学手段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更好地使综合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改思想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12.
课程设计辅助教学系统为师生提供一个基于B/S模式的虚拟集成的课程设计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师资源利用率、课程设计质量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项目教学法在《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乾 《内江科技》2007,28(1):33-33
本文分析了在《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中引入项目教学法的意义,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在《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中的实施步骤,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而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而且又在教师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项目教学法在《金属材料焊接》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建芳 《内江科技》2006,27(7):44-45
本文分析了在《金属材料焊接》课程设计中引入项目教学法的意义,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在《金属材料焊接》课程设计中的实施步骤,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而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而且又在教师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吴建伟 《科技风》2023,(16):112-114
针对“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德国行动导向六步教学法进行课程设计和实践应用,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为主要教学过程,学生在做中理解知识点,真正实现“任务引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特点。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而且课程的有效教学质量也得到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6.
学前英语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做好课程设计创新和实践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做好各种服务和引导,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实现平衡转换,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更加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7.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对课程设计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余立刚 《内江科技》2011,32(12):90-90,82
冲压与塑料成型设备使用与维护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本文通过分析以行动为导向的《冲压与塑料成型设备使用与维护》课程设计的背景、性质和作用,探讨了课程设计的理念、课程学习情景设计的思路,说明了学习情景设计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王海萍 《中国科技纵横》2011,(7):338-338,326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以项目驱动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特点的教学方法。《UGNX三维造型基础教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也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运用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的理念,按照“工学结合”的模式,使学生学会运用CAD/CAM-UG软件完成机械零件建模,产品三维造型以及零件的数控加工等任务是该课程设计的重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而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2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主干课。本文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建设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为契机,就大班额教学环境下,课程设计教学规划、教学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课程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