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互联网的普及与快速发展,催生出网络社群这样一种新的互动模式群体。豆瓣网作为中国最成功的Web2.0网站之一,具有广泛的用户群体与代表性。以豆瓣网为研究对象建立整合型科技接受与使用模型,旨在揭示用户网络社群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社会影响正向影响用户的网络社群参与意愿;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使用意愿正向影响用户的网络社群参与行为;促成因素对用户的网络社群参与行为没有显著影响;性别的调节效应不显著,使用经验在努力期望对用户网络社群参与意愿的影响关系中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
Web2.0为用户提供了各种互动平台,使得用户形成社会化的群体聚合效应。本文从用户的群体性理论出发,研究网络用户群体行为,对Web2.0环境下的网络用户群体进行分类,研究了网络群体的特征,探讨了Web2.0环境下用户群体化表现,对其生命周期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群体动力学角度构建了Web2.0环境下网络用户的群体动力模型,有利于从宏观角度认识网络群体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Web2.0应用情况调查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信息和通信技术用户分类研究>的报告、美国RSS使用状况的调查报告、Web2.0用户参与度的调查以及中国Web2.0的认识渠道、用户感受以及RSS使用情况的调查进行分析,得出了目前用户对Web2.0的了解和使用情况、Web2.0网站面临的问题、Web2.0用户的主要特征以及用户的网络行为变化等分析结果,并获得三点启示:即以人为核心、真正地互动与分享、对Web2.0的深度利用.  相似文献   

4.
杨艺明 《今传媒》2020,28(5):107-110
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为网络社群提供了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结社平台,人们分享信息、发表意见的行为打破了单一的传播格局,在一些事件和议题上形成合力同国家权力展开激烈的博弈,对政治文化产生异化。本文在对网络社群理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网络社群的演变发展、网络社群对文化政治的异化以及对网络社群的治理等进行评述。目前对网络社群分类、运作模式和治理策略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网络社群心理尚未建立系统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5.
指出随着网络分析理论在知识组织领域中的大规模应用,人文因素在知识组织中的作用也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从Folksonomy社群中的“用户-标签”关系出发,基于后结构主义网络分析的思想,采用传统的1-模网络分析方法对社群知识的组织结构进行判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用户-标签”2-模网络,并基于2-模网络中用户与标签的互动关系,对社群知识的“自组织”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揭示用户主观认知对社群知识的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社群知识的组织结构对用户主观认知的形塑。  相似文献   

6.
对7个典型的国外文献数据库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进行调研,着重阐述Web 2.0 环境下个性化服务的5个发展特点。即支持用户在自己的空间内实现知识组织,提供开放机制实现服务的嵌入和融合,提供不打搅用户的行为感知机制进行内容的主动推荐,与社会网络进行集成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分享需求,提供基于移动应用的掌上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7.
网络问答社区利用Web2.0方式重建了人与信息的关系,对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共享、社会发展环境和"Living Library"推广产生影响。高校图书馆应吸收借鉴网络问答社区知识服务模式、重视隐性知识采购、参与问答社区服务平台,以满足社会网络环境下的用户知识需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作为Web2.0典型应用的网络文库的规模急剧扩大。传统由专业人员进行文档分类的模式已无法适应网络文库信息组织的需要,用户自助分类成为网络文库主要的分类模式。但是分类体系的缺陷和用户自身的状况造成目前的用户自助分类差错率较高。因此,要采用完善分类体系、改进管理系统功能、招募纠错人员和制定奖惩措施等方法对用户自助分类模式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
网络百科全书是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知识创造和传播方式。网络百科全书的成功依赖于广大用户的积极参与和贡献。本研究从网络百科系统管理的角度分析如何促进社区成员的知识贡献。基于组织行为学理论,建立了网络百科社区管理机制同成员参与行为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成员对网络百科系统的社区认同和义务,以及网络百科社区的百科协议和编辑原则、优质词条的评选及积分和等级制度对成员的知识贡献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Web 2.0环境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前提。Web2.0的出现给知识共享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从Web2.0的开放性、以用户为中心及可收益性三个方面,探讨了它对知识共享的促进作用,并指出了其中潜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的知识活动根据其特征可以分为知识创造活动、知识管理活动和知识利用活动三类。知识计量贯穿知识活动全过程,但知识创造、知识管理和知识利用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计量采用的知识单元不同。知识单元的构建是突破知识计量研究瓶颈的关键。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12.
概念地图是针对特定主题的个人结构化知识的一种图示方法。构成概念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关系、命题、等级、意群、交叉关系和示例等。概念地图有其理论基础。其研究领域包括对其作为知识表示工具的研究,以及其作为知识评价和提取工具的研究。概念地图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知识创新、交流和共享,并可用于知识评价等。图1。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13.
知识传播功能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知识传播 ,也就是知识的扩展 ,或者称之为知识的分配、知识的流通。它具有实现人类知识成果社会经济价值桥梁的功能 ,提高社会成员知识拥有水平的功能 ,为知识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功能 ,等等。参考文献 4。  相似文献   

14.
文章概要探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采集的现状.通过对知识管理技术功能、实现条件的分析,认为企业知识管理技术在图书馆信息采集中大有用武之地.并探讨了知识管理技术在图书馆信息采集中的应用,对知识管理时代的图书馆信息采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5.
知识供应链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知识供应链有着自身的特性,对其研究有助于图书馆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提出了新的高校知识供应链模型,丰富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研究内容,拓宽了知识服务理论研究的范畴,对于如何开展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文献计量法对2000-2007年间的知识地图主题的论文作了统计分析和回溯研究,揭示了知识地图研究的研究内容、发展历程、研究热点、理论成果,同时总结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做了预测。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17.
论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   总被引:109,自引:0,他引:109  
The authors think that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knowledge economy is a catalyst, human being is the core, information is a tool, knowledge innovation is the objective and approach.Then, they propose ideal pattern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However, present studies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focusing on human beings or organisation to those focusing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9 refs.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问题.并从知识资源建设、知识服务管理、知识服务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自己对知识服务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际知识组织规范的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际组织ISO、IFLA、W3C近年来颁布或修订的有关知识组织的规范或标准进行跟踪研究,分别分析了《单语种受控词表编制、格式与管理规则》(Z39.19)、《用于信息检索的结构化词表指南》(BS8723)、《信息与文献工作——叙词表及与其他词表的互操作》(ISO25964)、《主题规范数据的功能要求》(FRSAD)草案、简单知识组织系统(SKOS)与网络本体语言(OWL)的最新进展。重点分析了知识组织系统网络化和网络应用方面的标准规范的共性问题,如:标准名称和术语概念的扩展与规范,概念系统模型的规范及各标识系统的互操作,数据模型的表示,知识组织系统构建维护管理及应用方法。指出了国际知识组织规范的进展对中国知识组织标准规范及文献主题规范工作的影响。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20.
组织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因此,组织的知识资产需要不断更新,组织知识管理的战略要不断变化。提出支撑知识变革管理的框架和在组织变革中可操作的流程。图1。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