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镇魁 《科协论坛》2008,(10):34-34
近年来,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科协围绕该县主导产业之一奶牛的发展,加快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奶业科技服务水平,加强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壮大壮强奶业科技龙头企业科技含量,实现了奶牛产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一是定期组织养殖户的饲养管理、奶牛繁育技术培训,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冻胚”和“鲜胚”相结合的胚胎移植技术;二是建立了奶牛养殖协会,  相似文献   

2.
对内蒙古自治区奶业发展现状、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调整奶牛养殖模式、提高科学养畜水平、建设饲草料体系、加强奶站监管、稳定原料奶收购价格等措施与建议,旨在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奶业的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日前我国农户饲养的奶牛占全国总存栏数的90%以上,但是由于农户的奶牛养殖技术较低,所以整个奶业行业仍存在现代化程度不高、总体技术水平落后、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科技入户普及率低、奶农质量安全卫生意识薄弱等问题。奶牛传统养殖小、散、低的状况,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迫切要求向奶牛饲养规模化、现代化转化,在这种趋势下,奶牛小区应运而生。它是我国广大农区散养奶牛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向发展的必要过渡形式,也是在现有条件下转变散养奶牛饲养方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奶牛科学养殖底下是西藏奶牛养殖业中最突出的问题当前西藏各地区从内地引进高产奶牛或进行黄牛改良,西藏的奶牛品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我区饲草料严重不足,精饲料价格过高,导致奶牛各生长阶段营养不良,直接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通过混合饲料调制,可以全面提高奶牛科学养殖水平,促进奶牛养殖发展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奶牛养殖业中导致奶农养殖风险较大的原因及农教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奶业健康发展,降低奶农养殖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奶业作为全区优势产业,是内蒙古递给世界的一张"蒙字牌"名片。近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接连出台一系列推进奶业振兴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全区乳制品业不断发展壮大。巴彦淖尔立足自身优势,完善发展政策,创新发展模式,从产业源头抓起,发展优质牧草种植,培育高产奶牛养殖,助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推动奶业实现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从税收视角出发,分析了巴彦淖尔市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促进奶业发展振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领域里向来不缺少创业的勇士,但因诸多原因,成功者却寥寥,更何况是在沙漠中创业。圣牧,一个书写传奇的公司,7年创业,75亿元巨资投入,24万亩的沙漠变成了有机草场,8万头奶牛日产有机原奶1200万吨。圣牧成为通过欧盟认证的有机奶业品牌,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机奶业基地。姚同山带领他的团队深入沙漠,造出了中国最好的有机牛奶,兑现了他在国内外媒体面前许下的承诺,而真正令同仁惊叹的则是,他缔造的中国有机牛奶的全新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苑》2012,(2):81-82
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后,乳品企业收购鲜奶数量锐减,价格下跌,奶牛养殖效益大幅降低。一些村出现了倒奶和卖牛问题。对此,河北省滦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关闭不合格奶站,取缔临时收奶点,大力推进奶牛规模养殖场建设。经过舆论宣传、统一规划、政策扶持和不懈的努力,滦南县奶业在规模养殖上取得了又一个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我国第二大牧区,但是其奶业发展远远落后于第一大牧区内蒙古,除客观条件外,乳牛品质差、单产低;产品结构不具竞争力;缺少规模化乳品企业;工艺、技术落后;科研实力不足等是这一状况的成因。解决新疆奶业发展问题的关键是做好育种改良工作,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干酪乳品;引进国内外大型乳企,做大做强奶业品牌。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作为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拥有约0.87亿hm2的天然草场,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天然优势。然而在全国奶业不景气的大环境影响下,内蒙古作为奶牛养殖大省,奶业发展已遇到诸多问题,本文仅就奶农利润下降问题的原因做一分析,并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1研究背景 我国在奶牛良种繁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奶牛良种数量不足,单产水平低。影响奶业发展的诸多技术要素中,奶牛品种的遗传素质是最重要的。因而,开展奶牛良种繁育高新技术攻关和应用胚胎生物工程技术快速扩繁高产奶牛群的关键技术研究,是提高我国奶业生产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初,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确立“奶业兴市”的发展战略。大力推广奶牛养殖业。1999年至2004年问,奶牛头数由14.05万头增长到50.4万头,年均增长40%以上,牛奶产量由40.0万t增长到159.0万t。年均增长57.8%。牛奶产值由6.92亿元上升到17.4亿元。增长2.5倍。奶农年人均收入达3460元。奶牛业的发展已在全国同等城市中位于前列。随着“中国乳都”桂冠的摘取,奶牛业已成为呼和浩特市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农牧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陈秀凤 《华夏星火》2016,(12):97-99
规模奶牧场是我国大力扶持的养殖场类型,近年来,规模奶牧场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14年,我国奶牛存栏总量达到1400多万头,牛奶年产量3500万—38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三位.2014年底,全国100头以上奶牛的规模牧场养殖比重达到45%,机械化挤奶率达到90%,奶牛养殖小、散、低的局面得到基本扭转.然而,国内外乳制品价格长期倒挂的现象导致国内乳品加工企业产品成本高,国际竞争力低,不断受到乳制品进口冲击.同时,奶牛养殖还受到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  相似文献   

14.
庄易 《华夏星火》2013,(4):48-50
自从"三聚氰胺"的帽子被扣到中国奶农身上后,中国奶牛养殖的传统——散户养殖一直被诟病,奶牛养殖规模化迅速被提到议事日程,"圈地"养万牛的风潮,已成为国内乳业的一道"风景".中国奶业养殖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尚未判断中国是否适合建设万头牧场之前,乳业巨头们早已开始对牧场规模的大力追捧.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蒙牛、现代牧业、伊利、三元、辉山、飞鹤等大企业都是万头牧场的追捧者和实施者.他估计,目前在全国已建成或在建的和计划准备建的万头牧场有可能会突破100个.  相似文献   

15.
《大众科技》2008,(12):5-6
中国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奶牛的细菌性疾病,旨在遏制在奶牛身上滥用抗生素,减少牛奶中的药物等化学物质残留。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辐照药物研发中心主任梁剑平研究员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在养殖示范基地切断了对奶牛的所有抗生素供给,只用中草药治疗感染细菌性炎症的奶牛,饲料中也严格不添加三聚氰胺或尿素。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近几年来,我国奶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2003年奶类总产量已超过1600万吨,年增长率超过14%,是畜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在光明、伊利、蒙牛、三鹿、三元等乳业集团这些产业化龙头集团的带领下,农民养奶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奶牛养殖区域,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奶牛热".优质黑白花怀孕青年牛的价格一路飙升,部分地区出现了有价无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近日,秘鲁奶农协会宰杀了80多头奶牛,以抗议本国的牛奶收购价格过低。据外电报道,一名奶农说,宰杀这些仍有产奶能力的奶牛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因为目前销售新鲜牛奶所获的收益还不够饲养这些奶牛。秘鲁奶农协会主席哈维尔说,他们屠宰奶牛的目的是为了使本国主要的牛奶收购公司格洛丽亚公司接受他们的  相似文献   

18.
罗妙 《华夏星火》2013,(10):52-54
有人曾做过测算,在中国奶业产业链中,奶牛养殖生产、奶品加工、奶品销售3个环节的利润比为0.8∶3∶6.2。专家指出,要想让消费者喝上国产放心奶,光有严厉的监管还不够,仍需打破旧有的利益链条,让奶农分享奶业发展的红利。8月底,伊利、蒙牛的液态奶纷纷涨价,乳企表示涨价原因主要是生鲜乳价格上涨。江西阳光乳业市场部副经理饶国平表示,目前奶源紧张,产品涨价,是供求关系导致的,属正常现象。事实上,奶源缺乏问题在中国乳业持续了十几年,一直未  相似文献   

19.
1、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山阴县奶牛发展是从1976年起步的。当时全县采用引进荷兰黑白花奶牛改良本地奶牛,开始了发展奶牛业序曲。改革开放以后,全县坚持“三扇门一齐开,集体、个体一齐上”的方针,使全县奶牛业出现了飞速发展的新势头。1994年,全县养殖奶牛2.117万头,年产鲜奶6453.3万公斤,奶牛业产值占全县农业产值的25. 79%,产量占全省鲜奶产量的27.27%,成为全国北方农区养奶牛最多的县,鲜奶品质居全国第一。 2、乳制品加工形成支柱产业随着奶牛业的发展,为较好地解决农民售奶难,加快推动养殖奶牛业的发展,1982年,位居县城东部,养殖奶牛最多的山阴城镇率先筹集资金56  相似文献   

20.
该项目是国家科技部立项的星火项目,该项引进适应西藏当地气候、具有良好生产性能的中国荷斯坦和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运用现代生物"冻配"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在项目区黄牛改良技术成果转化推广、饲草料的种植、科学饲养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优良杂交后代牛,提高生产性能,增加科技含量,同时,加大对基层黄牛改良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科技培训力度,扩大良种奶牛养殖示范户和生产专业户,积极推进项目区黄牛改良上规模、上档次、出效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区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提供较充足的奶源作保障,促使奶业成为拉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优势产业,为农牧民增收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