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践出发,考察了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基本特点。对984名体育院校大四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包括三个因子:自我提升、发泄倾诉、心态调节。②女生在自我提升和心态调节两个因子的水平高于男生,在发泄倾诉因子的水平低于男生。③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和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自我提升和心态调节两个因素水平高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在发泄与倾诉因素水平高于其他各专业学生。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与专业差异。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着主观上的就业观念滞后和就业准备不足,以及客观上就业渠道的狭窄和培养环节的欠佳等多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年级就业心理现状进行较全面系统的调查,经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年级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压力较大;(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年级学生对自身缺乏了解,不清楚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是造成择业时盲gl从众的一个重要原因;(3)“先就业再择业”正被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年级学生所认同,同时,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如果无法在理想地区就业的情况下,也会考虑到西部、基层就业;(4)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年级学生的从业自信心不高,缺乏对自己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的正确认识,更不清楚从业过程中的流程。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例证法,以拉斯维尔的"5W"传播模式为理论框架,对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课堂进行传播学解读,目的是为民族传统体育的高校课堂教学提供参考。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课堂,其"传播主体"由体育教师、专家学者和体育传承人等共同构成;"传播内容"是具有地方特色和保护传承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传播媒介"包括多媒体、实践教学和网站;"传播受众"是大学生;"传播效果",应采取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包括体育技术、体育知识和情感态度等。  相似文献   

5.
华桦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6):624-626
研究目的:通过对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社会因素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提高湖北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育质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二手资料分析、实地调查、统计资料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对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社会因素进行研究表明:基础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学校课程设置创新、基础理论课老师中有创新能力老师数量不多的问题是较突出影响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以"武舞结合"为载体,通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的研究、改革、实践,在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和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逻辑分析研究法,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背景的基础上,探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创业能力,阐述了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以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校作为一个重要的国民教育场所,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重要使命。湖南省普通高校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师资不足,教师的专业面、知识面偏窄,民族传统体育专门场馆面积偏小,教学器材的数量和种类较少,教材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欠缺等,是严重制约着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普遍的开展的瓶颈。惟有效配置好这些资源,才能更好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职业发展关乎专业发展方向和趋势。为了推进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调查了2007~2013届北方体育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状况,以及职业发展情况。结果显示,该专业毕业生毕业即就业的比例较低;一次就业地点仍以大中城市为主;进入学校工作的比例最高;并且大多从事非体育专业工作。其中,35.1%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曾经发生过工作变动;工作变动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比例仍然较低;在薪金方面,半数以上的的毕业生工资有所提高;而福利待遇、职业规划与工作环境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调动工作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设立多元化的培养方向,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学科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沈阳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就沈阳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结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与学生毕业去向进行分析,认为沈阳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偏重武术,对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两个方向的重视程度不够。建议加大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两个方向的课程,拓宽专业口径;同时也应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外的其它适应就业需要的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市场和社会岗位需求状况以及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健身需求的不断增加,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并且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就业空间。但目前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状况有待于改革与创新,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与社会需求接轨,才能在服务于社会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发展进行综述。研究发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以及模式的构建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和实践紧密结合;有关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制度与评价方面的研究较缺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硕士生教育为研究视角,着重从影响硕士生培养质量的几个重要方面——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学制、导师队伍、招生等入手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对提高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衡量一个高校办学质量、专业发展以及学科的完善程度,本科人才培养状况是一个重要指标。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00年以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就业前景和社会需求以及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认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要与社会需求对接,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学校特色又要兼顾就业需要。  相似文献   

15.
论发展体育产业与增加社会就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美娜 《体育科研》2006,27(4):41-43
失业现象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重大社会问题,在党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体育产业作为国家第三产业的组成部门,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仅就发展体育产业对增加社会就业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得出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其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1  
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规模、产业结构、体育产业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对策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规模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体育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等方面作用明显,体育产业具有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潜力。我国社会与经济环境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出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作为计划体制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基石,单位制度对社会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建构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动员和整合机制。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体育整合模式不断弱化,而社区体育整合模式逐步兴起。  相似文献   

18.
大型体育赛事会产生巨大的综合效应,对举办城市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以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例,探析其对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效应并提出建议对策,以期对贵州的后续发展和以后的举办城市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研究并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系《运动损伤与防治》课程教法创新与实践的教学效果。主要采用研究方法有理论知识教学法(TTM)和综合教学法(CTM)。得出结论:CTM法能够促进学生课堂主动参与性,并激发课外学习兴趣,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20.
采用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等,对湖北省第5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系统工程特点和控制原则进行了探索,旨在为民运会这一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继续举办及其他体育赛事的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