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阅读,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场所,对其阅读行为具有深远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阅读的态度和方式也在改变。如何结合当今形势,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大学生阅读兴趣与爱好,是现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本文将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探讨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阅读行为方面采取的措施,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从而达到构建吸引大学生的良好的阅读环境目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反映着这一群体的阅读倾向和阅读动态,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学生由阅读而体现出的价值观念和整体文化积淀程度.本文在对大学生阅读状况进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阅读行为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子阅读这一新兴阅读方式日益显著地渗透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这一阅读方式究竟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笔者在分析当前电子阅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进行实证调查,着重从大学生对电子阅读的认知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根据研究所得结果,笔者就大学生如何理性对待电子阅读、学校如何进行正面引导、社会如何规范电子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各种终端产品的日益普及,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获取资讯和信息的一种重要而日常的阅读方式。但数字阅读也有着很多缺陷,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行为甚至阅读态度。图书馆学科馆员应该强化对大学生数字阅读的引导与指导,使他们在数字阅读的同时也兼顾传统的纸本阅读,从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新兴网络通信技术与社会上的物质主义等不良之风使当代大学生对经典逐渐失去兴趣,手机阅读、网络浏览等快餐式、碎片式的读书方式对传统的经典作品阅读带来冲击。开展经典著作阅读活动是大学履行人才培养神圣使命的重要举措。大学生阅读经典可以与"伟大的思想"对话,通过综合性阅读和深度阅读,大学生可以与教师一道成为"学者"和新知识的"发现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大学生网络阅读行为研究的概括,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网络阅读行为研究的主题进行分析,包括大学生网络阅读心理研究、大学生网络阅读行为特点、影响大学生网络阅读行为的因素以及大学生网络阅读不良行为表现及其对策等;同时,对大学生网络阅读行为研究总体进行评析,提出网络阅读行为研究对教学的启示:网络阅读行为研究除了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建设之外,也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各种终端产品的日益普及,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获取资讯和信息的一种重要而日常的阅读方式。但数字阅读也有着很多缺陷,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行为甚至阅读态度。图书馆学科馆员应该强化时大学生数字阅读的引导与指导,使他们在数字阅读的同时也兼顾传统的纸本阅读,从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丁芬芬 《时代教育》2014,(5):207-208
本文通过对2010年大学生阅读委员会和阅读心理委员会对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阅读问卷调查的结果的研究,分析出影响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几个因素,并针对现有的阅读行为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特点,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高校图书馆为顺应时代潮流,应利用网络媒体、移动媒体与学校其他部门协同推广阅读。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大学生课外经典名著阅读原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论是中文专业学生还是非中文专业学生,其经典名著阅读的比例均未达到理想的程度.就阅读原因而言,“老师推荐”和“报刊等媒体推介”还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诚然,促使大学生多阅读经典名著的责任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让教师和媒体来承担.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无论“同学朋友介绍”还是“其它(包括兴趣等)”抑或“家长要求介绍”,都同样因其非专业的性质和覆盖面的局限而难以在大学生经典名著阅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故而,要使大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变得越来越合乎理想,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与媒体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如今被数字媒体包围的时代,引发了大学生从传统纸质阅读到数字新媒体阅读的学习、阅读方式的变革。近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大学生与数字阅读论坛"上,有关专家提出,这一变化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共同面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网络阅读作为随着时代发展诞生的新方式,是一场对人类学习具有革命性影响的变革。在网络时代如何认识和对待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两种阅读方式的关系,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而且关系到知识和文化的传承。注重深度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使人类文明的传世之作在网络时代依然能够持续它的熏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阅读在个人成长和发展道路上具有重要作用,其意义最终指向"自我实现".因此,自我成就型动机是阅读行为的主要动力之一.数字时代阅读模式的转向,导致社交型阅读在移动阅读行为中占据了较大比重.文章以江西省大学生为研究样本,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对成就型阅读动机与社交阅读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虽然社交本就是人们的基本...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阅读行为特征,从发挥图书馆阅读教育作用,努力搭建大学生阅读教育平台;争取将阅读培养纳入教学管理,为阅读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搭建网络阅读平台,实现优质阅读资源的共知共享;创新民族原典阅读空间,满足大学生阅读对民族文化的特质需求等四个方面对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行为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本文在分析新媒体对青少年受众阅读行为影响的基础上,从政府、媒体及受众自身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大学生要进行专业知识、基本素养的学习和提高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现在大学生阅读状况普遍较差,需要进行相关的阅读推广工作来改变。文章从行为角度对大学生阅读进行研究,在剖析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拓展大学生阅读推广路径,并分析了路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数字阅读成为大学生的首选,但大学生在数字阅读中出现的浅阅读、碎片化、轻思考和易沉溺的问题也反映出其数字阅读素养亟须提升。通过对数字阅读素养概念和内涵的解读,针对大学生数字阅读意识不强、能力不强、道德需提升以及需要加强评估和反思等问题,从培养深阅读习惯、提升数字阅读能力、端正数字阅读行为、注重批判阅读思维培养等角度构建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提升策略,以期为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确的阅读对大学生发展专业特长、提高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轻阅读而重实践的现象日益严重,而且阅读的功利性和盲目性普遍存在.因此,应积极改善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充分发挥阅读在大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高校大学生的阅读行为现状为依据,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应担负的职责,并对如何提高阅读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74):5-6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与作品阅读密切相关的课程,但随着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的发展,电子阅读正以巨大的诱惑力改变着大学生们的阅读行为,低效或无效的浅阅读和泛阅读流行于大学校园,个性、深入、多元化的阅读渐渐消失殆尽。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作品的阅读陷入尴尬境地,如何与时俱进地推动大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关系到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