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碧螺春》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感纯真的散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和品尝的生动情景.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碧螺春和江南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在教学时,我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  相似文献   

2.
《碧螺春》(苏教版语文教材第十二册课文)是介绍碧螺春茶叶的一篇佳作。文章结尾这样写道:“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这足见碧螺春之奇。  相似文献   

3.
一、立足文本同学们,《碧螺春》这篇课文已经学完了,但碧螺春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留在了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这位外国诗人品尝过碧螺春后,写下的诗句吧。(出示: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诗人在碧螺春的茶汤  相似文献   

4.
一、复习旧知,激情入境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碧螺春的?  相似文献   

5.
《碧螺春》是苏教版第12册中间的一篇课文。本课教学设计可引导学生进入创设的“清晨采茶、入夜焙茶、月下品茶”三个情境中,同时紧扣课文最后一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展开教学,并且不断地反复出现,丰富其内涵,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以促进学生主动阅读、理解、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情境导入,激发情感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在美丽的太湖之滨盛产的一种名茶,她的名字叫——碧螺春。它以独特的色、香、味、形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谁来说说,作者在文章中向我们展示了哪几幅美丽的图画?(出示幻灯片:清晨采茶…  相似文献   

6.
《碧螺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碧螺春名字的由来和采摘、焙制、品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在学习第三部分“入夜品茶图”时,我从“一旗一枪”这一细节处入手,让学生深切地理解碧螺春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工艺茶,通过观察实物、查阅资料、请教茶农等生活实践把阅读教学与生活体验紧密联系,把生活带进课堂,把课堂延伸向生活。  相似文献   

7.
<碧螺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碧螺春名字的由来和采摘、焙制、品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在学习第三部分"入夜品茶图"时,我从"一旗一枪"这一细节处入手,让学生深切地理解碧螺春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工艺茶,通过观察实物、查阅资料、请教茶农等生活实践把阅读教学与生活体验紧密联系,把生活带进课堂,把课堂延伸向生活.……  相似文献   

8.
<碧螺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碧螺春名字的由来和采摘、焙制、品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在学习第三部分"入夜品茶图"时,我从"一旗一枪"这一细节处入手,让学生深切地理解碧螺春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工艺茶,通过观察实物、查阅资料、请教茶农等生活实践把阅读教学与生活体验紧密联系,把生活带进课堂,把课堂延伸向生活.……  相似文献   

9.
我教《鸟的天堂》兰州市南河小学李蓉《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所写的以情景交融贯穿全文的一篇佳作。在教时,我试用了以读代讲、体会情感的方法来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一、加强朗读,体会情感在讲大榕树的静态美时,我先引导学生知道这篇课文重点写的大榕树就是“鸟...  相似文献   

10.
一、对教材的理解《山中访友》和《索溪峪的野》都来有第一单元的课文。《山中访友》是一篇精读课文,《索溪峪的野》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这两篇课文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1.
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人教版)“情感”单元里的一篇“略读”课文。从教学情况看,很少有学生会在初读这个文本时喜欢上它。在指导“略读”后,甚至以其为“精读”课文进行教学后,很多学生还是没能喜欢上这篇小说,因为故事还是那个故事,景物还是那些景物。至于那母爱的伟大,母亲情感表达的克制,作者的悲悯情怀,即便教师不指导、不实施教学,他们也知道得差不离。  相似文献   

12.
一、对教材的理解 《山中访友》和《索溪峪的野》都来有第一单元的课文。《山中访友》是一篇精读课文,《索溪峪的野》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这两篇课文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单元专题导读,指导学习策略师:大家一定听过、看过孙悟空的故事,你知道孙悟空的故事出自哪本书吗?生:《西游记》。师:请大家翻到课文目录看第五组。我们将要学习的这一组有4篇课文,其中一篇课文选自《西游记》。你知道是哪篇课文吗?生:《猴王出世》。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三篇课文的出处。(出示课件:课文出处)师:本组的课文全部出自名著,你对这几部名著有哪些了解?生简略介绍对四大名著及《史记》  相似文献   

14.
【教学案例】《挑山工》是人教版第九册第2组的讲读课文,本组训练重点是"怎样读懂一篇课文"。为引导自主学习,自主感悟,一教师以"读懂一篇文章"为依据,以"会读一篇文章"为目的指导教学。一、凭借教材,发现目标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挑山工),从课题看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读了《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后,我的心里很不好受,因为我和课文中的孩子们一样,只知道让爸爸妈妈为自己做事情,却不知道关心他们。  相似文献   

16.
学好语文,首先要培养阅读能力,通过对课文的反复阅读,达到对课文思想情感的理解和写作艺术的把握。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是不断深入的过程,历经初读、精读、品读三个阶段。初读课文——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1.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碧螺春》一课,细腻地描绘了碧螺春悠久的历史以及采摘、制作和品尝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学习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去搜集、阅读有关介绍茶文化的资料,组织开展以“中国茶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能促使学生对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更为深刻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道士塔》是余秋雨先生散文集《文化苦旅》的首篇,是一篇饱含作者深情,有着深厚文化意蕴的散文。情感的体验是散文阅读的重点,理性的反思是阅读文化散文的更高要求。教学这篇散文,可以分为品渎和反思两个步骤。品读主要有三个层次:感知认读,学生一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情感诵读,学生二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思辨悟读,学生三读课文,探讨散文主旨。这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由情入理,引导学生逐步把握课文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王凤兰 《现代教学》2009,(11):67-67
语文教科书中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教师要找准切入点,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使学生感悟文本、与文本对话从而情感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20.
罗芳香 《新教师》2023,(2):42-43
<正>语文教学中,以“读”促“想”,读是第一位的。但很多语文教师在讲授一篇课文时,往往忽略了品读的教学作用。他们认为,一篇课文是否能够学得好,主要在于是否把握了精髓,即课文的中心思想要准确掌握,要撷选出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学会、记住,这样就基本上完成了一篇课文的学习。不可否认,这些是一篇课文所要学习的内容,但如果只掌握这些内容,学生在精神上就无法与课文产生更好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