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上海国际马拉松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等方法,研究马拉松赛事导向下的城市意象构建。基于对马拉松赛事与城市意象互动关系的文献梳理,从马拉松赛事线路规划、传播媒介报道、权力关系介入等视角,探寻马拉松赛事嵌入城市意象构建的机理,提出马拉松赛事构建城市意象的有效途径。建议建立健全马拉松赛事负面事件预警与应急机制,以化解马拉松赛事导向下的美好城市意象构建风险。  相似文献   

2.
以马拉松四大满贯为例,利用网络“跑记”数据,采用词频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对城市马拉松赛事品牌形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①参赛者对马拉松赛事举办城市特色的感知是其对赛事品牌形象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参赛者对不同马拉松赛事品牌形象的感知中,与马拉松运动相关的形象内涵具有较大的相似性;③办赛城市特色是参赛者对不同马拉松赛事形象感知差异化的重要来源。研究结果为马拉松赛事主办方依托办赛城市特色积极打造独一无二的赛事品牌形象,提升赛事吸引力和竞争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民众更大程度地涉入到体育活动中是人民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马拉松赛事的高参与度就是一个凸显的特征表现。基于这一社会热点,以马拉松赛事与城市的融合评价作为研究对象,以民众的马拉松赛事涉入程度作为赛事与城市融合评价的调节变量,观察民众的体育赛事涉入程度对马拉松和城市融合评价的调节作用。以2017年杭州马拉松赛事为例,对536名参与者进行随机调查。研究显示:民众对马拉松赛事与城市的认同度以及两者的声誉匹配度均与融合评价的各指标形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关系的强弱程度为:马拉松赛事和城市的声誉匹配度(0.324)>城市认同度(0.247)>马拉松赛事认同度(0.239),而且这些关系的强弱受到了民众涉入程度的调节影响。与低涉入度相比,涉入度较高时,各自变量对融合评价的作用更为明显。马拉松赛事的民众涉入程度会影响赛事认同度与融合评价的关系(β=0.226),且调节效应大于城市认同度与融合评价的关系(β=0.205)。启示:民众参与马拉松运动不限于关注赛事本身,而更趋向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进而提升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忠诚度。马拉松赛事的营销活动应把民众参与的体验放在首位,以激发其更大...  相似文献   

4.
《湖北体育科技》2018,(12):1054-1056
在中国经济发展驱动、城市开放使然、全民健身战略实施和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等主要原因影响下,我国城市马拉松呈现快速发展之势,但在发展中存在跑友对马拉松的认识、赛事经营策略和赛事细节服务等不足的突出问题,提出拓宽赛事宣传渠道、提高赛事服务质量、普及高校马拉松运动和加紧赛事资源开发等发展策略,促进我国马拉松赛事快速健康的发展,对助推我国体育强国梦早日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随机访谈、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建立了马拉松赛事对举办地城市形象影响的跑者价值感知测评模型,运用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适配,进一步构建马拉松赛事影响举办地城市形象的跑者价值感知与行为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马拉松赛事影响举办地城市形象的跑者价值感知测评模型包含6个维度城市规划与建设影响维度、城市政府治理影响维度、城市经济发展影响维度、城市市民行为影响维度、城市对外宣传影响维度和城市文化发展影响维度。马拉松赛事对举办地城市形象影响的跑者价值感知在不同性别群体、不同年龄群体、不同职业群体、不同文化程度群体、不同地域分布群体之间存在差异性,但其显著性的表现维度各具差异。关于马拉松赛事对举办地城市形象影响的价值感知与行为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其各项适配指数均达到优良水平,说明预设结构方程模型适配效果较好。5个潜变量对行为意向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马拉松赛事影响举办地城市形象的跑者价值感知对其行为意向产生了比较显著的干预效果,由此反映出马拉松赛事对举办地城市形象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影响辐射面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6.
吴家荣 《体育世界》2014,(4):7-8,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促进珠海市旅游发展的体育运动赛事进行研究整理;赛车运动、半程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对促进珠海市旅游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运动与旅游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领域;挖掘珠海市现有的城市资源,探索与研究体育运动赛事开发的新方式,进一步推进珠海市旅游的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打造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8,(9):756-758
通过对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马拉松+旅游"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我国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发展策略。研究发现"马拉松+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地方政策支持、进入门槛低等优势,但由于马拉松赛事在近些年增长过快,在发展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马拉松赛事发展以及与旅游行业的融合。建议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加强马拉松办赛水平完善赛事组织管理工作,并与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相融合,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国民体质健康建设。  相似文献   

8.
《新体育》2014,(1):20-20
马拉松为什么热?首先是独特的赛事特’眭赋予其更广泛影响力,马拉松赛事由专业运动员与群众选手同场竞技、赛事以城市作为赛场。其次取决于马拉松赛事的综合影响力,马拉松是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完美结合,赛事对举办城市的经济、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现象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现象主要体现在赛事数量、参赛人数与举办城市持续“井喷”,赛事规模不断扩大,申办赛事城市居高不下等。究其原因:提升城市形象、城市美誉度和城市知名度等发展营销诉求;提升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诉求以及马拉松爱好者超越自我诉求三者共同催生了我国城市“马拉松热”。存在不足: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还存在着粗放管理、风险管理不足以及参赛人员猝死等问题。建议:提升赛事管理能力,探索符合城市自身实际的城市马拉松赛管理模式;加强赛事风险管理,强化赛事安全保障机制;加强赛事医务监督,构建全程移动救助体系;同时跑马者亦需加强自我保护,量力而行。  相似文献   

10.
罗建达 《体育科技》2010,31(3):21-24
如何利用半程马拉松赛事来增加城市品牌,展现城市的风貌,体现全民健身运动,使更多的南宁市民尽可能参与到马拉松赛事中来,真切体会到体育带给人类的福音,从这个背景出发,对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的历史进行回顾,分析现状,对比国内外的赛事,从中寻找现阶段如何更好地创造条件开发市场,把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时代尖端技术,其应用和影响广泛深入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城市马拉松赛事是商业竞赛的一个主要形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体育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很多城市纷纷进行城市马拉松赛事的推广项目。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在介绍大数据背景下商业竞赛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商业竞赛对城市马拉松赛事的推广启示。  相似文献   

12.
大型体育赛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城市的发展。马拉松赛事不仅是参与人数较多、比赛路程较长的运动项目,还可以很好的介绍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并且促进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潜力。本文通过对厦门马拉松赛事对厦门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解读;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证,以期马拉松赛对城市的影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其他城市成功举办马拉松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马拉松赛事作为竞技体育的一种,自2014年以来在各大城市蓬勃发展,成为宣传城市作为城市名片的一种。马拉松赛事由于竞技性和里程长等特点以及在参赛时对于跑者安全性的考量,在进行马拉松赛事举办时,需要进行交通管制,对赛道进行封路。这势必会对公众出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能平衡二者,既能减少公众出行的不便利,又能设计出好的赛道便利与完赛。自"马拉松热"以来一直就是需要平衡的事情。本文立足于此,积极商讨平衡策略,为此赛事完善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对江苏省马拉松赛事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调查,研究新冠疫情期间江苏省马拉松赛事开展情况及其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研究发现:江苏省马拉松赛事受疫情影响而暂停举办或取消赛事,马拉松运营企业营收大幅减少,线上马拉松赛事崭露头角。疫情对马拉松赛事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研究结论:赛事核心利益相关者应统筹组织协调安排赛事开展、调整赛事赞助方案,企业营收减少;赛事蛰伏利益相关者需要转化赛事品牌传播途径,调整休闲娱乐方式;边缘利益相关者的经济来源受阻,自我价值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15.
定量研究马拉松赛事"四力"传播效应对马拉松赛事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为马拉松赛事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及相关数据。构建了"四力"传播效应4个维度对马拉松赛事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模型,选取105个马拉松赛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四力"传播效应4个维度正向影响赛事核心竞争力,正向影响赛事专业度、辨识度、认可度,相关理论模型具有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每变动一个单位,马拉松核心竞争力相应变动8.044、36.0332、26.014、17.359个单位。其中,公信力对马拉松赛事专业度拉动最为显著,公信力每变动一个单位,专业度会相应变动23.43个单位;公信力和引导力对赛事辨识度的拉动效应显著,均在4个单位以上;影响力、公信力和引导力对马拉松赛事认可度的拉动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从马拉松本地赛事参与者视角讨论了马拉松赛事文化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关系。首先构建了马拉松赛事文化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指标结构,进一步提出马拉松赛事文化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关系的理论假设模型,以2016年参加杭州马拉松比赛的杭州籍运动员、工作人员等520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马拉松赛事文化构成3个预测模型分别为:1)由马拉松赛事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对居民幸福指数社会条件的影响模型(R^2=0.018);2)由马拉松赛事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对居民幸福指数身心健康的影响模型(R^2=0.059);3)由马拉松赛事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对居民幸福指数自身因素的影响模型(R^2=0.045)。研究发现,马拉松赛事文化主要通过其形成的物质文化现象作用于居民的身心健康,从而提升幸福感。研究结果预示,马拉松文化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可对马拉松文化如何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科学》2021,(1):98-105
赛事赞助市场对马拉松赛事迅猛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也逐步成为马拉松赛事运营机构、媒介及企业关注的问题。研究者抽样访谈江苏、北京、上海、福建、广州等五地的体育管理部门、专家学者、马拉松赛事企业中的相关人员,对访谈样本运用扎根理论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构建了1个核心范畴、5个主范畴、23个子范畴的中国马拉松赛事赞助市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信度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验证确定了马拉松赛事赞助市场影响因素,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中国马拉松赛事运营水平,为规范赞助市场开发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当前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的现状,总结概括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的特征,提出城市马拉松赛对促进体育消费、推动产业发展、树立城市品牌、宣扬城市文化、积极响应全民健身计划、打造健康城市有重要作用。基于当前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井喷式的发展速度,研究认为需要在赛事运作的“量质齐飞”、“跑者文化”的重塑、全民健身的“科学化”和以“公益”为核心的价值诉求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基于媒介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立足于马拉松赛事和传播媒介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本研究认为,马拉松赛事媒介传播效果影响因素主要为马拉松赛事管理体制、传播媒介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马拉松赛事竞技性与体验性相结合、传播媒介的社会公信度;马拉松赛事媒介传播的"市场定位"、马拉松赛事受众者的素养等。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和数理统计法等,以2013—2018年我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事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以理论力学理论为指导,构建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动力机制理论模型,并对动力机制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2)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动力的测量指标、影响因素均与综合指数呈正相关关系(R>0.45);3)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不同年度的综合动力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284,P>0.05);4)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不同影响因素和动力要素的动力值存在显著性差异(F=30.504,P<0.01)。我国马拉松赛事需要从协同发展、市场化运作、赛事创新、政策落实等视角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健康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