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2009年5月23日至2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广播电视学研究分会(简称中国广播电视学研究会)2009年会暨媒介融合与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承办、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协办.  相似文献   

2.
孙宜君 《现代传播》2002,2(3):52-57
影视艺术鉴赏学是一门亟待构建的新学科。它的构建既是指导大众正确欣赏影视艺术作品、促进影视艺术创作和研究的客观需要 ,也是学科分化和融合发展趋势的必然。影视艺术鉴赏学应定位在影视美学和影视艺术学的交叉地带 ;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诸多理论基础上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本文从学科论、本体论、特性论、语汇论、构成论、客体论、主体论、过程论、选择论、方法论、批评论、实践论、历史论等阐述了影视艺术鉴赏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罗幸  杨康 《传媒》2021,(12):82-84
新文科作为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创新一招,肩负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重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新时期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应坚持"立足区域、聚合特色""多元融合、服务社会""国家站位、全球视野""立德为先、智美合一""技术为媒、融合发展"五个重要发展方向.在万物智联的5G时代,这种发展思路对戏剧与影视学在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与联动拓展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9月13~14日,第九届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杨宜音研究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程曼丽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新闻学院院长刘昶教授出席了会议。开幕式上进行了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换届仪式,  相似文献   

5.
2011年5月14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学电视戏曲方向主办的“戏曲的媒介传播研究”博士论坛在戏剧影视学院会议室顺利举行.中国传媒大学资深博导张凤铸教授、高鑫教授,文科科研处处长兼《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教授,戏剧戏曲学刘丽文教授,艺术研究院施旭升教授、王杰文副教授,青年教师刘丰海、孟梅,戏剧戏曲学博士生云海辉、周斌、朱红昭、舒凌云、徐翠和硕士生们共二十余人出席论坛.  相似文献   

6.
米格智 《新闻传播》2010,(3):20-20,22
新闻误读危害巨大。新闻误读的原因之一是新闻的阅读者缺乏科学的系统的新闻阅读指导。在传播学、文章学和阅读学的指导下建立新闻阅读学,提高新闻的阅读者的新闻阅读水平,是避免新闻误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广播学有着自己的研究客体、范畴和理论体系,应当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发展.但是,近年来的学术实践表明,广播学正日趋边缘化,这既与广播业快速发展的态势不符,又与广播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学术愿景相背.在广播学学科体系建构中,应明确广播学与电视学、广播电视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彰显其学科的主体性与独立地位.广播学学科体系建设应包括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学科应用实践建设、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广播理论研究,促进广播事业发展,2009年8月28日,首届中国广播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重大项目"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协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常务副会长刘振英和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玉明主持.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传媒大学及部分省市电台、高等院校和新闻研究机构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2012年12月12日,第四届中韩大学生电影展——"电影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学术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出席论坛并发言的专家有韩国中央大学艺术学院崔祯仁教授,台湾著名学者、金马奖前任主席焦雄屏女士,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艺术学院布莱恩(Brian)教授,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的卓伯棠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周涌教授.出席论坛的还有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关玲教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执行副院长郑涵教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影视艺术系孙永超教授、湖南大学广电系周清平老师、南京艺术学院张先瑞老师、西安美术学院张亚谦老师等兄弟院校的领导和教师代表.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张宗伟教授主持,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和电影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论坛并与发言专家进行了现场互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学科评估类型的基础上,以美国新闻传播学学科的评估为例,分析了不同评估体系在操作上的差异及其争议所在,提出了我国新闻传播学学科评估的基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12所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作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1979-2006年)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2001-2005年)的发表和被引情况状况的研究,分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现状,以求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评估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媒介批评学的新架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明 《当代传播》2001,(6):24-27,23
媒介批评学引导人们科学地分析媒体活动,并由宏观层面推进到 对新闻作品的分析,使其更具实践意义。新闻理论是新闻活动的历史性反思,而 媒介批评理论则是新闻活动的现实反思。近几年,我国媒介批评理论形成了新的 学科架构,主要包括媒介批评的对象研究、媒介批评的内容研究、媒介批评的方 法研究和传播政策分析。 媒介批评正在引起新闻界和新闻研究界的注意,一支媒介批评家的队伍正 在聚集。管理部门、受众和新闻从业者对报道的强烈反思,转移到如何分析、评价 新闻作品,如何认识传媒行为,已经深人到媒体的各个领域。媒介批评学引导人 们科学地分析媒体活动,让受众正确地理解媒介和新闻,导致媒介观念的彻底变 革和新闻解释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3.
李建伟 《新闻界》2008,(2):141-143
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迫在眉睫,而编辑出版学的相关学科、分支学科、学科设置、专业教育四个方面更是重中之重,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知识学"研究倡议与研究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重建"知识学"的背景、意义和目的的基础上,为知识学的研究进行倡议;其次,针对现阶段已有的"知识学"学科发展命题和疑问,提出知识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的若干原则,即一些学科发展基本定位.最后,分析图书情报学与知识学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2月16日,由"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和电视与新闻学院合办的"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广播电视方面的专家学者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电视与新闻学院党总支书记雷跃捷代表承办方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作者在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专业求学、实习、工作的所见、所感、所悟为主线,由此展示出编辑出版学科发展的一个面向.  相似文献   

17.
年鉴学的学科体系,是年鉴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我曾在《辞书研究》1986年第三期上发表过《论年鉴学研究体系的建立》一文,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完成《年鉴学概论》一书的写作,对一些基本问题有了进一步体会。在我们建立起这门学科的时候,有必要对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年鉴学的意义,年鉴学的研究内容和体系结构等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以期引起进一步讨论。一、年鉴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任务1.年鉴学的研究对象年鉴学的研究对象必须与学科名称相一致,而这一学科的名称是一种书籍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建立学科馆员学科室工作机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馆员学科室工作机制是以学科室为工作平台、以学科服务为岗位定位、以学科室馆员岗位职责及其保障为主要内涵的系统工程.实施这一工程,能够进一步满足高校师生对学科学术服务的要求,提高高校馆的学科服务水平,从而增强学校的学科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读者学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图书馆学的系统。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读者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梗概的论述。其目的旨在阐明基础量论在研究读者学的性质,构建读者学学科体系中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信息技术与编辑出版学新的学科生长点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首先指出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当前编辑出版工作的理念和运作方式,进而探讨编辑出版学在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下的发展趋势、编辑出版学学科理论研究与建设的发展目标以及新的学科生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