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地理综合思维素养包括要素综合、时空综合与地方综合三个维度,要素综合是提升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关键。从综合思维素养的内涵与高考对综合思维能力的要求出发,针对高三学生在自然地理复习备考过程中要素综合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加强学生要素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以期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地理要素综合,形成基本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模式,促进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概念,通过真实的课堂观察(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从要素综合思维、时空综合思维、地方综合思维的角度出发总结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史炳松 《江苏教育》2024,(8):37-38+44
思维素养是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关键组成。针对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思维意识有待加强、思维方式有待优化、思维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有必要通过重塑班主任对思维素养的认知、构建班主任思维素养的知识体系、综合运用多种类型的思维,从而实现班主任思维素养的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4.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问题式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方式,将问题式教学应用于综合思维的培育,可以提升学生在真实教学情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结合课例,基于课标创设了思维培育的路径,基于问题情境创设了问题系统,最终通过问题解决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课程的重要理念,综合思维素养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综合思维素养是对考生水平表现标准的评价及教学质量分析,以考生在综合思维素养的水平表现标准及不同知识范畴、能力属别为依据,选取典型性的试题对参加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地理试卷(以下简称文综地理卷)考试的普通高中应届考生的作答表现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结合考生典型作答情况,深入剖析考生存在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以及在综合思维素养方面出现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利用图层叠加的手段加强学生的要素综合思维、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时空综合思维、通过区域分析的方法构建学生的地方综合思维等教学建议,为高中地理教师提供教学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6.
运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是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地理学科课程融合而构建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主要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地理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和实现,从可视化思维工具应用与地理学科教学结合的角度探讨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路径,从要素的综合分析、地方的综合分析以及时空的综合分析三个层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7.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借助地理综合思维,通过解析粮食安全的问题成因、概念演变、战略内涵,分别从要素多样性与关联性、时空动态性、区域横纵叠加性角度培养学生的要素综合思维、时空综合思维、区域综合思维,为教师培养综合思维素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综合思维能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全面建立地理知识网络,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更好地提升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关键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的内涵与维度,指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策略,希望对高中地理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像教学是高中地理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运用地理图像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至关重要。综合思维素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由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三部分组成。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呈现叠加组合之后的图像、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要素综合思维;通过分析地理过程类图像、呈现不同时空尺度图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时空综合思维;通过观察多种类型图像、综合分析同一区域、对比分析不同区域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地方综合思维。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教师能够有效运用地理图像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内容。其中综合思维含义是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与发展。“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是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提出对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单一、学习探究流于形式、忽视学生思维形成过程等带来巨大挑战。在地理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下,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地理核心素养、转换教学方式、善用"尺度"思想教学、巧设探究类地理问题链等路径,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高效教学,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12.
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是高中地理任课教师工作的重点。其中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与能力。文章对综合思维的内涵进行解读,分析综合思维在高考中的考查形式,并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城乡交错带初中地理教学正在由三维目标教学向核心素养教学转变.初中地理教材中部分内容体现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在城乡交错带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存在教师教学理念滞后、学生学习思维缓慢、素养监测评价单一等问题.文章以"俄罗斯"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整合教材内容、注重素养培养、优选测试题目等教学策略,促...  相似文献   

14.
<正>地理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具备的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和地理情感,以及能够运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判断与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应在地理学科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目前确立为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这四个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中学地理教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给出了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但如何评价学生的综合思维发展水平仍需进一步研究。文章以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问题研究”为例,将SOLO分类理论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思维水平划分相结合,对学生在该问题研究中的综合思维水平层次进行划分,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并为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郭华夏 《教学考试》2023,(18):67-71
<正>一、时空综合思维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是指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综合思维是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基础,也是人地协调观存在的前提条件。综合思维素养强调地理要素的关联与整体、时间与空间的发展和变化,分别可将其概括为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和地方的综合。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一定是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注重宏观的空间概念,关注空间格局、时空关系及其相关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姚俊兰 《山东教育》2021,(11):26-27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是纯粹的数学知识,不是靠教师讲解能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而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培育发展起来的,是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得到的,是感悟的结果,是经验的积累。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综合素养的养成。学生要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如何思考,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积累经验,提升素养。因此,教学活动中真正宝贵的东西是学生的经历、状态、体验、感悟,是思想、思维,是眼光、见解。  相似文献   

18.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涵盖四大方面,其中,综合思维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是关键和最难点。文章通过剖析一道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试题的命题立意导向,结合教学实践,阐明地理深度教学与综合思维素养提升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发布,标志着体现地理学科特性的综合思维被纳入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的思维方法和关键能力。综合思维要求学生能够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认识、分析地理事象本身及其演变规律。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素养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地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也需要发展与创新,以适应综合思维素养对学生的培养要求。相比高中其他学科,地理学科兼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性质,更具有综合育人的功能。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朗朗上口、寓意深刻,且不乏蕴含丰富地理信息的诗句,这为诗词与地理教学相融合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0.
问题式教学是推动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落实综合思维素养培育的重要路径。文章以民居为情境案例,按照“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式应用—正向迁移”的设计思路,探究环境对文化形成、发展的影响,采用问题式教学,构建地理思维链,对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和问题意识进行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