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基于知识推理的语义信息检索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如何准确表达用户意图,判断网页与用户需求的相关性是信息检索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综合描述逻辑推理能力和传统搜索引擎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推理的信息检索方法(IRKR).该方法以描述逻辑形式表达用户查询需求,依赖传统搜索引擎召回可能相关的网页,通过模糊描述逻辑推理判断网页与用户查询需求的相关性.实现了相应的原型系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搜索引擎的查询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江华  时鹏 《情报杂志》2012,31(4):112-116
Internet已成为全球最丰富的数据源,数据类型繁杂且动态变化,如何从中快速准确地检索出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搜索引擎基于语法的方式进行搜索,缺乏语义信息,难以准确地表达用户的查询需求和被检索对象的文档语义,致使查准率和查全率较低且搜索范围有限.本文对现有的语义检索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的语义搜索引擎模型,结合语义Web技术,使用领域本体元数据模型对用户的查询进行语义化规范,依据领域本体模式抽取文档中的知识并RDF化,准确地表达了用户的查询语义和作为被查询对象的文档语义,可以大大提高检索的准确性和检索效率,详细地给出了模型的体系结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3.
了解用户查询意图对改善搜索引擎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具有特定兴趣的用户进行查询分析,使搜索引擎更能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本文通过对网络查询日志进行聚类分析,将相似度大的查询词聚类,建立用户兴趣模型对用户的兴趣进行分析。根据查询词内容重合度,建立查询词图,并结合查询词的PageRank算法,提出一种基于用户查询词概率分布的评价方法,对用户感兴趣的查询词进行评价。最后,根据查询词的概率分布将最感兴趣的查询词推荐给用户。  相似文献   

4.
搜索引擎搜索结果的评价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跃华  孙茂松 《情报科学》2001,19(8):861-863,873
搜索引擎根据用户查询在自己的索引数据库中进行查找,并根据相关性分析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本文就传统信息检索系统的性能效率评价技术,针对Internet的特点,对搜索引擎搜索结果的评价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孙萧寒 《内江科技》2006,27(3):109-110
用户在搜索引擎中进行汉语词句查询时,由于用户自己不很清楚某些词句应使用的确切的汉字或者不能准确的选择合适的汉语词汇,往往会造成查询不到用户所希望的结果或者结果范围超过了用户实际想要的范围。此时用户会希望系统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给出用户一些可选择的选项以快速地定位至用户所要查询的内容上或缩减查询的结果。对于这种用户需求,可以采用汉语词句的模糊查询方法和查询结果的先行细化分类的方法以减少用户的重试输入的次数。  相似文献   

6.
针对搜索引擎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改进方法 ,即基于用户自定义背景的查询 ,使用该方法现有搜索引擎只需作简单改动就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检索效果 ,可以作为当前搜索引擎向未来智能化搜索引擎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如何准确理解用户提交的查询成为搜索引擎面临的一个难题,对查询进行自动分类是尝试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提出基于相关查询对查询进行自动分类的方法。首先介绍此方法的设计思路和流程,同时对关键处理步骤进行说明,然后选择百度风云榜的数据作为测试集进行测试验证,查准率可达到71.74%,最后分析和总结方法不足之处以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8.
个性化搜索引擎是一种用户驱动网页排名结果的优化方式。基于本体和语义网,用户建模可以作出准确的查询结果,它包括:限定搜索方式、过滤搜索结果,以及成为搜索过程等3种方式。因此,个性化搜索引擎用户模型可被视为用户驱动个性化搜索服务的模型。研究结论是整合前人研究并且提出"用户行为(用户兴趣、用户偏好、用户查询记录)-用户文档(用户行为与关键词组)-用户建模(相关性算法与排名算法)-个性化服务"的新模型,可作为数字图书馆发展个性化搜索引擎的指引。  相似文献   

9.
专题搜索引擎也称垂直搜索引擎,主要用来满足特定领域的用户需求。Heritrix是开源的网络爬虫,Heritrix的WebUI启动方式并不易用于广大用户。本文改变了往常对Heritrix用法,摒弃了Heritrix的WebUI启动方式,对Heritrix源码进行修改,将Lucene整合到Heritrix中,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搜索引擎,并通过监听器监听搜索引擎状态,使搜索引擎能够进行自动爬取和数据更新。同时,本文添加了网页过滤模块以及对查询结果排序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搜索引擎的易用性和查询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常用搜索引擎在查询时返回结果数量巨大且杂乱无章的现象,在Web客户端为实现对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设计了一种基于用户兴趣的搜索系统。利用用户的兴趣对于用户提出的搜索条件进行处理,再通过常用的搜索引擎进行查询,并将得到的结果进行二次排序,同时通过反馈信息不断更新用户的兴趣,以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实验证明这样在保证了查全率的基础上,提高了查准率,从而提高了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的Web搜索引擎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树青  崔北亮 《情报杂志》2007,26(8):98-101
现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Web搜索引擎带来了新的挑战,改善用户的查询体验以便于用户从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中得到自己所需的内容,正在成为当代搜索引擎的主要发展方向.基于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的搜索引擎正在快速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研究,现在已经形成了四种主要的形式,分别依托于查询改进、个性化网页权重、个性化多元搜索引擎和个性化信息采集等技术.在对此综合介绍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网上信息查询——快、准、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忠林  王曰芬 《情报科学》2000,18(3):258-260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快、准、全地查询所需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搜索引擎Baidu(百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Baidu(百度)搜索引擎是目前全球最优秀的中文信息检索与传递的网上搜索引擎,其强大的中文搜索服务已经成为大多数中文用户使用的首选,本文着力探讨其强大的功能和特点,并介绍其有关的查询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Web信息检索中,为了明确用户的查询需求,很多搜索引擎和全文数据库提供了相关词提示功能。本文简要介绍了Web信息检索中相关词提示的获取技术,并对相关词提示效果进行实际调查分析。从关键词库中随机抽取若干关键词,在选定的搜索引擎和全文数据库上进行信息检索,获取抽样关键词的相关提示词。通过关键词检索、人工打分和数据统计,进行查询扩展分析、查询式专指度分析和查准率分析,给出相关词提示在改善检索效果和用户满意度方面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杨倩晨 《大众科技》2009,(5):41-42,61
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其开放、共享的特性使得越来越来的用户在网上寻找信息。从搜索引擎的概念、分类入手,介绍了搜索引擎的系统架构和运行机制。对搜索引擎的三个子系统:网页数据搜集子系统、网页数据整理子系统和查询服务子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林爱群 《现代情报》2004,24(2):84-85,87
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巨大、无序、包罗万象,用户在对其信息进行查询时往往会感到效率低下。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如何根据自己的查询需求来选择相应的信息查询技术。本文就搜索引擎的系统结构加以讨论,并综述了目前互联网信息查询技术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第二代搜索引擎模式探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习惯上,人们认为网络搜索引擎是查询网站或网页信息的站点或工具,这是一种狭义的定义。广义地说,搜索引擎是指在互联网上或通过互联网能够响应用户提交的搜索请求,返回相应查询结果的信息技术和系统,这里所说……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时,较少的检索词难以反映用户真正的检索意图,因此对用户输入的检索词进行扩展尤为必要。对传统的查询扩展进行了改进,通过建立领域本体,借助本体及本体的推理机制,将用户输入的检索词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扩展为语义联系的查询关键词集合,以提高信息检索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面向主题和面向分类相结合的搜索引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树青 《情报杂志》2005,24(10):69-71,74
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互联网信息检索的主体,然而,它的查全率,特别是查准率却比较低,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个是技术原因,另一个是搜索引擎和用户的接口界面设计上存在障碍,使得用户无法有效地根据搜索引擎的提示调整检索策略,搜索引擎也无法以一种方便用户操作的合理方式来展示查询结果。分类目录和主题检索的联合方法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唐涛 《情报杂志》2012,31(8):27-30,26
通过分析搜索引擎的日志,可以发现用户感兴趣的查询内容,进而发现网络舆情.提出了基于搜索引擎日志分析的网络舆情监测方法的模型,研究了该模型的关键技术.这是对传统的网络舆情监测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