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课程标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政策的主要文本载体。对其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政策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方面彰显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三个方面秉持守正创新的内容取向;在整合资源保障、统筹多方力量两个方面强调协同育人的执行取向。  相似文献   

2.
2017年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出台,课程标准修订组创造性地构建了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以核心素养培育为主线,以活动型学科课程为框架的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拥有新的基本理念和新的内容,新基本理念和新内容也对高中思想政治备课提出新要求。把握高中思想政治备课的新要求,对于教师适应新课程标准带来的变化,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突出了我国科学的教育方法,重视思想政治教学研究,强调了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学习多样化,体现了教学的时代精神。但是,要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切实地应用到课堂中去,真正地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还需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思想政治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实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让思想政治教学最优化。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高中生在人生“拔节孕穗期”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当前要紧贴学生的思想发展情况,通过融入地域红色文化资源,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路径,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融入缺乏深度、缺乏灵活性、缺乏全面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地域性红色文化教学资源的融入,不断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帮助高中生增强文化认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黄忠 《教师》2019,(12):89-90
近些年来,国家的教育制度一直在持续地改革和创新,旨在优化教育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现如今,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且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缺乏一定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压抑,不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将情感教学融合到思想政治教学中,以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品质。文章主要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情感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旨在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想政治知识,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确立思想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提高法律与道德修养的公民教育课程。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其中,“政治认同”关乎学生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也是“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长期以来,广大教师为引导和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高中生的认同缺失问题仍存在,亟待我们关注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理性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要素之一,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是思想政治学科的应有之义,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本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如何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进行了探索,认为要通过立足现实生活、设置问题链、构建活动型课堂等方式来把学生塑造成有思想、有理智的中国公民。  相似文献   

8.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以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价值,以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能力为基本功能,以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包括法治意识、科学精神、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这四个素养在内容上互相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是个有机的整体。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通过对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真正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那么,具体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试以《生活与哲学》"价值与价值观"这节课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23):193-194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阐述了高中思想政治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最后总结了思想政治学科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旨在加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关注,从而加快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1,(1):109-110
培养学生能力符合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也符合社会发展以及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这便要求教师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时候,重视学生能力培养,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其能力。笔者主要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希望能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将来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活动型学科课程”作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的课程理念与学科定位,其实现需要通过教科书中的活动设计作为学科内容的载体和实践来支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活动设计可以从“有什么用”“怎么使用”“谁来使用”三个角度进行设计和理解,以此构成了“活动—内容—学科核心素养”(功能维度)、“活动—情境—议题”(实践维度)、“活动—学生—教师”(主体维度)三个层面的活动设计思路。以活动设计的这三个维度为指引,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形态的转变,从而在“活动型学科课程”理念的教科书呈现与教学落实上确立起行动共识。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是高校大思政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工程类专业课“遥感原理与应用”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滴灌式实施“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开展流程与实践训练案例三部分,介绍了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形式构思过程,实现专业知识内容教学与立德树人目标达成的交互融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可视化等多种方式系统梳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学界对“课程思政”概念内涵、关键难点及路径的研究日益清晰。现阶段“课程思政”研究还存在实证研究少、特色化体系建设薄弱等问题。高职院校要强化“课程思政”实践研究,着重研究“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保障和落实机制,关注高职院校与研究型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树立“大思政”的教育理念,坚持“文道并重”的教育原则,丰富语文课程的思政教育素材,发掘其思政教育功能,加强语文教学和思政教育的互融。对于语文课堂上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及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要通过优化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在写作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在高职语文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和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等途径,切实提升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课程思政是新时期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抓好专业课程教学主渠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该文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授课要点及课程思政映射融入教学方式、特色案例的实践策略,探讨工程建设管理类课程思政改革模式,健全育人体系,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国家对高等院校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既是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也是高职英语课程性质和目标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有待加强,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还有待提升。不难发现,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深入挖掘教材,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英语课程思政的兴趣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财务管理作为高职财经大类财务会计类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相关知识点与课程思政有着诸多融合点。通过《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平面设计课程通过“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融入价值引领内容,形成对数字媒体专业具有示范意义的教学指南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西北师范大学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于2013年被确立为首批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课程。多年来,该课程的建设主要围绕“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两个方面展开。在教材建设中,采用了“单元—主题—活动”的编写体例,教材凸显参与式活动主线、凸显案例研讨、凸显选择性及二维码技术与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在教学改革方面,尝试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注重了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关注了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英美文学》课是一门蕴含了西方历史、文化、艺术、哲学、宗教思想的典型的文科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与通识课,探索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德育教育十分必要。从必要性、目标、方法与途径等几个方面对《英美文学》课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进行了探索具有开创性意义,对其他文化通识类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