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排球比赛的供能特点及提高供能能力的训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指出了排球比赛时运动员的供能特点,并介绍了提高供能能力的训练方法,旨在指导排球运动员的供能训练和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2.
中国竞技排球运动训练系统的决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竞技排球运动训练系统的决策研究李宗浩(天津体育学院300381)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女排在世界重大排球比赛中不断创造优异的成绩,连续5次夺得世界冠军,使中国竞技排球运动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女排的胜利被看作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女排顽强拼搏的...  相似文献   

3.
耐力性项目的基本供能系统是有氧代谢供能系统。虽然在运动开始、途中加速跑及终点的冲刺跑是糖酵解供能,但是从耐力性运动的全过程来看脂肪是主要的供能物。20世纪30年代chistensen和Hansen等人发现,在静息状态或运动时机体依靠糖和脂肪混合供能,通常静息状态脂肪酸氧化供能占人体总耗能的一半以上运动时,特别是低强度耐力性运动时只要运动强度低于80%最人吸氧量,脂肪是运动肌的主要供能物质,因此,探讨一下耐力运动与脂肪供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静水皮艇500 m供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静水皮艇500 m能量供应特征.方法:选取8名青少年女子皮艇运动员(年龄15士1岁,身高172±4 cm,体重65±5kg,训练年限15±10年)在Dansprint皮艇测功仪上进行多级测试和120 s的最大测试,结合测功仪和气体代谢数据,运用累积氧亏法(AOD)进行能量供应比例的计算.结果:静水皮艇500 m有氧供能的比例为59.6%±11.4%,最大心率为179±8 bpm,最高血乳酸为11.3±1.5 mM/L.全力运动的前5~10 s以磷酸原供能为主,第10~40 s期间糖酵解供能占据重要地位,40 s之后影响运动能力的主要为有氧供能.结论:静水皮艇500 m是一个以有氧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国内对此项目供能特征的认识低估了有氧供能的作用;静水皮艇500 m能量供应的时序特征可以作为安排训练、发展不同供能系统的重要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由于有氧供能系统能力的大小对游泳运动的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拟通过文献综述、并结合游泳运动的特点,对糖有氧供能在游泳运动中的作用和训练方法进行整理,以期对糖有氧供能能力的游泳训练方法提供系统和科学的依据,为提高糖有氧供能的能力和游泳运动的成绩服务。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训练强度和密度与人体运动供能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无论是何种运动,ATP-CP系统供能,糖酵解供能,有氧氧化供能都在进行,只是比例不同。在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时,应以生化指标为科学依据,根据不同强度和密度的供能特点,采取有利于发展身体供能系统的项目进行训练,从而提高运动成绩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浅谈排球运动的供能特点及其训练的生化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排球运动的供能特点排球运动是一项快速、多变、技术细、技巧性高的体育项目。在比赛中,它要求运动员保持较高的兴奋性,对快速飞行的球有迅速判断的反应能力。在扣球和拦网时要求全力快速地跳起:扣球时需要快速有力及时准确地挥臂击球。移动的脚步也同样要求迅速,并且进攻和防守的转换,战术配合的跑动也同样要快。这种全力快速的技术动作特点,说明排球运动是一项以爆发力为主的体育项目。一场精彩激烈的排球比赛,运动持续时间有时可达2至3个小时。运动员要全力跳起近300至500次,运动员的能量物质消耗极大。为了保持中枢神经系统较高的兴奋性。要求机体有较高的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8.
花样游泳项目供能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41名一级、健将级花样游泳运动员31项训练手段的血乳酸测试,认为花样游泳运动的能量供应是以有氧代谢为主,运动中间宇擂一些磷酸源供能。这为选择训练手段和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试析篮球运动的供能特点及训练重庆师范学院胡健一篮球运动的供能特点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篮球运动是以无氧供能为主,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交替进行的代谢方式。(一)ATP-CP供能ATP-CP的供能特点是:不需氧,分解速度快,不产生HL,但储量少,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有氧能力特征综合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有氧能力是排球运动员能量供能的基础,是决定排球比赛胜负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于排球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测试与评价对于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安排训练计划十分重要,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有氧能力状况,对即将参加2010—2011赛季全国排球联赛的64名优秀排球运动员赛前通过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指标、各阶段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总结。结果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整体有氧能力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排球运动水平、运动等级、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VO2max也相应表现为较高的水平。通过递增负荷运动中HR、BLA、Pmax、无氧阈功率、无氧乳酸阈的动态变化规律,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在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心肺功能、速度耐力和耐乳酸能力存在位置特征,大致表现为副攻>二传>主攻>接应>自由人,提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训练应根据场上不同位置有氧、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基本要求来制定合理的发展本专项所需要的生物能量能力的训练计划,从而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肌酸的补充与运动供能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补充肌酸对运动中能量代谢的影响。肌酸作为1种能量补剂受到广泛关注。在参阅了大量文献后,笔者从肌酸对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的影响,分析了肌酸对运动中能量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一)排球运动的特性;(二)排球运动的供能特点;(三)排球运动员的营养学恢复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短距离速滑项目供能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深刻认识短距离速滑项目供能特征,是正确指导训练的关键所在,对探寻训练规律、改革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益和科学安排负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应与专项运动中能量代谢及其整合要求为依据,对短距离速滑供能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在一定有氧能力的基础上,高度发展的磷酸原和糖酵解混合供能是短距离速滑的主导供能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体运动的直接能源来自ATP(三磷酸腺苷)。运动中所需的ATP 取决于人体能量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即取决于三种供能系统: ATP-CP系统,也就是非乳酸供能系统;无氧糖酵解系统,也就是乳酸供能系统;有氧供能系统。这三个供能系统并不是互不相关各自独立的, 而是紧密相连,互相协调,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能量供应体系。无氧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乳酸要靠有氧代谢来清除,否则,机体就会由于乳酸的堆积,而引起酸中毒,这样就难以维持高强度的运动,也就是说速度耐力难以体现出来。同时,有氧代谢能力越强,运动员的机体恢复得越快,这种恢复不仅仅体现在运动后的恢复,而且还应该包括运动过程中的恢复。机体得到了恢复, 运动员才能承受更大的运动负荷刺激,而建立新的新陈代谢平衡,从而取得好成绩。人们已经认识到三个供能系统的作用,但是,对于这几个系统在训练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有氧供能系统的重要作用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1、摔跤项目的供能特点分析 人体运动的能量来源于体内无氧代谢的两个供能系统(磷酸原和乳酸系统)和有氧代谢供能系统,人体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人体在运动中所动用的供能系统就不同。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述陈式太极拳老架的内容及其技术特点,从运动生物化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传统陈氏太极拳老架的供能方式。分析结果表明: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供能方式主要为糖有氧代谢;陈太极拳老架二路的供能方式为糖有氧代谢、磷酸肌酸、糖酵解混合供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静水皮艇200nm能量供应特征,文章选取了29名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在测功仪上进行200 m比赛的模拟(40 s).通过采集受试者气体代谢和血乳酸数据,并按Beneke等人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能量代谢的计算.结果表明,静水皮艇200 m三大供能系统的供能比例分别为39.4%(无氧无乳酸)、28.8%(无氧乳酸)和31.8%(有氧).静水皮艇200 m前10 s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无氧无乳酸系统,第10~20 s(或30s)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无氧乳酸系统,有氧供能对于最后10~20 s的运动能力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对静水皮艇200 m的认识低估了有氧供能的重要性.静水皮艇200 m能量代谢的时序特征可以作为制定训练计划和评价运动能力的重要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游泳运动中有氧训练的供能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霞 《游泳》2004,(3):20-21
游泳运动是一种在水中部借助外力,利用自身力量和身体动作同水的相互作用来产生推进力,促使身体在水中前进的一种活动技能。由于游泳运动的特性必须在水中进行,水的阻力是空气中的800倍。因为在水中物体的受阻力于物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游泳中游速越快所受阻力也就越大。因此普遍认为游泳运动是一项技术为主(减少阻力、增加推进力),体能为辅的周期性运动项目。在周期性运动项目的训练中,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都是由有氧代谢供能,只有在有氧代谢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无氧代谢才会参与补充供能,但不是代替有氧代谢供能,而是补充。掌握游…  相似文献   

19.
在运动训练中和运动训练后,内脏器官机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水平的高低和机体运动能力的恢复及提高。肾脏作为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之一,它的恢复对机体自身恢复有着重要作用。与无氧供能的内脏超量恢复规律(的应用)已有报道。但是,超量恢复与有氧供能的能代特点、以及与糖有氧供能条件下的运动对肾脏功能又有什么影响?还不多见。为此:本文将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进行阐述,为运动训练、基础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一、专项特点所反映的运动生理特点 1.一场紧张激烈的男子排球比赛可长达三个半小时左右,女排比赛也接近两个半小时,因此决定了排球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是以有氧耐力为主、有氧与无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