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国际社会转变经济发展和生活模式的战略选择,二者各有侧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在发展中既不能顾此失彼,亦不能厚此薄彼,应共同推进,协调发展.如何在正确认识二者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共同发展对于我国“两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二者在价值目标、整体运作过程、经营理念上具有相似性.在主体的委托代理关系、经营过程中投入要素、经营的价值取向、具体运营过程及经营管理原则等五个方面存在差异,比较二者的异同,对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的相互借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科与课程是教育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有许多误用、混淆的现象 ,文章从对二者的定义分析出发 ,从六个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明晰了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4.
金代全真教有词传世的道士词人共13位,丘处机是其中有较大影响的一位。全真道士词创自王喆,王喆词作俚俗浅白、民间俗曲化的词风影响了其后的许多全真词人,但到了丘处机,不仅对全真教义有了较大发展,他的词也体现出鲜明的文人化倾向:在词的内容、审美风格、作词目的等方面都表现出向文人词的复归。作为齐鲁词人,他的词风还具有北国词人特有的境界阔大、旷朗之风,表现出与金代文人词相同的审美风尚。  相似文献   

5.
专业教学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建设重要文件。开展专业建设必须厘清专业教学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者制定的依据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中,人们往往把宗教与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其实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区别:首先,二者的涵义范畴不同,属于社会意识的不同层次;其次,二者的存在形式、活动方式不同,理论规范程度不同,所追求的目的不同,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再次,国家对待二者的政策态度不同。正确的区分宗教与迷信的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7.
事实婚姻和非婚同居同属于非法律婚姻形式,地位上的相似及称谓上的混淆使得二者常作为相互的替代词而使用。实际上二者存在一些联系也有明显的区别,本文主要从二者的概念、法律调整的理论依据和立法规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词的多义与兼类现象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汉语教学需要年口语用实际出发,把现代汉语词的多义现象年口兼类情况联系起来去认识是很有意义的。多义词年口兼类词既有区别也有联系:①二者所属学科不同,多义词属词汇学范畴,兼类词属语法学范畴;②多义并不一定兼类;⑧兼类一定多义,单义绝不兼类。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AA式叠音词、重叠词在语音语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里主要讨论AA式叠音词、重叠词在构词要素与语法功用上的异同.辨别两者的方法是AA式叠音词由一个语素构成,两字拆开不表意,或与原意发生变化;AA式重叠词由两个语素构成,两字拆开与原意不发生变化,或与原意有联系.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提出的"诗词分工论"影响了其词的创作特色.欧词的创作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讴歌人性人情;注重审美价值;具有通俗自然、清新流畅的语言风格.这三点都鲜明体现了其词体特征,奠定了有宋一代词风,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翻译人人都在做,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好。翻译成果的好坏取决于译者的翻译功底,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以及自身的翻译素养。而诗歌的翻译在这一方面对译者的要求更是加深了一步,要成功地翻译出一部出色的诗歌,首先就看对这首诗歌的理解程度,其次就看译者对信达雅的深化程度,既对诗歌的"意美","形美","音美"的达成程度。我们在做翻译时,应在力求达到信达雅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化",将信达雅作为基本要求去努力实现,而将化境作为最高标准去追求,从中提高自身的翻译涵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对东晋玄言诗歌和宋代说理诗歌的批评存在一定相似度。但仔细分析具体作品,却发现它们受到的一些指摘,实在出于片面观点。两种文学形态的特点也各异。对它们加以比较,进行对比的分析,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诗歌新形式,网络诗歌的内在诗性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其审美取向与传统诗歌审美偏好出现错位与偏离.网络诗歌审美表现出的拒绝抒情传统、削平诗意表达深度、异化诗歌传统功能等新表征导致网络诗歌与传统诗歌审美之间出现抒情错位、表达错位和功能错位等现象.促使错位弥合的构想之一是大力倡导网络现代禅诗的创作与研究,这不仅有助于规范网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个人经历出发,剖析了诗人的经历对其心灵及其诗歌的巨大影响,并通过详细分析两首诗说明诗人对人类心灵细腻而深刻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孟子提出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解读文本的方法和原则。“知人论世”主要是背景的解读,意在解读文本的作者背景和社会背景;“以意逆志”主要是内容的解读,意在解读文本作者的思想情志。同时孟子对这一理论有所实践,而且这一方法和原则关联着孟子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6.
甘肃作为诗歌大省,其“西部诗歌”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诗坛影响甚大,在“西部诗人”群中,何来先生以其独特的诗美追求,确立了自己的诗歌风貌。其初期诗作表现出对于大题材的敏感,较多激越充沛情感的抒发,诗歌体式也表现为长篇大章。20世纪80年代之后,其诗于抒情的底质上,更多显现出思辨的意味。  相似文献   

17.
谢朓的山水诗,体现了与大自然一往情深的对话,时时悄然微露轩举之风姿,不仅警绝动人,而且时含灵心妙悟,实践了他的“壮思奋飞,冲情云上”的审美追求.这在他精心经营被称为“独步千古”的发端上最为显见卓出一起首便浸入境界,创出氛围,无论视点的凝聚,景情的交互渗透,时空的选择,还是上下句的布列,语言的运用,大多形成风格多样的特征,而被推许为“一大法门”,单从对唐人影响之普遍看,凌凌乎逸出魏晋六朝诸家之上.  相似文献   

18.
郑燮作为一代才人,他的文学主张表现在:力求反映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创新而不泥古,以自然为师,写出事物的真精神;郑燮的山水诗因其生活经历的内在制约,故而体现出明显的地域性。郑燮以画家的笔法、诗人的眼光把进入他笔下的山水表现得既充满阳刚之气,又不乏阴柔之美,在质朴的风格中着意创造出一种飘逸洒脱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9.
色彩意象作为唐诗的一种典型情感符号,内蕴深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土壤的唐诗以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意象等多种方法用心设色,并精心把握色调,不仅暗合了色彩的基本规律和内在本质,也营造出无限意境,融入了丰厚的感情印记。  相似文献   

20.
巴赫金是世纪的思想大师。巴赫金在至年代有关历史诗学的一系列论文,构成了其完整的小203040说理论体系,它涉及小说的时空形式、话语特点和研究方法等诸多层面。巴赫金的历史诗学对西方传统的摹仿说及“思辨历史诗学”和“批判历史诗学”形成了强劲的挑战,较早提出并部分回答了后来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和符号学等理论的问题。正是这些贡献使其在历史诗学领域内具有革命性意义,也富有强烈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