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气孔吗     
利用洋葱鳞叶表皮作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是一个重要实验。笔者在组织学生完成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视野中出现了“新情况”,偶尔有细胞比表皮细胞小得多,且成对存在。  相似文献   

2.
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正因为如此,我们似乎并不特别在意四周的声音。可你知道吗,美国科学家推出了一项震惊世界的新发现,它很可能成为21世纪重大科学发现之一。这一新发现便是细胞竟然会唱歌:有些细胞歌声低沉而浑厚,有些细胞的歌声则悲伤而凄惨。这一新发现促成了一个新型科学门类——细胞声学的诞生。科学家们发现,酵母细胞能够发出频率为1000赫兹的声音,其细胞膜震幅为6纳米,其音域能够达到高“音1”“至2”。当细胞正在死亡时,它会发出低沉“的呻吟”;在受到酒精刺激时,细胞还能够发出高声的“尖叫”;而癌细胞只能发出一种噪声。那么…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生物选修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细胞工程简介”第72页中有这样一段话:“科学研究表明,当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科学家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已经把许多种植物的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了完整的植物体。”按这段话的意思,细胞处于离体状态,  相似文献   

4.
龚宇 《学习之友》2016,(1):34-35
网上曾流行过这样一个段子:“很多年前,我能做三角函数,解多元高次方程,会画大气环流图,能背化学元素表,知道小孔成像,看得懂电路图,知道牛顿定律,能背很多文言文,英语语法也熟,知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现在,我就是个文盲……”怎么样,有没有一枪命中你脆弱的小心脏?  相似文献   

5.
<正>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察植物细胞"一节实验课上,我按照课前计划组织全班复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后,引入了新课的学习。我说:"同学们都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可到底细胞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却从没见过,本节课我们将借助显微镜一睹细胞的容颜……"上节课学生只是用显微镜看了玻片上的"上"字,总觉得不过瘾,听说现在可以见识一下神奇的细胞。心里是何等的兴奋啊!没等我说完,教室里已经  相似文献   

6.
“细胞呼吸”是高中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但它微观且抽象,是教学难点。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与设计、改进、分析实验,通过细胞呼吸底物、产物、类型的“循证”不断深化学生对“细胞呼吸”的认识,并在一步步的实验循证过程中,完善“细胞呼吸”概念的构建,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你喜欢吃螃蟹吗?哎呀,那个鲜味,一想起来就让人忍不住流口水!不过你知道吗,“螃蟹”这个名字,居然跟“癌症”有关系!癌症的英语单词是“cancer”,它来源于希腊语“Karkinoma”,意思正是“螃蟹”!人们觉得,癌症细胞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横行霸道,吞噬健康的身体组织,还到处转移,最终无情地夺去人们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学模式大致有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中心模式”和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中心模式”.在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设计中,通过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和设计了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细胞生物学“双主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以真正提高细胞生物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T细胞产生少量抗体”。(《生物界》,1989)。“在T细胞的表面也有抗体。”(《生命系统生物学,1986)。“T细胞不产生体液抗体,而是在它们的表面携带细胞抗体”。(《生物学》,1989)。对于以上这三种说法,你注意到了些什么呢?这些说法是很重要的,但是很不正确的。生物学在不断地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和队的基本知识教育,最近徐州团市委在十月份开展的“人人学队章,争做淮海好少年”红领巾月活动中,要求少先队员人人做到“五知道”:知道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知道队礼的意义是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知道红领巾的意义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知道队的作风是“诚实、勇敢、活泼、团结”;知道队的呼号是“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团市委还特别强调,各少先队组织在开展《红  相似文献   

11.
谢鑫 《生物学教学》2006,31(1):54-55
植物分类主要根据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解剖特点及生理特性进行检索、识别,其中“花”的形态、解剖特点常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有些植物外部形态相似,亲缘关系很近,不易识别,但经对其进行组织解剖分析发现,某些组织内石细胞的分布情况、存在方式、排列形式等不同,可帮助我们对植物进行分类。同时,石细胞的数量影响某些植物的品质,植物组织中石细胞的数量可做为判别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浅谈癌症及其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体发育的过程中,原始的、未分化的细胞在体内一系列机制的作用下,分化为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的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机体若在此时受到诸如化学致癌物、某些病毒或放射线的刺激,细胞分化受阻,出现不断分裂的不分化细胞,或是正常细胞,“反分化”,即可形成肿瘤。  相似文献   

13.
邓兰娇 《生物学教学》2009,34(10):26-27
通过列表对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两章与初中教材的知识衔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和分析,对重要知识点在教学中的衔接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小细胞从口腔缓缓钻进身体,路上,它看见心脏在有节奏地上下跳动。“你在干什么呀?”“我正在做运动,使体内的血液流动起来。”“明白了,谢谢。”小细胞又一蹦一跳地往下走。  相似文献   

15.
分析高考中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类题型中的考 点,明确考查内容。通过研究近两年广州市一测、二测的细胞 呼吸与光合作用类题型中典型错误,并围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进行典型错答的原因分析和归纳总结。基于“树立生命观念”“养成科学思维”和“发展科学探究”这三大核心素养提出针对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专题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人教版和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免疫调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梳理与分析,探讨了炎症反应与第三道防线的关系,吞噬细胞与B细胞能否激活初始细胞毒性T细胞以及抗体对吞噬细胞的调理作用3个问题,并尝试以流程图的形式总结呈现探讨成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五个环节,介绍了5E教学模式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细胞重建和细胞分裂一样也是正常的繁殖方式。当组成细胞的物质基础存在以及环境合适时,可以不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形成细胞。细胞重建是细胞自组织、自装配(self-organization、self-assembly)的过程,是生物界客观存在的现象。研究细胞重建,对我们认识人类自身、防病治病等都是有用处的。  相似文献   

19.
朱雷 《生物学教学》2006,31(4):40-40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在初中和高中生物学教材中,都是一个经典性实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这样阐述的: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在这个知识点上,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经常出现一些模糊的认识:一是对“浓度”的含义分辨不清;二是对“浓度差”分辨不清。因此,在做题时发生错误。我认为要改正这些错误,应做好如下分析、认识。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在目前新形势下践行“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理念的根本任务。“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细胞生物学"课程成为对生命科学类专业学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想阵地。本文以生物技术专业“细胞生物学”教学为例,分析了农业院校细胞生物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深入挖掘了本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开展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应用实践,探索了农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的路径,实现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行,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了专业课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了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