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泽民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主要体现为:认清中国国情,总结历史经验,维护世界多样性,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指明了根本方向;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增添了重要内容;主张推进体制改革,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根本动力;提出依法治国,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体现,是由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和社会主义道德的任务以及当前社会现实决定的,更为重要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核心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它以社会主义为前进方向和理想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旗帜,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神纽带,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准则,其根本价值取向集中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切实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其中根本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观点,内容包括正反两个方面。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某些思想启示,即"第二次结合"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建设视野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路径;毛泽东的错误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历史经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在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发挥联结纽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客观要求。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高国民道德素质为核心内容,以实现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为主要手段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为:总结历史经验,认清中国国情,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强调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指明了根本方向;主张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根本动力;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树立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7.
王立君 《文教资料》2011,(25):106-107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深刻的阐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探索 :第一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 ;第二 ,提出以苏联为戒 ,走自己的路 ,初步为社会主义改革指明了方向 ;第三 ,社会主义制度还有一个逐步巩固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重新审视布哈林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哈林论述"长入社会主义"的合理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市场关系理论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前提;社会平衡发展理论为社会良性运行提供了理论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了布哈林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借鉴作用,所以值得我们重新审视他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民主执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坚持民主执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正确方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政治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1.
在《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修改之后,经济实体的存在形式更加多样,出现了或者将会出现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有限合伙企业等新的经济实体组织形式,由此关于单位犯罪主体的认定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我国刑事法律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的规定较为落后,笼统地将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伙企业规定为非单位犯罪的主体,在现实情况下不太合理。公司中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宜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合伙企业中的有限合伙企业应该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田野 《教学与研究》2007,42(5):82-87
经济学和政治学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大都将某一层次的制度作为自己的分析对象,而把更高层次的制度作为给定的外生变量.从关于国际制度层次划分的代表性观点来看,构成性制度相对于限制性制度而言是更高层次的制度,普遍性制度相对于特殊性制度而言是更高层次的制度.这种将国际制度区分为不同层次的视角,有助于我们认识国际制度研究中新自由制度主义与建构主义之间的理论争鸣.  相似文献   

13.
区域制度创新模式的主要划分依据是制度创新主体及其作用的不同。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是我国进入了科学发展新阶段后,将改革在区域上进行的试验。与制度创新经典理论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型制度变迁”相比,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制度创新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必须综合发挥不同类型制度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强管理考核与立法,重点突出配套改革在个性问题上实现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激励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制度安排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野入手 ,根据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不足的现实状况 ,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及与制度安排的紧密联系 ,从企业、市场和政府三个不同层面探讨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激励系统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以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道路运输业清理挂靠经营进行了制度经济学分析。认为中央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应考虑不同制度变迁主体的利益关系,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起重要作用。针对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消极行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稀缺资源渗漏机制逐步消除、不致出现产业整体性结构衰退、跳跃式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差异缩小等是跳跃式区域增长“适度”结构偏差标准,保持空间平等与总体效率的动态均衡、建立产业结构良性循环机制等是跳跃式区域增长结构优化标准。  相似文献   

17.
制度过密化:解释村民自治发展瓶颈的一种理论假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在经历了20年发展之后,目前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问题。大量经验事实表明,村民自治已经进入了发展的瓶颈阶段。对此,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理论解释。本文提出了“制度过密化”的理论假设,认为村民自治的发展瓶颈是村民自治在追求制度化过程中大量嵌入性制度供给超过实际的制度需求、出现制度过剩和内在冲突,导致制度边际效用递减的结果。要保证村民自治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进行制度清理和制度调适,解决过度的制度嵌入问题,防止村民自治滑入更为严重的"制度过密化"陷阱。  相似文献   

18.
《Higher Education Policy》2000,13(3):231-243
In the 1990s the Finnish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has been integrated with the governmental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This has taken place simultaneously with a rapid increase of institutional autonomy an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s for the institutions. The Finnish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framework is presented in the article, as well as the institutional response strateg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society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与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人性假设和内容层面作为切入点,从主体、动力、方式这三个制度变迁的维度,对两者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比较,指出了两种理论的相异之处以及这种相异的原因所在;并对二者的理论进行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卓越  张珉 《教学与研究》2007,3(11):80-87
新制度经济学批判新古典理论过于抽象,但自身也未能很好地解决制度研究的现实性、历史性和社会性问题.在新制度经济学陷入困境的同时,政治学领域兴起了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浪潮.本文从制度观,制度对行为的影响,制度变迁理论、历史、社会背景和文化在制度研究中的地位等方面,对政治学新制度主义三个流派进行了述评,分析了政治学新制度主义的蓬勃发展可能为新制度经济学走出困境带来的启示及其对我国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