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在现代社会,人们享受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为现代社会所产生的一些社会病所困扰。一些著名的社会理论家对这些社会病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做了深刻的描述。他们的阐述揭示了现代社会对人的规制,能给我们很多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2.
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层——韦伯社会结构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行动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基本分析单位,韦伯重视行动的个人动机和主观意义,但韦伯超越个人层次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研究,社会分工和分层理论是其结构理论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韦伯的社会行动及其合理性概念出发,详细阐述了其社会分工和分层理论的内涵,并讨论了分层理论的现代变迁及对中国分层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论个人自由     
改革的深入开展,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个人在政治、经济、思想及一切社会生活领域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又使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复杂,个体要求与整体利益之间也时常发生尖锐的冲突。于是,个人自由不仅成了政治学、社会学和哲学其为注目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成了实践中许多社会道德问题的焦点。本文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对个人自由的本质、特征、内容及实现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4.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既是社会学的元问题也是基本问题,它的展开构成了社会学的理论元层面,是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也是表征现代性过程“问题性”的符码,构成了对现代社会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这一问题展现了社会学的一种独特质性:知识和理论的逻辑与历史和现实的路径的相互交叠。这也是社会学思维与哲学思维的实质性界分。个人与社会提供了社会学的具体研究得以展开的轨道.使社会学建立了与现代性的牢固的知识连结,从而对人类历史上这一空前的变迁过程给予了宏大而细致、广阔而深入、普遍而精微的刻画和反省。当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在经历更为深刻的变化,这就使社会学的这一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问题.具有了新的时代性涵义。  相似文献   

5.
从个人效用与社会效益的新视角分析了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沿革,找出了各个思想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且得出富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在于个人效用与社会效益正相关;然后,通过对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分析验证这个结论;最后,指出经济学发展趋势是对经济和社会组织的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以格林菲尔德为代表的教育管理主观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是德国的唯心主义传统和马克思·韦伯的理解社会学思想;其基本观点是世界客观存在着,但不同的人以极其不同的方式解释它,强调组织中的个人认识、个人价值观和个人目标的重要性。其价值在于实现了对管理实践和理论认识的范式转换,关注组织中的个体。但过于强调个人认识,以至有多少成员就有多少种认识,这会导致认识上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马丁·布伯哲学的对话治疗与卡尔·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的关联,从二者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对话心理治疗和个人中心疗法分别代表了他们二者不同理论中的主要思想,他们在理论构建上和治疗实践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之处。最后,还将讨论他们两者的思想对于后现代心理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1958年前后主观主义盛行的原因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我国出现了建设社会主义高潮,但是结果却是经济建设遭到破坏,主观主义的盛行是一大原因,它表现为夸大人的精神力量,张扬意志决定一切。1958年前后流行的一些观念,口号充分表现出主观主义的猖獗,从历史层面,社会根源和思想层面剖析主观主义盛行的原因,吸取历史的教训,防止指导思想中的主观主义倾向,将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本区域名师工作室三名优秀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主要聚焦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发现他们在个人实践知识构建中具有实践性、反思性、交往性、缄默性和自主性五个特点,他们的个人实践知识受到教师性格特征、从业动机以及专业发展内驱力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新知识形态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重建策略,即通过个体自我觉醒、专家专业引领、学习共同体研修和行动反思研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王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独到创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特别是格物论在今天有重新解读的必要。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格物论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重新界定,承认个人权利与尊严的优先性,强调为保障个人权利而改造社会组织。颠覆了程朱理学的旧有传统,为中国社会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相似文献   

11.
人类思维遵循着共同的规律,但中西的思维方式又各有自己的特色。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重中庸重整体重直觉重求同,而西方则尚竞争重个人重逻辑。只有认真比较二者的不同,才能发现它们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促进它们进一步交流,有机结合为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道德建设的一个很大的弊端是道德规范缺乏归属性,即终极价值关怀的缺失。产生这一弊端的深层原因是现代人所具有的技术至上论的知识观和主观主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思想除魅——作为符号权力的文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试图洞察日常生活中个体心智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其生成和运作的规律。文章通过分析布迪厄社会学中的三个核心概念:惯习、场域和资本,揭示出现代等级社会中阶级、文化和权力的联系方式,以及教育如何起着维护和再生产社会等级和结构的文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Whether we are lost to flagrant and groundless subjectivism or whether we can actually sustain and support our actions by appealing to discovered, transcendental truths is perhaps the chief angst of the modern and postmodern ages. In this paper it is argued that by seeking a middle ground through praxis, a ground neither lured by false foundationalism nor racked by relativism, we can sustain our social practices as educators only by critical encounters with the traditions and ideologies from which those practices emerge. To pursue this argum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because science does not well ground our practices we must therefore seek a sounder basis. To that end, a revitalized form of praxis is proposed, one that retrieves its central concerns with the moral dimensions of human action. Thus, in opposition to dominant interests in technical form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based on empirically ‘discovered’ regularit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practical’ reasoning provides a more useful understanding of how we conduct our practices as educators. In this respect we can understand our educational practice as requiring choice and deliberation in specific circumstances where courses of action are variable and debatable. Such a focus then allows us to consider the value‐laden and community bases of practice and encourages improvement of practice through encounters with its normative nature. It is in this context that our views of what we believe to be right and why become the reasons for our actions as educators. Consequently, praxis has to be focused on the ideology of our practice. It is here that the final discussion of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ultimate project of praxis which is to distinguish bad practice based on false beliefs from that which is sustained by continuing critical dialogue.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对人之本质的思考是与他对近代主体主义的批判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前期主要通过此在的生存论分析,进入存在之思。但这依然有追问"存在者之存在"的嫌疑,而且这样做的结果是更进一步地极端化了主体主义。后期海德格尔进行了更"源始"地追索,更多地从存在本身思及人,人成了存在的守护者,并且参与存在的运作。因此,直到后期,海德格尔才真正克服了主体主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转向与当代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之间正在出现一种引人注目的理论趋同 :现代西方哲学的经验主义转向与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事求是精神都走向了科学的经验实证 ,现代西方哲学的中立主义转向与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精神都体现了对取其中道原则的认同 ,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与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正义精神都是对哲学的社会学维度的肯定 ,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与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批判精神都把对语言与哲学之间关系的批判提到了议事日程。这种二者之间的理论趋同不仅验证了人类哲学的普遍规定性 ,而且也使在二者之间展开积极的对话成为可能 ;而这种对话最终必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创新和理论繁荣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传播学的视角,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理论,立足学生接受,从其实际需求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说服传播进行系统地分析,并有效地把握其中的各个环节,再通过切实引导和氛围烘托达到思想教育的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目的,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笛卡尔开创了近代西方哲学,同时也是以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理性主义为特征的二元论的创始人,贝克莱 休谟从彻底的经验主义立场出发,发展了笛卡尔的主体性思想,宣告了客观知识的破产,颠覆了理性,最终以怀疑论告终,康德则综合了二者的思想,开辟了超越论的主体性哲学。但是,他们的主体性思想都是不够彻底的,始终夹带着心理主义的痕迹,从而贬低了自身的价值。胡塞尔认为,真正的哲学是纯粹超越论的主体性哲学,这就是他自己的超越论现象学哲学。超越论现象学批判地继承了传统的主体性思想,同时不仅解决了认识的超越问题,而且在认识论上大大超越了它们。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volume, Wolff-Michael Roth provides a critical but partial reading of Tony Brown’s book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Subjectivity. The reading contrasts Brown’s approach with Roth’s own conception of subjectivity as derived from the work of Vygotsky, in which Roth aims to “reunite”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Brown’s book, however, focuses on how discourse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shape subjective action within a Lacanian model that circumnavigates both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From that platform, this paper responds to Roth through problematising the idea of the individual as a subjective entity in relation to the two perspectives, with some consideration of corporeality and of how the Symbolic encounters the Real. The paper argues for a Lacanian conception of subjectivity for mathematics education comprising a response to a social demand borne of an ever-changing symbolic order that defines our constitution and our space for ac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by considering an attitude to the production of research object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that resists the normalisation of assumptions as to how humans encounter mathema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