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启山 《四川教育》2004,(11):28-29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最核心的问题是对学生的尊重。尊重他们的人格,即尊重学生作为人应该具有的正当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尊重他们对生活、学习的选择权和自由活动的权利;尊重他们在人群中的应有地位,把他们看成与自己身份平等的“人”,并尽最大可能为满足他们的正当需求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这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是一种对学生积极心理教育的体现,通过老师的欣赏、赞扬和鼓励,能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初步建立健全的人格。赏识教育以尊重学生为前提,通过赏识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变得更加优秀,激发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工作,辛劳勤苦,平凡琐碎。我凭着对学生的有效沟通,利用小纸条、书信或者网络和他们谈心里话,鼓励他们。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为学生分忧解难;相互赏识,让他们人人有事做,并分享孩子们的成功;尊重孩子人格,赢得了孩子们的喜欢。  相似文献   

4.
朱华萍 《成才之路》2014,(29):99-99
正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学困生树起学习自信心是关键。尊重、信任和理解,就能擎起学困生成才的天空。一、尊重对待学困生,我们要做他们的朋友,充分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在现实生活中,给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他们敢于想、敢于做。面对他们不良的行为,老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切不可把鄙视的目光投向他们。要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他们明确自己前进的目标,给予他们前进的动  相似文献   

5.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主动打破自己的权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走近学生,真心善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善待差生。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不应求全责备,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学会等待。学习上最有价值的财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而获得积极主动态度的重要因索之一就是鼓励。  相似文献   

6.
一、扬其长、避其短、激发其自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敬孩子。”后进生也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也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信任和鼓励。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不能认为他一无是处,一棍子打死、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鼓励。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他们成才和成才后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8.
赵丙国 《课外阅读》2011,(6):106-107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高尚的心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接纳学生的差异性;欣赏学生的多样性、独特性。从而让每个生命呈现出斑斓的色彩。生命需要教育,教育就是等待生命的成长,等待智慧的启迪,等待心灵的转向。  相似文献   

9.
浅析体育教学中 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刘明祥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他们成才和成才后的操守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一、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审美观念体育教学以...  相似文献   

10.
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他们成才和成才后的操守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首先,通过体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1)体育竞争有利于  相似文献   

11.
肖雄星 《考试周刊》2013,(33):45-46
"赏识"即欣赏、认识,它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需做到:把握学生心理,善待学生言行;尊重学生人格,倾听学生心声;激励学生上进,真诚表扬学生;宽容学生过错,允许学生失误;指出学生的错误,教育学生改正。  相似文献   

12.
1.严肃认真地尊重学生.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维的人,他们有独立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人格,就等于尊重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才能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教育过程的默契配合和最优化,才能消除学生紧张、畏惧的心理,激发其创造的潜力,提高其知识的领悟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西方国家里,评定优秀教师普遍采用学生对教师评定的方法。学生按下面10条标准评定教师,如果能够做到这10条,则可评为优秀教师: 1、尊重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和人格。2、对新学生应当公正,而不应考虑他们的政治信仰、社会地位、政治、经济、社会和生理状况如何。3、承认学生间存在着能力和才能方面的差异,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4、鼓励学生提高成绩,发展个性,同时鼓励他们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  相似文献   

14.
陈华 《成才之路》2014,(4):35-35
班主任应该深入接触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寻找每位学生的亮点、及时鼓励,为学生成才导航。班级活动的制定,要有系统性与针对性。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赢得学生的尊重,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蔡静芬 《成才之路》2011,(34):78-78
新课程要求教师既要培养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是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课堂上唱主角的应该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等待被灌输的鸭子,而是一群鲜活而有思考、有个性的生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与精神世界,允许并鼓励他们创造性地理解作品、表达思想和情感,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追求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看新课改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人格;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走下讲台”和学生交朋友,用真诚的爱心和耐心开启学生求知的心扉。对每个学生都要做到因材施教;特别要给落后学生更多的温暖和爱,使他们对生命充满自信和希望,产生自己奋斗的心理与力量。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在反复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我就建设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抛砖引玉。首先,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使课堂富有生机活力的前提。只有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才会主动参与,进行对话体验,产生师生和谐的对话场面。因此,这就要求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不仅不能歧视,教师还应该多倾注一点爱心,多给予一点关心,在鼓励中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促进他们健康成才。其次,要做有“个性”的老师,以适应富有生机活力的课堂。作为老师,首先要读“懂…  相似文献   

18.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是爱."学生最需要教师的爱,需要与人交往,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支撑下,教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徽笑走向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以商A的口气和学生说话,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等待学生.斌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相似文献   

19.
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对幼儿期的孩子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愿望和需要,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多用表扬、鼓励等方法,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对于在学习上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生,即学习后进生,教师应该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多鼓励少批评,助其树立自信心;平等对待学生,增进师生感情;帮助改进学习方法;加强意志品质锻炼,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勤学苦练的精神;趁热打铁,持之以恒等方面的措施来着手来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和转化,使他们得到提高、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