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社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信息化的科技型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网络和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在迅速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对于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了衡量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那么,什么是信息素养,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社会,互联网成为广大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带给我们机遇、促进我们发展,对我们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怎样维护网络安全,建立一个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学习新课改,践行新课改成为广大教师所最为关注的话题。对于新课标我们要在加强学习、认真领会的基础上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下完成认知活动,使学习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从一个极端走向了一个极端,关心孩子成了溺爱孩子,关注孩子成了"关住"孩子。因此,我们应把握教育尺度,转变教育观念,把"关住"孩子变为关注孩子。让孩子在我们的帮助和鼓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栋梁之才,成为祖国未来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今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地铁站买到了第一本《小读者》。从此《小读者》就成为我们和孩子爱不释手的读物,每期必买,我们大人和孩子每期必读。因为,《小读者》不仅是孩子们的一本有趣、有用、有意义的书包杂志,也是我们家长培育孩子的得力助手。我们当家长的也在《小读者》中,了解到不少孩子的心声和广博的知识。好多文章,不仅我家刘凯喜欢看,我们大人看了之后也受益匪浅。而且,《小读者》使我们大人和孩子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也促使我们大人和孩子成为了朋友。《小读者》真正成为我们家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了。但不知为什么,从第8期起,跑了…  相似文献   

6.
王明君 《学子》2004,(8):27-27
茫茫人海,是怎样的一份缘把你我连在了一起。一颗赤胆忠心,一份高尚而自豪的职业,把我们联结在一起。这份情谊使我们成为兄弟、成为姐妹、成为师长,我们一同经历有爱、有泪、有欢声笑语、有悲欢离合的日子。吸着早晨清新的空气,看着开满鲜花的大地。想着先人奋斗的日子,你或者我会在刹那间泪流满面———我们感动,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的人生将托起祖国人民的希望和安康,让欢笑和歌声在祖国的大地上回旋。今天,一个播撒花种的日子,让我们也一同播下我们心的约定吧———用一生做个好警察!也许有一天,我们当中的一些人会为此而音信阻隔,再…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演中指示我们:“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明确地指出了我们教育工作的方向,成为我们今后一切工作的准绳。因此,认真学习、体会方针的精神实质,钻研如何贯彻方针的办法,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将成为我们今后长期的主要任务之  相似文献   

8.
每年高考语言运用题,除了语句扩展、压缩、衔接及仿句,还往往有新题出现,成为整套试卷的亮点。高考考过了,我们便进行相应的练习,这有必要,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们只是一味跟在高考之后而不是同步,那么一旦高考出现新亮点题目,我们也就往往会有些措手不及。如此,我们有必要本着拓展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做一部分有可能成为亮点的题目。  相似文献   

9.
2003年4月22日,我们封校了。 这一刻我们才深深地感到:“非典”已离我们这么近了!恐慌、担忧,各种流言萦绕在耳边,各种媒体有关“非典”的报道铺天盖地向我们袭来。口罩成为最流行的“饰品”,方便面成为最安全的食物。然而,校园并没有沉寂,我们并没有消沉。在青春、活力、激情、团结、感动面前,“非典”又算得了什么呢?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一股更加健康快乐的气息。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时期,"开明开放、创新突破"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其实,我们的化学课堂也应该与时俱进,学会让开明、开放成为自己课堂的主旋律,学生真正成为我们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族囧事多     
其实每个人都曾经是一个光鲜亮丽、卓然挺拔的好小孩。 可是,在我们一点一点长大以后,我们不约而同地成为了一个囧人。 生活啊生活,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生得伟大,活得憋屈”。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的行动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荣八耻”为提高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我们确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为我们划定了评判是非的标准和界限。在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的今天,许多青年的思想认识出现了偏差。大学生如何成为符合时代、社会、国家要求的“四有”新人,如何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已经成为值得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提供了行动指南。“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把热爱还是危害祖国与荣辱联系在了一起,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后盾,我们便不会被世人所…  相似文献   

13.
相信很多老师都经历过幼儿园的开放日观摩活动、幼儿园的各项评估验收活动、幼儿园接受领导的关心慰问活动……因为这些活动,孩子们在园一日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陌生人。幼儿游戏时要不要和来园的客人打招呼、问好?也成为了很多老师心中的困惑。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讲文明、懂礼貌,当我们成了教育工作者,教育下一代讲文明、懂礼貌更是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我认为“在开放日有无同客人老师打招呼、问好”并不能成为衡量孩子有没有礼貌、教师是否做好礼貌教育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们常常习惯性地进行阅读,阅读一本本优秀的书籍、一个个优秀的人生,阅读所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和事物,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我们常常习惯性地进行思考,思考哲理,思考人生,那么,思考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我们习惯性地认真做事,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将每一件简单的事都认真做好,那么,认真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我们习惯性地进行创新,那么,创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所有的行动都优秀了,优秀就成为了一种习惯!34年来,在“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永红学校走出了一条人性化、人格化、人文化的“三化教育”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已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的语言。英语成为了每个人的必备课程,英语也成为我们中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的英语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英语课程亦改革了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多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轻松快乐学好英语。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改变过去因为英语学习难、压力大、厌学、怕学等的特点,让学生轻松去学习英语,已经成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在2013年10月份的一天,我们班每个人都发到了一个崭新的平板,从此开始了我们的“翻转课堂”之旅.到今天,翻转课堂已和我走过半载春秋,他早已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成为帮助我们踏上人生之巅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7.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随着各种网络教学的出现,教育创新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在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让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怎样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使得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工作,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天边的阳光     
正1月15日晴朋友,源于友谊。跌倒时,伸出扶持的双手;忧伤时,送上一丝安慰;孤独时,捎去一声问候。从儿时的互不相识,到了快要小学毕业的今天,我们成为了知己难逢的挚友。记得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刚刚认识,并不熟悉,但谁知命运给予的安排——我们竟成为了同班同学。随着年级的增高,我们的友谊也越加深厚。在友谊形成的过程中,我们也曾遇到过许多风风雨雨,但这并没有使我们的友谊之花凋谢,因为我们学会了阳光般地互相关心、互相照顾。  相似文献   

19.
旧书换新颜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一些印刷精美的书籍、杂志、广告画册看完之后,往往闲置在一边,成为废品。然而,我院在开展“废旧材料总动员”以来,很多废品都在我们孩子的手中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目标、教师角色及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日益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设施,成为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大背景。网络环境下,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如何组织?教师及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