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其哲学以《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而在哲学史上著称。在三大批判和其他一些著作中,康德都涉及到了实践范畴,甚至作过多次反复的说明,但并没有直接对实践下过定义或作过类似于定义式的说明。在学习和研究康德哲学实践思想及其相关语境的基础上,斗胆认为康德哲学中实践范畴是指实践理性为自由意志立法并支配自由意志服从道德法则的道德活动;并对康德和亚里士多德实践范畴进行了比较,试图厘清它们之间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以进一步认识、理解其实践范畴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阐述了他关于自由的思想。自由在康德哲学中有先验的自由和实践的自由两种含义。自由是道德法则的存在基础,道德法则是自由的认识条件,实践自由的根本规定是意志自律,自由是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的联结点。  相似文献   

3.
自由概念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居于“拱顶石”的地位,尤其是其实践哲学的起因和基础。并且,康德对于自由概念的阐释非常独特,既独立于康德哲学的体系之上,又内摄了作为“人的哲学”的康德哲学的核心。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和《实践理性批判》中集中地论述了实践哲学的自由概念,尤以后者更为纯熟圆满,故在此拟以《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为主要蓝本,试探悉康德式自由概念的发生、演绎、范围及作用。  相似文献   

4.
道德观是康德批判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在"道德即自由的自律"的基础上,围绕义务和自律范畴,探讨了道德与幸福、理性与自由等问题,主张依靠理性力量建立纯粹的道德。自由意志、敬重义务和道德自律是康德道德观的思想精髓,对当前公民道德教育困境的消解具有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阐述了他关于自由的思想.自由在康德哲学中有先验的自由和实践的自由两种含义.自由是道德法则的存在基础.道德法则是自由的认识条件,实践自由的根本规定是意志自律,自由是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的联结点.  相似文献   

6.
博仔 《湖南教育》2004,(23):15-16
名家小资料 康德(1724-1804),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其《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大名著,奠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使他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其教育思想主要收录在《康德论教育》中,对后世影响甚大。教育思想要点 培养道德理想王国的公民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保育 管束训导道德之陶冶 道德律儿童的纪律与自由 教育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7.
论康德的道德自由与德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与自由是康德伦理学的重要概念,如若把康德的“理性”概念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那么他的“自由”概念同样也可分为理性的自由和道德的自由。理论理性和理性的自由是属于思辨哲学研究的范畴,实践理性和道德的自由是属于伦理学研究的范畴。在康德看来,道德自由是人的道德活动之原因,德性是人的道德活动之结果。因此,在康德伦理学中道德自由与德性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不仅如此,这种道德自由与德性之内在的逻辑联系恰恰体现着康德理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8.
康德的自由理论是整个批判哲学的中心,是贯穿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的要旨。在康德的"三大批判"中,先验自由的可能性在其第一批判中得到了诠释,第二批判论证了在实践理性领域中自由的实在性,而人类对自然和自由统一的探究、对至善自由的追求,在其第三批判中通过反思判断力得以实现。本文试图从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至善的自由三个方面来分析康德自由思想的内涵,揭示康德哲学体系中自由概念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及实践理性批判中,关于意志的设定是理解绝对命令及其自由观的基础。理性向意志发布绝对命令,意志从而获得自由,绝对命令是人认识到自由并走向自由的桥梁。自由是意志固有的性质,但意志也受自然因果性的影响。当意志获得对自然因果性的独立性以及超越自然因果性之时,就达到了自由状态。  相似文献   

10.
康德立足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而抽象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由此派生出三种表达方式,把道德意识逐步引向自由意志的自我立法,使得行动主体具有了人格的尊严,并激发起"敬重"的道德情感,并最终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确立了自由意志在人类道德行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康德哲学特别是在其道德哲学中,"实践理性"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在通常的理解模式中,人们会将其与"思辨理性"来进行对照性的理解。然而,这往往致使我们忽视了"实践理性"概念在康德道德哲学内部所具有的独立特征和丰富意蕴。因此,该文将视线集中于这一概念自身,厘清出它的三重基本维度:内在、先验和超验,并从中梳理出康德进行实践理性论证所展现出来的自由的理念(意志自由)——自由的法则(道德法则)——自由的世界(道德王国)的逻辑线索,在深化对实践理性自身理解的同时,勾勒出康德道德哲学体系的全景。  相似文献   

12.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著名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构成了其宏大哲学体系。在哲学的星空中,康德无疑是其中一颗耀眼的巨星。然而,康德的教师经历和教育思想,同样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3.
康德的先验自由阐明自由的可能性,实践自由阐明自由的实在性,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其论证有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根据《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III,从意志与道德律演绎自由的实在性;第二条路径是根据《实践理性批判》,从“理性的事实”演绎自由的实在性。就两条路径之间的关系而言,学术界还存在争论,认为前者是个失败的论证,后者为弥补论证失败而作。但论证的两条路径是相对独立的,只是前者从理论理性的角度进行论证,后者从实践理性的角度去论证。  相似文献   

14.
伊曼努尔·康德:人为自然立法。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 72 4—1 80 4年)是德国启蒙思想家的最后一个代表、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鼻祖。在康德的全部著作中,最重要的三部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阐述的是康德的认识论思想,《实践理性批判》是一部伦理学著作,《判断力批判》是美学著作。康德通过这三部大作建立了他的“批判哲学”体系,他自称是完成了一次“哥白尼式革命”。如果要用一个命题来表述这场哲学革命的主要内容的话,似乎可以首选“人为自然立法”这一命题。康德在《纯粹理性…  相似文献   

15.
在实践哲学领域中,特别是在康德的哲学思想中,其运用纯粹理性的方式对意志自由和至善做出了深刻的论述。而在近代以来,人们充分挖掘理性的同时,依然认识到追求至善是人的自身的目的所在。对道德至善与意志自由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得出意志自由是实现道德至善不可缺少的前提,并且实现道德至善又是意志自由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自由观构成了其实践哲学的基础,而先验自由与实践自由的区分是其自由观的一个核心性的区分。本文对康德哲学中的实践自由与先验自由两个概念的内涵、差异、共同点和内在联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说明康德在保持其哲思的严格性本色的同时,以作为先天的自律能力的实践自由(而非本体的先验自由)为实践哲学奠定自由意志的基石,从而超越传统的独断论的意志自由论和经验主义决定论,建立了先验主义自由观,为实践哲学提供了富有合理性与意义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德勒兹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一书中对康德思想进行了诠释,提出哲学是关于理性及其职能的学说。在第一批判中是以知性为主,想象力把直观同知性连接起来,实现对自然界的立法,理性只是起一个范导的作用。在第二批判中,是实践理性为自由的存在立法,知性只起类型化的作用。在第三批判中,没有哪种职能处于主导地位,各职能都不行使立法权,而是处于自由的和谐中,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就引出只有作为理性存在着的人才可能是自然的最终目的。但作为自由的人要在感性中行使自由,就会在各种倾向的冲突中使理性的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作用,以至互相侵犯,而最终使理性在社会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康德哲学作为理性主义哲学和意志主义哲学的共同源头,对黑格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黑格尔也对康德哲学进行了理性的批判,这主要体现在黑格尔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批判上,被称为"批判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在康德的哲学中,只有一种道德情感,那就是对道德法则的敬重之情。它直接来源于人的实践理性,来源于自由意志所确立的道德法则,排除了任何经验性的感性情感。康德认为,只有心怀敬重之情才能坚定地恪守道德法则,在道德实践中不断趋于至善,达到完满,最终获得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与第二版中,就“概念分析论”部分的“范畴先验演绎”分别提出了“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两种演绎方式,构成了康德批判哲学的一大难点。康德“范畴先验演绎”的内在逻辑矛盾成为德国古典哲学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