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实现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学、有所获的目标,就应该让学生融入文本,与文本对话,课堂应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得以真正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体验”是通过亲历来感知和认识周围的事物。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就是要让学生直面文本,感受、体味、揣摩。“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阅读教学的感悟就在体验的基础上,不断走进作品生命完成从无觉无悟,到有觉有悟,再到领悟的生成过程。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总体上存在重认知轻情感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遵循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律,使语文教学的过程更加切实而有效,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通过对阅读教学中让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各有发展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读”是亲近文本,“品”是走进文本,“悟”是深化文本,“展”是超越文本,在以“读—品一悟—展”营建的阅读教学强大的场里,“拓展延伸”是教师解读文本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纽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在“应用、拓展”能力上发展.阅读教学视野的大与小、精彩与败笔,往往取决于“拓展延伸”环节.拓展延伸的优化,是阅读课堂教学有效的途径之一.阅读教学课堂要以“文本”为经,以“语言”为纬,编织阅读教学课堂的立体空间,让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紧紧联系起来,使阅读教学课堂更精彩、更有魅力.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同,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个性体验,在阅读时不要刻意追求“标准答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首先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阅读教学应摒弃以往的“满堂灌”“满堂问”,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阅读教学中有所悟、有所得。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阅读教学不是说让眼光在纸面上跑一阵。”要“潜心会本”,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我们应该多留点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不能越俎代庖。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感”是“悟”的基础,“悟”是“感”的升华。重感悟的课堂,一定会有情的震撼,而情的基点就在于对文本的解读。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梁林 《陕西教育》2009,(5):43-43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加大课内阅读量,以读促悟是我校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改进阅读教学方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究竟要如何教,学生才能学有所获,才能真正提高其语文素养?”,这是笔者近几年一直苦苦思索与探究的问题。本人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逐渐意识到阅读教学无论采用何种思路和方法,都应该重视学生的“品悟”。  相似文献   

9.
嵇锐 《甘肃教育》2011,(5):43-43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个对话过程不仅仅是“以读促悟”,还应该是通过语言训练来表情达意。“评点式阅读”就是让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感而发,有疑而问,有得而写,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我们要引领学生去研读文本,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使学生心有所悟.那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来界定语文阅读教学,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说阅读教学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凸显个性呢?一、与文本“对话”文本是学习语文的依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有宽裕的时间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离开文本的阅读教学,没有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阅读教学,就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就没有所谓的学生个性的培养。要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真正成为“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  相似文献   

12.
在核心素养培养大力倡导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 应该做出相应的变化,就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阅读教学而 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实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效落 实,也是语文教师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在语文阅 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科学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促 进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的内在价值和深层含义有所认知和体 会,以此让学生受到文本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情操,使学生感 悟到语文知识的丰富内涵,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实 现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文章将结合当下核心素养培养 教学目标,提出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旨在提高语文阅 读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读悟”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洪晓 《广西教育》2011,(13):19-19
所谓品读,是指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品味性阅读,体会文本的语言特点和情感内涵。但一些教师对"品读"理解存在误区,导致课堂上出现了"急于求成"式的读悟、"夸夸其谈"式的读悟和"空中楼阁"式的读悟等现象。为避免走入误区,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中适合学生品读的“发生点”,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让学生用心与文本进行对话和交流.文章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探究如何在给予学生充分读书时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得、有所悟,真正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主角,提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所谓“生命性阅读”,它是阅读教学的最高层次,指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体会人生中的精彩历程,从中对生命有所感悟,享受人生的真谛,从而对自己的人生、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着眼于“生命性阅读”,立足于学生的品质,定位于让学生“学会感悟生命”,这是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进行生命性阅读呢?1.关注差别珍视个人所悟阅读本身就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是由每个学生原有的内部建构不同而造成的,总存在差别,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阅读的差异性和个人所悟,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无非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感悟的“场”,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7.
怎样才能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并产生智慧的“火花”呢?我觉得“读”是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距离的最好途径。张志公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求悟,有助于让学生在与文本“亲密接触”中感悟文本的魅力。以趣激学,初触文本。良好的阅读期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为了能让学生兴致勃勃地走进文本,我在教学《贺年片》(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环节的学习生字新词中,有意识地让学生用“希望”和“祝愿”两个词造句。执教这课时,恰好临近元旦,学生通过练习,把新年的祝福送给  相似文献   

18.
于丽 《考试周刊》2013,(14):105-105
有效的课堂设问不仅能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教学活动在愉快而热烈的氛围中开展。课堂提问要在对文本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精心设计,让学生问有所思、答有所悟、学有所获。  相似文献   

19.
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财富,它是学生走近文本、与文本对话、融人文本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指出“个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由此看,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以读激情、以读导练,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但读并不是放任自流地读、豪无目的地读,而应是读有指导、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质量。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要精心设计读的方法,才能达到让学生“读”懂文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薛国芳 《文教资料》2009,(35):52-53
学生对内容阅读领悟的多少主要表现在理解和感悟的深度方面,在“读中悟情”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读中悟情”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以不同方式反复地朗读课文。使其在阅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有所领悟和收获:“说中悟理”是让学生把自己在读中所感悟到的内容说出来:“思中悟美”则是有目的、有重点的组织教学.因势利导地让学生自主体验文章所蕴涵的伦理道德.在学生讲述完自己的收获后.让学生经过辩论和思考,形成阅读理解中的共识,从而达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