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近年来,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中,"说新闻"的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时间占据了各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类节目的主要位置.用说新闻方式播报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当然,对"说新闻"的社会评价,目前并不一致,不少人认为"说新闻"是一大突破,一大创新,为新闻节目的改革开启了新思路;但也有人认为"说新闻"需要把握一个度,否则很容易庸俗化.  相似文献   

2.
牛光夏 《青年记者》2012,(24):76-77
"说新闻"目前已经在电视新闻类节目中占据了颇为重要的位置,谓之半壁江山一点也不为过。越来越多的新闻栏目给自己定位为"说"、"侃"、"聊"、"拉呱",仿佛都想摆脱原来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挤进时髦的"说新闻"之列,仿佛新闻类节目改革制胜、赢得受众的法宝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革.从当初的"播新闻"派生出"说新闻""聊新闻"."说"和"聊"的出现并非人们凭空创造,而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坚持新闻立台是广电媒体的责任使命和良性发展的根本之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风格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从"播"到"说"可以看成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外在形式的一大创新,其中最明显的是语言的变化.语言简短、生活化、大众化、娱乐化,新鲜、画面感更强,不再是"高冷"的说教式,使新闻节目更加"接地气".本文就新闻节目风格及播音员、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变化及受众对新闻播报的需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吴佩兰 《今传媒》2016,(2):141-142
播音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促进了播音员主持人业务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有志于电视播音事业的同行经过不懈努力,播音质量和理论研究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随着时代发展,新闻类节目播出形式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播出形式从之前的"播"新闻逐渐也有了"说"新闻、"评"新闻等类型,本文仅就"播"与"说"两种新闻播报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说新闻”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松  鲁湟  郭光俊 《新闻前哨》2002,(10):38-39
近年来,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中,“说新闻”的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时间占据了各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类节目的主要位置。当然,对“说新闻”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电视媒体中涌现出一批颇受欢迎的帮忙类节目.这类节目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出发点,设立帮忙团队,通过记者以"帮忙"形式作介入报道,并运用新闻、访谈,专题等多种手法来反映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大小问题,调解矛盾,同时将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事件的起因结果与帮忙团队的态度观点贯穿其中.可以说,介人报道成为此类栏目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高节奏的生活工作状态要求新闻的传播要更快并更灵活多样.电视新闻报道的"娱乐化"转变可以说是趋势之一.本文通过对文化娱乐咨讯类节目<每日文化播报>的实证研究,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探索电视新闻娱乐化报道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玲 《新闻爱好者》2012,(16):75-76
广播媒体素以"新闻立台"作为自己的生存之道,由此可见广播新闻类节目在广播传媒的龙头地位与骨架作用,然而现如今,随着网络等媒介的兴起,以及综艺娱乐节目的不断冲击,广播新闻类节目的"老大"身份已岌岌可危,于是为了优化节目质量与提高收听率,各级广播媒体重启"评论强台"战略,借以挽回广播新闻类节目日渐下滑的态势,在广播新闻类节目中,有意识地强化评论,已然成为广播传媒振兴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杨曼 《中国广播》2005,(6):43-45
新闻类节日是各电台电视台的主体节目。时至今日,随着新闻节目的改革与发展,其播音创作主体——播音员、主持人也细化为新闻播音员、新闻评论员、新闻专题节目主持人等。“主播制”(新闻主播)已渐在各台新闻类节目中推行开来。随之而来的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在逐渐发生着变革。为此,就播音界沿用多年的“播”新闻与近年来日渐时尚的“说”新闻这两种风格的播报方式,以及新闻类节目本身对此提出的要求做以下阐释:  相似文献   

11.
“说”新闻是新闻类节目的一种创新,但不能一“说”了之,它也有自己的度,本文在阐述“说”与“播”如何在各自范畴内发挥最大的作用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主播,目前在我国主要指电视新闻消息类节目主持人。区别于普通的新闻播音员和新闻访谈类及评论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有其特殊的身份定位和工作任务,对主播角色的定位,我们遵循主播应是“民主制度下的公众人物、现代传播中的媒介人物、和谐社会里的文化人物”的总体标准,并认为主播角色的定位也应是依据个人特质的、多层次的综合性定位。  相似文献   

13.
从发展的角度讲,民生新闻类节目出现,改变了我国新闻语态。应该说这是民生新闻节目的一大贡献,也是此类节目迅速崛起的核心要素。而所谓改变新闻语态最本质部分,是民生新闻类节目较之传统新闻“真实度”的变化。从某种角度看,民生新闻类节目的兴起,得益于“真实度”的提高;而目前民生新闻类节目出现的相对停滞状态,瓶颈因素之一依然是“真实度”问题。正是所谓“得于此失于此”。  相似文献   

14.
王君彦 《记者摇篮》2001,(3):42-42,19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广播工作者就仍新的思考,新的理念,才能创造新的来绩,纵观当今的媒体,新闻大战硝烟四起,大版面新闻铺天盖地而来,电视台一档又一档新闻节目连番推出,而大多数电台的新闻节目仍然没有痈离传统形态,时效性差,信息量小,涵盖面窄,播报形式单一,可以说如今的广播新闻与报纸新闻,电视新闻相差甚远,与自身的文艺类节目,服务类节目,社教类节目也无法相比,因此对广播新闻节目来一次彻底的改革是十分迫切的课,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准确地把握未来广播新闻发展的趋势,必须弄清新世纪广播新闻节目的主要特色,笔者认为,新世纪广播新闻的节目的主要特色,笔者认为,新世纪广播新闻的发展趋势是强时效,大容量,全方位,多形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有关限制娱乐性节目政策的实施,2012年我国新闻媒体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不少新闻媒体在原有新闻节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娱乐化的元素,从而使我国新闻呈现出娱乐化的倾向. 这种娱乐化不仅仅表现在新闻报道形式上,而且表现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一些电视台为了增加新闻的可视性,邀请一些长期主持娱乐类节目的嘉宾担任新闻播音员,甚至还有一些电视台直接将喜剧明星请进演播室,直接参与新闻节目的制作.许多电视台在制作新闻节目的时候,刻意地增加冲突性的元素,从而使节目呈现出戏剧化的效果.这种以说新闻、评新闻为表现形式的新闻节目,从表面上看,丰富了新闻的表述方式,但从本质上来说,则是在新闻类节目的包装之下继续制作娱乐性节目.  相似文献   

16.
姜林 《青年记者》2012,(5):34-35
自2002年江苏广电总台《南京零距离》开播,各省市不断推出此类民生新闻类节目,民生新闻以平民化、低视角、贴近性、本土化的特点掀起了中国电视的又一次革命,并迅速获得观众的认同和肯定.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是舆论监督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7.
说新闻是地方台新闻播音员的努力方向.许多谈话类节目的兴起,为说新闻搭建了一个可以借鉴的平台,但说新闻并不容易。说新闻首先对新闻播音员的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除了新闻播音员自身应具有专业素质外,还要有超常的记忆能力和复述能力。另外,说新闻要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和相对科学的新闻机制。选择说新闻,既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  相似文献   

18.
近期石家庄电视台谋划改革创新先从新闻综合频道开始,将新闻综合频道由过去的大综合,改版为严格按照新闻规律定位的以《民生关注》、《特别点击》为龙头的七档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自办新闻类节目贯穿的新闻频道,形成了一个全面、综合报道省会新闻的整体,实现了"建立省会一流新闻传播平台,争夺省会第一话语权"的改版宗旨.为此体现了消息快速、亲民、纵深的几大变化,收视率大幅攀升,广告创收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9%.  相似文献   

19.
安卫光 《今传媒》2011,(8):125-126
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媒介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媒体为满足受众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播音方式,产生了"说新闻"的形式。这种改变带动了新闻播音的又一次变革。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的新闻播音风格已经过时了,所有的新闻节目应该一律由"播"改为"说",这种观点在业界也一直争论。本文通过剖析"播"与"说"这两种形式来探讨新闻播音中"播"与"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姜常涵 《青年记者》2012,(14):42-43
我国的电视新闻性节目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迅速,但在娱乐性节目和社教类节目日益浓厚的平民化倾向反衬下,不少电视台的新闻类节目总体上仍然显得呆板有余而灵活不足,说教有余而信息不足,套路有余而"卖点"不足.电视新闻类节目依然走在发展的路上,怎么提升它的可视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