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DNA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DNA分析技术,它采用高速打印或光刻合成技术可在硅片、玻璃或尼龙膜上制造DNA微阵列,样品DNA通过PCR扩增、体外转录等技术掺入荧光标记分子,与微阵列杂交后,通过荧光扫描仪扫描及计算机分析即可获得样品中大量基因序列及表达信息,该技术可应用于DNA序列测定、基因表达水平检测、基因及多态性检测、发现新基因等多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DNA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DNA分析技术,它采用高速打印或光刻合成技术可在硅片、玻璃或尼龙膜上制造DNA微阵列.样品DNA通过PCR扩增、体外转录等技术掺入荧光标记分子,与微阵列杂交后,通过荧光扫描仪扫描及计算机分析即可获得样品中大量基因序列及表达信息.该技术可应用于DNA序列测定、基因表达水平检测、基因及多态性检测、发现新基因等多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核裂变技术导致了原子弹产生,这是一种能量放大;另一个是生物学中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通过基因扩增,将生物信息放大。在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史上,还有两件事情也很相类似。一是70年代计算机芯片技术的出现,它把电子器件集成了,从而导致计算机技术大发展及信息产业的诞生;另一个就是90年代DNA芯片(DNAchip)技术的出现,它把生命信息集成了,从而也必将导致新的生物技术的产业革命。DNA芯片又称基因芯片、生物集合芯片(Bio-chip)、DNA微探针阵列(DNAarrays)等等。DNA芯片技术…  相似文献   

4.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原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RFLP是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不同个体基因组DNA后,含同源序列的醇切片段在长度上的差异,可靠性较高、但操作烦琐,信息含量低;染色体原位杂交是利用特异性核酸片段作探针,直接同染色体DNA片段杂交,在染色体上显示特异DNA,准确、直观,但技术非常复杂;PCR是模仿DNA在生物体内的自然复制过程来扩增DNA片段,安全性好,快速易行;RAPD是以人工合成的碱基顺序随机排列的寡核苷酸单链为引物,对所研究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产生多态性的RAPD片段,可以检测多个基因位点,但不能识别杂合子位点;AFLP指纹技术是在RFLP与RAPD两种指纹技术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对基因组纯度和反应条件要求较高;DNA芯片技术是一种以杂交测序基本理论为基础的新型生物技术,用于测序、基因表达、疾病诊断等,但造价、探针的密度与纯度还有待完善;小卫星DNA一般与RFLP技术结合以获得小卫星DNA指纹图谱,信息含量高,但它在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微卫星DNA既可用作探针获得指纹图谱,也可通过PCR方法进行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但工作量大;ISSR即内部简单重复序列,也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多态性。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简要介绍了蛋白质芯片的概念、发展、种类以及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多种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蛋白质芯片必将在生物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目前,它已成为肿瘤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它能洞察肿瘤细胞、组织和生物体蛋白质含量的细微变化,且能精确分析某一特定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就近年来蛋白质芯片的发展及其在肿瘤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的叙述,提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芯片是一种新型的用于蛋白质研究及相互作用分析的生物芯片,这种高通量技术提供了在同一时间分析各个蛋白质组的可能性,是蛋白质组学时代最有启发意义的技术工具.本文主要从蛋白质芯片的特点、分类、原理、应用及前景等方面对蛋白质芯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芯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蛋白质芯片是一种研究蛋白质组学的新技术,是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它可以用于构建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受体一配体检测,靶目标和靶向药物筛选,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肿瘤诊断等。  相似文献   

9.
DNA芯片     
近年来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工业界开始构建一种缩微芯片实验室———DNA芯片。目的是将生命科学研究中的许多不连续的分析过程 ,如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和分离检测等 ,通过采用类似集成电路制作过程中的半导体光刻加工的缩微技术 ,将其移植到一块 1cm2 见方的玻璃片上 ,并使其连续化和微型化。这与当年将数间房屋大小的分离元件计算机缩微成现在只有书本大小的笔记本式电脑有异曲同工之效。DNA芯片是一种缩小了的生物化学分析器 ,通过芯片上微加工获得的微米结构和生物化学处理结合 ,便可将成千上万的与生命相关的信息集…  相似文献   

10.
真核细胞的染色体除了含DNA之外,还有RNA、组蛋白、酸性蛋白质、酶等一系列化学物质。这些成份中的两种蛋白质是控制基因活动的重要装置。其中,组蛋白和DNA的关系尤为密切。在成年脊椎动物的不同细胞中,组蛋白含量相当恒定,和DNA的比率大体是一比一。这种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合成后就转移到细胞核中,并很快地和DNA联合起来.使得DNA超级螺旋化。由此带来的一个明显后果,是使得庞大的DNA聚合酶再也无法沿着双螺旋移动了,因此也就妨碍了遗传信息的转录。所以人们一致认为,它是真核细胞基因活动的独特抑制剂。可是作为…  相似文献   

11.
Chiral microstructures exist widely in natural biological materials such as wood, bone, and climbing tendrils. The helical shape of such microstructur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ress transfer between fiber and matrix,and i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iological materials. In this paper, helical fiber fragmentation behavior is studied numerically using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FEM), and then, the effects of helical shape on fiber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and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cal mechanisms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o a large degree, the initial microfibril angle(MFA) determines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behavior of fibers. For fibers with a large MFA, the interfacial area usually has large values, inducing a relatively low fragment density during fiber fragmentation. This work may be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in biological materials, and in th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bio-inspired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2.
高分子材料在带给人类巨大物资财富的同时 ,也带来严峻的环境问题 ,即“白色污染”。高分子材料要继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有 :回收塑料变废为宝、发展环境友好高分子。生物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可相容性 ,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2 1世纪是生物时代 ,生物高分子将给高分子科学带来光明的明天  相似文献   

13.
结合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进行细菌战及其国内对待使用细菌战武器的态度,通过相关资料显示日本在中国部分地区进行细菌战的目的及其过程,从不同角度进一步给予陈述与分析,充分体现出日本在中国的细菌战都是经过精密策划的。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以玫瑰和八角茴香两种植物为实验材料,探讨了中学生物实验有关植物芳香油提取的方法,以优化实验方法。通过改进的实验处理方法测定对不同植物材料的芳香油浓度和纯度的影响。经过反复试验,得出最适合中学的植物芳香油提取方法为采用八角茴香作为实验材料,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八角茴香芳香油,既节省了成本,又达到了教学效果,改进了中学生物实验中植物芳香油提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生物矿化材料是由生命系统参与合成的天然生物陶瓷和生物高分子复合材料。与普通天然及合成材料相比,生物矿化材料具有特殊的高级结构和组装方式。而在生物矿化材料中生物碳酸钙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文章从有机质对碳酸钙结晶的生长取向、成核诱导、生长习性的影响综述了有机质与碳酸钙晶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植物真菌病害生防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对植物病害生防芽孢杆菌的种类、应用现状、起作用物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7.
重点介绍毛秀才的生物学特性、种苗培育、栽培技术、生长表现和药材性状的相关情况,并从良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方面为毛秀才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8.
根据教学实践,阐述了教师要在准备工作、复习方式、复习材料、教材处理、教法方面、学法方面等方面着手,提高生物中考复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物科学史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科学史教育对于实现《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具有重大意义。它既展现科学的进程,又为学习探究提供范例,是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极好的形式。高中生物学教材整合生物科学史要遵循以小见大、自成体系、去粗取精、尊重历史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生物性状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标记技术是生物优良品种培育中筛选原始育种材料的关键技术,近二十年来,此项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在生物性状的遗传标记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