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本笑  张婷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4):68-70,80
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本文简要分析了现代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探讨了现代制造业追求知识优势,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化制造是现代制造业追求知识优势的必然选择,并结合现实,分析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借鉴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建立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宝贵经验,积极推进发展云南先进制造业,对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探索云南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从云南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的成长模式、竞争优势等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建立云南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法,对浙江省2000-2007年期间高技术产业各行业的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的变化发展做出评价分析,得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份额分量最大对高技术产业贡献最大,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最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但整个高技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端.今后发展中应注重调整高技术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优势行业,大力扶持新兴潜力行业,促进产业层次的高端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使得金融行业面临新的竞争格局。互联网头部企业利用其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优势和互联网用户基础,在智能金融领域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文对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头部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对互联网头部企业在智能金融领域的竞争力状况展开分析,明确其竞争优势,为其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研究发现,能否掌握智能芯片等人工智能领域底层技术,以及能否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是影响互联网头部企业发展在智能金融领域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未来互联网头部企业需要加强基础研究,提供差异化产品,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深度应用,并向技术输出型企业转型。  相似文献   

5.
摘要: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0-2006年的财务数据,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技术构建了两个因子以反映公司竞争战略是倾向于差异化还是低成本,在此基础上考察战略定位对公司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均能给上市公司带来短期竞争优势,但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其短期获利能力显著高于采用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低成本战略创造的竞争优势难以持续,而差异化战略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则具有可持续性。总体而言,差异化战略在创造竞争优势方面优于低成本战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方面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结论认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指数与竞争优势指数均在提升,但决定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提升的主要因素是竞争优势的增强.不同产品类别的竞争力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比较优势的不同变化趋势显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优势产品正在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相似文献   

7.
《学会》2021,(8)
福建是我国制造大省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福建正加快拓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该文从福建制造业产业结构与竞争优势分析入手,系统介绍了福建制造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福建制造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面临的问题,基于对外贸易大数据研究了福建代表性制造业"一带一路"合作情况,并提出了福建制造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和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福建开展制造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制造业高技术化的国际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发达国家从战略高度关注制造业的发展大计,将高新技术的重点和科技发展的热点转向产业技术主要是制造技术领域,用高新技术对制造业进行提升和改造,构筑在先进制造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制造业仍然是支撑各国综合国力的基础产业。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对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变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创新数据和财务数据,采用杜邦体系中的总资产周转率与营业利润率这两个战略财务指标识别出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低成本差异化战略,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竞争战略在创新效率上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差异化战略、低成本差异化战略和低成本战略三者的创新效率两两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一部分企业具有较高的创新效率;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竞争战略中发现了创新型低成本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碳制造业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高碳制造业碳排放研究有助于推进中国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中国省域制造业能源消费数据,利用IPCC碳排放系数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2006—2015年间中国30个省(市、区)(除港澳台、西藏外)高碳制造业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①除北京和上海外,其他省域高碳制造业碳排放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碳排放“热点区”集聚在渤海湾、华北平原等区域;②高碳制造业碳排放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以及空间溢出效应;③经济规模扩大是造成高碳制造业碳排放量增加的首要因素,而产业结构调整是造成其碳排放减少的重要因素;④资源禀赋水平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强会促进高碳制造业碳排放的正向空间溢出,导致邻省碳排放增加,而技术水平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度提高、外商投资增加,则有利于邻省高碳制造业碳排放减少。因而,在高碳制造业碳减排过程中,各省应突破省域界限,形成联动协调机制,通过优势互补、打破技术创新瓶颈,突破原有认知锁定,解锁不合理产业政策,在完成碳减排目标的同时实现整个工业绿色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基于LMDI的南京市工业经济能源消费碳排放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史安娜  李淼 《资源科学》2011,33(10):1890-1896
工业经济的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研究城市工业经济能耗碳排放的特征和影响城市工业经济能耗碳排放的因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以南京市为例,首先从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等指标分析了2000年-2009年南京市工业经济碳排放现状和特征,然后运用LMDI方法构建了南京市工业经济能耗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年-2009年间产业规模、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能源排放强度四个影响因素对南京市工业经济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规模效益是南京市工业经济碳排放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能源强度效应是南京市工业经济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抑制因素,能源结构效应和能源排放强度效应对南京市工业能源结构效应没有明显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排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理想关联分析的中国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程东祥  诸大建 《资源科学》2012,34(9):1726-1733
应对全球变化和促进低碳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议题。低碳型发展的目标,一是促进社会发展,二是降低碳排放,因此关键科学问题是提高城市低碳竞争力。作为碳排放量日益增长同时又要提高13亿人社会福利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需要对城市低碳竞争力的理论框架、评价系统与管理思路进行深入研究。而如何评价城市低碳竞争力水平,目前尚没有完善的理论与方法。因此,本研究基于导向性原则、数据可获性原则、可比性与动态性等基本原则,将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大类,即低碳环境支撑能力、低碳经济增长能力和低碳社会发展能力。在传统理想解法的基础上,引入灰色理论建立灰理想关联分析评价模型,并采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城市200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案例城市的低碳竞争力具有差异性。除了重庆以外,其它案例城市的低碳竞争能力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综合排名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可通过实现低碳产业化、低碳城市化和低碳现代化提高各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DEA方法中的EBM模型,测算中国西部11个省市的制造业碳排放绩效,并通过建立面板Tobit模型,分析贸易开放和技术创新对我国西部制造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西部制造业碳排放绩效呈波动递减的趋势,且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而规模效率偏低是其偏低的主要原因;对西部制造业来说,贸易开放度对其碳排放绩效的提高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技术创新对其碳排放绩效呈正向影响。认为政府应鼓励西部地区制造业对外开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西部地区制造业应加强技术创新,以实现经济低碳绿色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科学合理预测碳排放发展,对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东莞市为例,采用基于扩展STIRPAT模型,通过岭回归拟合得到碳排放量与GDP、人口、城市化、人均消费支出、工业化及能源利用效率的多元线性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低碳社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设定基准情景、低碳情景、节能情景等3种情景,对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及减排潜力分析。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大,城市化率影响最小,碳排放量在基准情景下预计2020年为8246t,2025年达到8177t,而节能情景、低碳情景碳排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及一系列低碳发展行动与技术支撑下,东莞市碳排放仍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低碳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各个行业都在以“低碳、环保”作为目标,餐饮业也不例外。“民以食为天,生以食为本”,作为“民生产业”的餐饮企业,尽快实施“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低碳化管理,对于餐饮业的未来发展和国家低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餐饮企业通过采购、生产以及消费环节的管理,有助于一个更持续的餐饮生产与消费系统的建立。也有助于减缓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文结合中国餐饮企业发展的实际,通过对餐饮企业管理中的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和消费管理三个基本环节的低碳化管理方法的探讨。为我国餐饮企业低碳化管理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碳排放脱钩效应及减排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及2030年碳排放达峰的背景下,本文采用2006-2019年黄河流域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Tapio脱钩弹性指数及追赶脱钩模型考察黄河流域碳排放特征及脱钩状态.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碳排放总量与人均量增速放缓,两项指标的年均增速分别由2006-2010年期间的6.5%和5.4%下...  相似文献   

17.
李晨  李昊玉  孔海峥  冯伟 《资源科学》2021,43(6):1166-1177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转型要求,面临着发展方式粗放、效益低迷及影响生态环境等诸多挑战。渔业经济的低碳化发展是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农(渔)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从根本上推进中国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扩展Kaya恒等式,对2002—2017年中国渔业生产系统隐含碳排放变动趋势及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对隐含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①中国渔业生产系统隐含碳排放整体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渔业第一产业始终处于渔业隐含碳排放首位,但渔业第二与第三产业的隐含碳排放占比在逐渐上升。②渔业养殖与捕捞、水产加工和水产流通是渔业隐含碳排放的主要产业;渔业三大产业及所包含的12个细分产业的单位产值隐含碳排放水平都呈现下降趋势。③渔业经济增长、一般渔业技术进步对渔业隐含碳排放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渔业经济增长是拉动中国渔业隐含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渔业人口和低碳渔业技术进步效应对渔业隐含碳排放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低碳渔业技术进步效应是抑制中国渔业隐含碳排放的最大因素。因此,调整渔业产业结构,转变渔业增长方式,提升渔业低碳技术的应用水平是有效抑制中国渔业隐含碳排放、实现渔业低碳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行业是仅次于电力行业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近年来各国对其“低碳化”发展的关注不断提高,运输产业如何承担相应的低碳减排责任,积极变革寻求一种绿色低碳的运输方式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低碳多式联运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运输模式,通过综合多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可以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并逐渐被各大运输公司所关注。本文基于成本和时间双重约束下,将二氧化碳排放量纳入到多式联运研究中,通过碳价函数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换算为二氧化碳的排放成本,形成考虑整个运输过程的总成本,并在设定时间约束下,建立低碳多式联运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出最佳低碳多式联运组合方式和路线,研究对基于企业层面如何建立多重约束下的低碳联运模式进行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对于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供给侧低碳结构性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常态下低碳适用技术不仅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而且还是未来CO2减排的决定性因素。基于低碳适用技术概念,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提出低碳适用技术需求评估研究思路;以吉林省为例,采用LMDI分解模型和熵值法等对低碳适用技术需求评估进行探究,构建吉林省实现碳减排的低碳适用技术清单列表,并进一步分析低碳适用技术的减排潜力;最后从推进先进节能技术、改造升级传统技术、淘汰落后工艺和技术、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单一评价方法适用条件各异,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为克服单一评价方法的不足,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AHP法、熵权TOPSIS法、熵权灰色关联投影法对我国30个省市区的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单一评价,然后构建基于漂移度的组合评价模型,根据相容单一评价结果对我国区域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组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陕西省排名第21名,处于较落后位置,制造业低碳经济的提升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并从制定经济政策、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和重视技术研发四个方面提出促进陕西省制造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