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莆田学院学报》2019,(1):47-50
论述西方学者对神话典籍《山海经》的研究从最初的地理专著角度转变为神话学巨著的视角,态度也经历了从怀疑、鄙视甚至排斥到关注、研究进而大力翻译宣传的转变。传教士和汉学家对《山海经》截然不同的态度体现了中学西传的坎坷。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解读《山海经》的西传历程,评析《山海经》的西传之路,探析其面临的问题,并为中国神话典籍西传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羿神话在先秦典籍中呈现为丰富、多义的形态,然而到了明清时期,羿的形象与故事再未被创造性发挥,只表现为上射九日的伟绩或代夏自立的恶行;而作家所持态度也异常鲜明,对前者褒颂赞扬,对后者嫌厌批判.这一方面使羿神话被定型化,在历代人的口耳相传中得以完整保存下来,另一方面却也严重制约了羿神话向文学移位时的多向展演空间.  相似文献   

3.
日本学者樱井龙彦对“防风神话”研究学者的方法进行了批判,认为他们违反中国传统文化,是采用“新方式”“重新创造防风旧传统”,“怀疑这是在某种意图下重新编制而成的故事”。但事实上,对于新发现的防风神话,神话学者们为辨真伪,都进行了深入了“田野调查”,且如实采录。这些神话,是“目前尚在群众口头流传的活态神话”,而绝不是新时期“重新编制而成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湘南学院学报》2019,(3):70-73
王充在《论衡·艺增篇》中提出对文学夸饰的批判,表现出王充对于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的认识存在局限性。王充对于艺术真实和科学真实的不同态度,表现出在具体的历史语境影响下其整体思想的局限。王充主张重科学真实忽略文学真实的观点对文学创作中夸饰的运用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同为女性反抗男权统治的叙事文本,对于女子反抗的态度,金羊毛神话是肯定的,而嫦娥奔月神话是否定的。这样的态度影响了它们各自的“置换变形”的不同取向:在西方多演变为爱情悲剧,在中国多演变为婚姻悲剧。  相似文献   

6.
理性数学的哲学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神话是古人对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的最初解释;不同文化的融合产生了批判,批判产生理性;人类开始摆脱神话的理性思考,产生了古代自然哲学;理性数学是作为古代自然哲学的一部分而产生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和理性数学的产生是商业经济、民主政治、人性宗教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直接起因是对不同文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神话的产生有着诸多的缘由,但中国神话自产生之初直至终结之时所富含的祖先崇拜意识,使得中国神话表现出与其他民族神话不同的特色。尽管中国神话没有完备的体系,儒学之士受"子不语怪力乱神"之影响,对神话的流传一直葆有若即若离的态度,因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神话的传布,但神话却巧妙地借助于传统文化的祖先崇拜意识,改头换面,以别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正史、诗文中潜藏生根,从而保证了神话的传承。  相似文献   

8.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作为两个伟大民族的文化发源和民族精神的深沉积淀,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本文从中希神话的流变、神人形象、对神的态度以及神话体现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其导致中西文化和文学异同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并没有神话学专论,其神话观主要反映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神话是用幻想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本身。其实这更接近于"神话历史说",即剥去"幻想"外衣就能见到上古自然和社会本身。然而长期以来学界过于强调"幻想"成分,"神话幻想说"几乎家喻户晓,然而这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神话观的原意,也不利于揭示人类文明初期神话史中的真实历史。  相似文献   

10.
神话和神话思维共时性地潜藏于人类的心理结构之中,对文化和文明发挥着重要影响。西方思想界对于神话进行多维度的探究,阐释神话和审美活动与艺术生产的逻辑联系,从而诞生具有一定理论价值的神话美学。  相似文献   

11.
陈丽琴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5):64-69,73
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和文学巨匠茅盾在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发轫期,对我国神话进行了开拓性的思考与探索并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研究神话的初衷与目的、对神话的认识、神话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等,既有相同点,也有明显的差异之处。对他们的神话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我国神话学理论建构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以西南余姓家谱中三个神话及一个经典传说为例,对家谱中常见神话的历史根源和文化价值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发现,神话及传说均有其历史起源,在家谱中体现出特定的文化传承价值,是中国家谱的固有属性之一,不能以“迷信”为由进行简单的否定。面对家谱中的神话及传说,应持“理性的非理性”之态度,从历史的理性角度去解读神话及传说中非理性内容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林菊  张莉 《文教资料》2006,(25):67-68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存在着诸多差异,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二者神话体系的不同,价值取向的差别以及各自对神的刻画及对神的态度上的差异。本文对此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造成这种差异的深层次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希腊罗马神话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并且对西方社会的语言和文化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甚至渗透到英语语言文学的方方面面。本文从希腊罗马神话的由来进行分析,在探索希腊罗马神话与英语语言文学关系的基础上适当地分析了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启示,希望能够为英语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文论界兴起,对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运用神话原型理论进行文学批评的实践也层出不穷。但是,文章认为,将神话原型批评只限定在运用“神话原型的交际作用”来找出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主题等是不够的,还应深入神话文本进一步探讨这种神话原型意象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史记》十二本纪中,《五帝本纪》记录神话最多,这些神话在当时大多已有文献记录或在民间广泛流传,司马迁并没有照搬这些神话,而是对它们做了主观化的加工处理。对这些神话分类整理有助于认识司马迁对这些神话进行加工的动因。  相似文献   

17.
茅盾对欧洲神话有系统的研究,他在各个时期创作的小说明显地受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他借欧洲神话创作小说来讽喻现实,以北欧神话中命运女神的“二姐精神”来塑造和评价“时代女性”系列形象,肯定“时代女性”执著、勇敢地直视现实、追求光明的特点,并对其各自不同的弱点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18.
神话是远古先民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幻想所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的本身,反映的是古代人民的愿望和思维方式、处世方法和生存状态。由于自然和社会地理条件的不同,中国神话在和希腊神话在对待个人和他人、对待自然和神灵、对待恶劣势力和命运、人生观念和世界观念、处世态度和生活态度方面形成了诸多的不同,因此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也体现出明显不同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9.
杨利慧对神话界定进行反思,提出"神话主义"这一概念,为学者们研究中国当代神话传统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梳理"神话主义"的理论渊源并对这一概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0.
中国神话研究起步较晚。王国维把《庄子》书中大量的"故事"与西方的"神话"联系起来,开百年《庄子》神话研究之先声。郎擎霄确认了《庄子》书中神话传说的存在,以此说明《庄子》艺术手法的高超。茅盾看重《庄子》的哲学思想,认为庄子改造利用神话材料为寓言的过程中已经使神话非神话化了。闻一多认为庄子崇信万物有灵,对神话采取了吸收、消融和改造的态度。新中国成立后,袁珂对《庄子》神话研究用力颇深。新时期《庄子》神话研究主要集中在神话-寓言研究、神话意象研究、神话思维研究,与《山海经》、屈原的比较研究等几方面。反思《庄子》神话研究,是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