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全世界都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为更有效地提升对外汉语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绘本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为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向海外输出原创绘本,作为对外汉语教学教材来传播中国文化。为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孔子学院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对外汉语教学合作项目。但是,现有的绘本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海外日益增长的汉语教学需求,需要寻求中国原创绘本在海外的出路与方法,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越来越多,如何帮助留学生顺利学习汉语、正确认知中国龙文化、了解中华民族思维方式成为对外汉语教师面临的问题。本文从中国龙文化内涵的变迁、中西方龙文化内涵的差异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龙文化的含义,希望帮助对外汉语教师在龙文化教学中形成正确的认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化传播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在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需要与中国文化传播相融合。泰国是"汉语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在泰国进行对外汉语教学,需要具有文化传播意识,充分理解文化传播的内涵和意义,需要兼具文化素养、教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在研究国情、学生、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文化传播的恰当内容和策略,从而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4.
《邢台学院学报》2017,(4):15-17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密不可分。来华留学生生活在某地,那么该地就是他们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因此,在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积极地导入当地地域文化,可以大大提升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分析地域文化导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从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探讨导入邢台地域文化传播的内容,总结出邢台地域文化导入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传统意义上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主要从笔画的书写和偏旁部首的角度切入,但通过实际教学发现,这种教学法已经越来越多的限制了汉字乃至汉语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汉字教学方法——部件教学法逐渐取代传统汉字讲授法,为汉字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在提高识记和释读能力的基础上更多的融入了中国文化,使汉字在教学时不仅作为学习的目标,更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外汉语教学是促进国际汉语推广,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随着中国文化日益走向世界,对外汉语教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学科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远程教育对学科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翻译的“文化转向”看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的教学过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需要进行跨文化与跨语际的交流。这一特点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翻译"实践。近年来翻译学科的"文化转向"尤其是有关"翻译政治"的讨论,势必对对外汉语学科的自我认同与自我理解产生重要的启示。能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形成一种文化自觉,将对外汉语教学理解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已成为决定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推广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随着各国文化日益交融,对汉语国际教学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单靠书本上的知识和常规方法进行中国文化的传播略显单薄。本文提出将相声艺术与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相结合,采取一些相声中的艺术形式,旨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对外汉语教学即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门学科,实用主义的对外汉语教学将教学任务局限在语言教学上,事实上文化教学对语言教学不仅有着促进的作用,更是对语言教学的一种升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辅相成,这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跨文化交际和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来证明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吕师瑶 《海外英语》2014,(14):86-88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论文首先论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对传统节日话题的选取原则,突出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第三部分是对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教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探讨,目的是让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影响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设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对外汉语专业开设中华才艺课程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我们必须不断改进中华才艺课程的教学方法,完善中华才艺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既能有效、系统地学习中华文化艺术的知识,又要精通其中几门艺术,同时还能很好地掌握传播中华才艺的技巧,提高中华才艺课程的教学质量,优化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体系,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更好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播。对外汉语教育不仅要强调对汉文化的传授,更要强调汉文化模式与其它文化的共生同在,相互尊重,和谐发展。从文化多样性角度去研究对外汉语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是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各方面实力的发展,中国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未来"的代名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但是我们作为汉语传播者,应该敏锐的觉察到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源自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喜爱。所以。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应该意识到文化教学对汉语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语言要素的学习,学习兴趣的保持和提高以及消除文化差异的负面性都有积极的,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随着学习的深入,文化的地位将更加的凸显出来。为了能不断的提升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更好的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我们必须认真重视文化教学,把它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的位置,真正的意识到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文化传播具备双向性属性,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应有之义。文章在明晰语言教学及文化传播间的关系的同时,通过探寻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价值意蕴及传播原则,凝练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路径:明确传播内容,革新语言教材分析及设计工作;革新传播模式,实现语言及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坚定中国立场,明确多元角度的文化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5.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意义深远的文化使命。对外汉语专业出现在各大院校,一批又一批对外汉语人才走出国门,传播中国文化与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爱上了中国文化,"汉语热"、"孔子学院"的蓬勃发展,预示着中国文化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外汉语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有严于律己、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获得了显著的提高,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学习汉语,出现了"汉语热"现象。然而,汉语的学习不单只是语言教学,还应渗透相应的中华文化。文化是语言的载体,外国学习者应以文化为依托学习汉语,避免"文化休克"现象出现。本文旨在分析中华文化传播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华文化中的作用,探讨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策略,使更多的外国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汉语热的今天,怎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注重教学的个性化和细节化,让每一个外国留学生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涵与魅力,探索引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方式和方法,这是对外汉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用一颗传播中国文化的滚烫的心让每一个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去体会,这也许是中国传统意义上“因材施教“的前提和灵魂.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64):7-8
在我国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很多的外国人都选择来到中国工作,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就越来越明显。文化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尽管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师的努力下,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对外汉语教学不仅能加强国内外的交流,还能更好地传播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本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具体的解决路径以及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国家外派老师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外出教师不仅传播了中国语言文化,也感受了异域文化,外语语言和文化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回馈应用于国内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对自己一年的赴美对外汉语教学经历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汉语"走出去"是一个于公于私都是双赢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汉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在文化传播上也有着不可低估的能量,如果将两者结合,能量相叠加,无论是对汉语的推广还是对武术的普及,都是很有益处的,同时也必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本文通过对武术和对外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对外汉语专业教学特点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武术教育融入对外汉语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