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覃琼 《科教文汇》2013,(6):186-187
本文以中职残疾生为研究对象,残疾学生是中职学校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文章分析了残疾中职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心理情感特点并提出了具体的调控对策。对残疾中职生消除孤独、自卑、焦虑苦闷等心理障碍,帮助残疾中职生掌握专业技能,顺利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职生是我国社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支主力军;正确对待中职生,努力发展中职教育,对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务必要求中职学校对中职生的教育培养要足够重视,尤其认识到中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着重提高中职班主任的群体力量和总体素质,切实抓好中职班主任的成效性工作,注重中职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使中职生"个个成人,人人成才"。  相似文献   

3.
张艳  高祥胜 《中国科技信息》2008,(5):183-183,186
据调查,在影响中职生学习效率的各因素中,心理障碍方面占首位。因此,关注中职生学习心理健康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我们应加强对中职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调动一切力量,共同寻求这一课题的解决措施,帮助中职生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4.
吴一红 《科教文汇》2010,(11):12-13
随着中职德育课改新方案的出台,如何挖掘更多符合中职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增强中职德育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正成为摆在中职德育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卡片展示法的应用,无论对提高中职生的认知水平,激发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成就感,还是提高中职生的职业能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中职德育课教学师生双向互动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5.
翟帅 《科技风》2012,(23):195
当前,社会对中职生的英语技能方面提出了职业要求。中职英语教学应加大对中职生的岗位实际技能培养,提高中职生的就业能力。本文提出了中职英语教学方法应蕴含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情景英语教学方法,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方法创新。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职德育课改新方案的出台,如何挖掘更多符合中职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增强中职德育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正成为摆在中职德育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卡片展示法的应用,无论对提高中职生的认知水平,激发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成就感,还是提高中职生的职业能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中职德育课教学师生双向互动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7.
中职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段,终身体育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中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有助于中职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中职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其受益一生。本研究立足当今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详细分析了中职体育教学中影响终身体育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职生的毕业趋势大多数是走向工作岗位,所以中职学校的教育方向主要是针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以便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职业道德意识,更好的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改革非常重要。主要分析了中职院校学生的现状以及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改革,并且强调德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怎样才能提高中职生对德育课的兴趣,学院怎样更好的改善教学方法以及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刘冰 《内江科技》2010,31(6):87-87,133
在青少年犯罪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各类中职学校学生犯罪率有上升和抬头的趋势。如何有效预防、降低中职生的犯罪率,培养中职生的法律意识,构建平安和谐中职校园,已成为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笔者根据中职学校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经验,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窦玲 《知识窗》2014,(24):31-32
中职教育必须考虑社会对中职生的需求,遵循中职教学规律,顺应中职生的身心发展,以学生为本。探究性学习以学生为本,是非常适合中职教育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就中职经济法律课程探究性学习的运用做了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1.
邱淑女 《科教文汇》2013,(26):187-188
特殊院校的残疾学生存在自卑、敏感、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心理问题具有特殊性,由于生理缺陷,有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的比例较高,需要学校予以高度重视,并根据残疾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和辅导工作,提高心理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降低残疾学生严重心理问题发生率,毕业后能以更好的姿态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2.
何峰雷 《科教文汇》2012,(20):183-18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校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在不断增加,高职院校要积极整合资源,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断加强专业咨询教师队伍建设,拓展教育引导的载体和内容,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晓波 《大众科技》2012,14(4):206-207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中职学校往往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应重视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社会环境,走出单纯校园步入复杂的现实社会中。  相似文献   

14.
陈洁 《科教文汇》2013,(5):54-54,57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当下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有怎样的自我评价,学生对未来的状态有怎样预期和认识,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者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了解学生的真实心态,就能有的放矢地调整对策,帮助学生在中职阶段更好地学习生活,有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5.
周娟 《科教文汇》2014,(28):215-216
就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近几年来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压力一直居高不下,相较于高校毕业生,中职生的就业问题有待更多的关注。采用意象对话这一全新的技术,可以较为便捷地了解和解决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其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好心态,树立自信,为今后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段湘君 《科教文汇》2011,(5):171-172
本文从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功能、音乐表演以及音乐欣赏三个角度,详细阐述了音乐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疏导中的作用,并对充分发挥音乐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疏导作用的有效途径加以探讨,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焦虑、心理压力特.点及相互关系,为增进高职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石家庄市763名高职生进行测查。结果高职生状态焦虑水平高于一般人群常模,与心理压力呈正相关,特质焦虑水平无明显差异,与心理压力不存在相关关系。状态、特质焦虑在性别、年级、城乡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职生学习、生活、发展、社交、家庭压力及压力总分低于大学生常模群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社交压力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农村来源的学生学习压力高于城市来源学生,(P〈0.05)。不同年级在学习、生活、发展、社交及心理压力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年级学习压力最高,二年级总的心理压力和发展压力最高,三年级总的心理压力及各方面压力最低。结论心理压力是状态焦虑的重要相关因素,应针对不同情况,加强高职生学习、社交、生活适应教育,从而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焦虑。  相似文献   

18.
曾绍彬 《大众科技》2014,(8):139-14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中职生出现很多心理问题,这给中职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普遍比较脆弱,心理问题多发。因此,中职学校迫切需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提升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学校教育的任务相当迫切,其中班主任工作尤其重要。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班主任工作,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要根据职校生的新特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0.
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同时,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建立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可以促使残疾学生更健康地成长,使他们克服自卑怯懦、蛮攒无理、不服管教、以自我为中心等残疾心理障碍,学会相知、相容、相助、相亲、相爱,融入到班集体、社会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