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通病就是千篇一律、互相雷同、缺少个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失城市精神。天水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一座发展中的现代城市。伏羲文化对天水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物质及精神价值,其精神实质可概括为“创新、团结、踏实、变通”四个词。充分利用伏羲文化这一先天优势,借助文化生产力,对培育天水城市精神,提升天水城市品位,把天水建设成为炎黄子孙熟知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名城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伏羲文化与楚辞作品——从"伏羲驾辩"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羲文化对楚文化及楚辞创作的影响,一是楚辞中多言伏羲及与伏羲有关的人物和故事,二是楚人对伏羲时代音乐的继承,三是伏羲文化中的龙文化特征在楚辞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至其影响的产生,除了伏羲文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外,也与两者共同来源于昆仑文化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以伏羲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从5个方面论述了伏羲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其一,“天人合一”思想有利于树立并践行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其二,伏羲文化的和谐精神有利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三,弘扬伏羲文化有利于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信心.其四,伏羲创世传说是民间社会和谐的道德文本.其五,公祭伏羲庆典仪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文化纽带.总之,伏羲文化中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理论产生的基础固然不同,却颇多相通之处.充分挖掘伏羲文化的和谐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图洛书、伏羲八卦、伏羲制规矩都是伏羲文化的重要内容。河图洛书对促进中国数字发展、整数论、组合数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伏羲八卦同中国数学研究方法、八进制数、数学思维和数学进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伏羲制规矩是中国几何学的开端。  相似文献   

5.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人类始祖伏羲的诞生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淀.天水发展旅游商贸城市,核心问题在于构建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即对伏羲文化实现现代化的建塑.本文依据历史,结合现实,分析了伏羲文化的主要特点及其价值观,提出了优化伏羲文化内涵的方向和原则,为古老的伏羲文化焕发青春活力,为羲皇故里重现辉煌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天水地域文化是以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先秦文化、石窟文化、三国文化为主体,其他文化形式为补充而构成.天水地域文化具有人本性、承传性、交融性、境界性诸特点.天水地域文化的区域性特色,既彰显了天水地域文化悠久的人文传统,又蕴含着丰富的现代价值,是天水文化强市建设中重要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对伏羲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八卦方面 ,对其它内容的研究比较简单 ,缺乏科学考证 ;从上世纪80年代起 ,伏羲文化的研究开始系统化 ,但没有从神话传说中摆脱出来 ,对伏羲出生地成纪没有足够重视 ;90年代以来 ,伏羲文化研究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伏羲祭祀乐舞是天水伏羲祭祀庆典活动中具有标志性的传统表演,也是伏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挖掘整理伏羲祭祀乐舞,研究其现代文化价值,旨在弘扬并发展伏羲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9.
伏羲文化与天水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古成果证明了伏羲传说的合理性及伏羲文化与天水地区的深刻渊源,也证明了天水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开发旅游资源从而带动当地经济起飞,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天水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为此提供了多方面的可能性。天水地区以伏羲文化为突破口发展旅游业应当遵循个原则和个方面的策略。34  相似文献   

10.
渭河中上游包括黄河上游的广大地域,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多元文明起源中,是最为辉煌的一元。伏羲文化与距今8000年前的大地湾文化在时间与空间上相重叠,是一个文明的不同表象和历史形态,它可能就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主根。中华民族大都认同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国龙与龙文化的产生与形成,也应从大地湾文化和伏羲文化中去发掘。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以龙文化为核心的历史研究观。在史前文明史的研究中,只有把文字记载、考古发掘和民间传说资料并重使用,相互佐证,才有可能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三皇之一的伏羲氏 ,是太昊的称号之一 ,又是古代“五大族团”的祖先之一。伏羲是距今约五六千年以前母系氏族繁荣阶段 (仰韶文化时期 )的代表人物 ,世代相传几千年 ,传说遗迹甚多。在旅游文化热兴起后 ,大体确定伏羲故里在甘肃省天水市 ,葬在今河南淮阳市。全国各地的伏羲文化研究 ,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 ,振兴中国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伏羲"又写作"庖牺","庖"即庖厨,"牺"即完整的动物,"庖牺"应即对饮食文明有贡献而名之的古圣人符号。伏羲对饮食文明的贡献,归结起来,有以下方面:发明了家居,居室内有了灶台、火塘,改变了"饥即求食,饱即弃馀"的饮食方式,有了一定的餐制;改进了狩猎和捕鱼的方法,使食原料从采集、狩猎到驯养以取给,对自然有了一定的支配力,饮食原料有了一定的保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号以"庖牺"。伏羲可谓华夏饮食文明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和谐文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而伏羲文化便是中国原始的和谐文化。伏羲文化所体现出的和谐特征实际上已包含了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以及人的身心和谐三个方面,并成为后世中国和谐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14.
天水伏羲文化资源及旅游开发论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水是“羲皇故里,”伏羲文化资源丰富,从大处着眼,主要由五个方面构成:“羲皇故里”、卦台山和伏羲庙、秦安和甘谷伏羲遗迹、女娲庙、伏羲女娲传说。就旅游角度而言,天水伏羲文化资源属人文旅游资源,既有伏羲庙等文物古迹,又有伏羲祭典等节庆习俗,还有大量的伏羲女娲传说,具备满足各种旅游需求的综合性特质,古远博大,神秘神圣,特色鲜明。对这样一种稀缺资源应该悉心保护、深入研究,抓住亮点着力开发,使之为天水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是古今人类一直期盼的美好社会,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伏羲时代。伏羲八卦符号是在“卦爻象”的基础上构筑的感性时空系统,它的包容性有着“弥纶天地之道”的生命力,是“合天人、通物我”的“生生”之象,它立足于“人于天地相参”,以效法天地变化规律为准绳,推天道明人事,奉天人同构为最高追求,它是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源头。太极图体现了“中华和谐第一图”的美学效果和现实社会价值。伏羲文明是和谐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16.
武山境内的西旱坪遗址、傅家门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石器,说明武山的史前文化从大地湾一期到石岭下类型,再到马家窑类型、齐家类型,沿承有序,从未阻断。石岭下类型陶器的三角纹、同心圆纹、蛙纹、鸟纹、蜥蜴纹,尤其表现伏羲作为雷神、龙神化身的人面鲵鱼彩陶瓶,以及南部山区滩歌一带祭祀东池龙王黑爷的旋鼓舞,有力证明六、七千年在渭河支流的榜沙河流域、滩歌河流域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存在着较为清晰的从女性崇拜向男性崇拜嬗递的历史印痕,作为神与人合二为一的伏羲在这一地区留下了深深的广泛的历史印痕。  相似文献   

17.
渭水流域在史前阶段是一个传说时代人物众多、文化丰富的重要区域。而地处渭水上游的天水地区,从华胥氏到伏羲氏、女娲氏、炎帝神农氏,再到黄帝,其故里多在这里。以大地湾、师赵村和西山坪等遗址为代表的前仰韶时代文化遗存在以及众多的仰韶文化遗址,以其完整的考古编年和系统的文化序列,真实反映了天水地区由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悠久历史,说明天水地区是华夏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