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意义】基于Rao-Stirling 指数和LDA模型进行领域学科交叉主题识别,并以纳米科技为例验证将 Rao-Stirling 指数和LDA模型用于领域学科交叉主题识别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方法/过程】基于Rao-Stirling 指数 测度领域文献学科交叉程度,设定阈值发现高度学科交叉文献。基于LDA模型对筛选出的学科交叉文献进行主题 识别,发现学科交叉点和学科交叉研究主题。【结果/结论】基于Rao-Stirling 指数从引文的角度进行领域文献学科 交叉测度可以有效地发现与某领域相关的学科交叉文献,且有利于大数据集的学科交叉文献发现研究的实现。基 于LDA模型进行学科交叉主题识别可以有效地发现学科交叉主题。两方法的组合应用为发现某领域学科交叉主 题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王璐  马峥  潘云涛 《情报科学》2019,37(4):17-21
【目的/意义】学科交叉研究是学科建设情报分析中的重要领域。对学科交叉的测度可以客观反映学术实 体的学科交叉现状,为学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在综述国内外现有学科交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 出一种基于论文产出的从学科交叉规模和学科交叉难度两个方面来协同度量学科交叉情况的测度方法。该方法 首先基于学科分类体系构建学科树,然后根据论文所属学科分类来计算学科交叉规模和学科交叉难度,提出交叉 指数算法和TOP-K学科组合算法来表征学术实体学科交叉情况。【结果/结论】选取国家和高校两类学术实体对本 文方法进行实证检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同时通过算法性能分析,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英文科技论文标题撰写规范,提升国内学者英文标题写译质量。【方法】以SCI百篇高被引论文标题为语料,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与文本检索工具Antconc3.4.4对英文科技论文标题的长度、高频词、词块及结构类型进行多维度特征分析。【结果】 英文科技论文标题长度不一,但以5~13个词为主;科技论文标题的高频词既包括使用于所有语域的功能词,亦包括彰显学科与文体属性的名词、形容词等实义词;科技论文标题中的高频词块与研究程序、方法、论题等要素相关;科技论文标题结构包括四种类型,尤以名词短语结构最为常用,这其中名词短语+介词短语是使用最为高频次的类型。【结论】 SCI百篇高被引论文标题的多维特征分析结果可为英文科技论文标题写作及我国期刊论文标题英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当前我国在学科交叉特征研究中的不足,建立一套规则、结构清晰的学科交叉特征识别方法。【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论文所属期刊的学科分类为数据基础,通过引入中介中心性、度中心性、信息熵指标,利用学科共现分析方法,结合Bibexcel、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建立学科关联网络图谱,识别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结构演化特征,验证了其在学科交叉特征识别中的可行性。【结果】 分析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学科交叉特征,得出该领域的亲缘学科,结果表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的信息熵随着时间的演进而增大,说明该领域的学科交叉程度愈加深入。【结论】 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验证了学科交叉特征识别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潜势学科指某机构未进入ESI引文排名,但具有潜在的发展优势且未来有可能进入ESI引文排名的学科领域。以Web of Science的SCI/SSCI论文数据为基础,结合ESI分类和统计原理,提出了机构潜势学科分析方法。最后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计算了中国农业大学在ESI各学科领域的引文指标,并通过与ESI引文排名的比较分析,对中国农业大学的潜势学科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揭示不同文献类型的学科ESI高被引论文科研特征,更好地促进不同文献类型的高水平科学 研究,共同推动一流学科与高校建设。【方法/过程】利用Sci2 tool 、Pajek、Spss等对不同文献类型的图情领域ESI高被 引论文从年代产出、科学影响力、合作多样性、研究主题等展开比较。【结果/结论】该领域ESI高被引论文形成AR? TICLE与REVIEW不均衡二分天下的局面。ARTICLE拥有较低的入选频次,更多高影响力科研创新与分布式创 新,科研合作更加趋于多元化与分散化,研究主题共现网络扩张较为明显,主题内容主要分布在研究对象、计量指 标与理论基础等,研究更加聚焦于某些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不同学科学术性论文和综述评论性论文的零被引率。【方法】 选取4个被引半衰期相差较大的学科,从Web of Science中获取各学科2008年发表的学术性论文和综述评论性论文在发表后10年间的被引频次,研究其零被引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所选4个学科学术性论文和综述评论性论文在发表当年的零被引率均高于60%,随后逐年下降并趋于平稳,发表10年后零被引率稳定在10%以下;不同类型文献的零被引率差异明显;不同学科的零被引率均有所不同,被引半衰期越长的学科,其学术性论文零被引率越高。【结论】 不同学科学术性论文和综述评论性论文的零被引率变化规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基于文献计量学和文本挖掘方法探索与某领域相关的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的新思路。[方法/过程]提出可视化学科多样性测度指数和主题模型的领域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研究框架,基于Science Overlay Map和嵌入领域本体的LDAvis进行领域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的构建,并以纳米科技领域为例,验证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研究框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结论]基于Science Overlay Map的领域学科交叉科学地图,从全学科的角度展示纳米科技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情况,基于LDAvis结合领域本体的学科交叉主题交互图则聚焦具体的学科交叉主题和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二者的结合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更清晰地把握纳米科技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情况。本研究可以弥补学科交叉主题识别结果不容易被解释的局限性,为领域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研究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公民提供优质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当前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方 法/过程】采用知识可视化分析方法,基于2017年~2019年图书情报领域和教育技术学领域CSSCI检索期刊发表的 全部学习支持服务研究文献,探究了信息、技术和教育交叉融合视角下学习支持服务的内涵与外延。【结果/结论】 基于研究结果,从学科、方法和数据层面提出了促进未来学习支持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相关策略。【创新/ 局限】这些策略对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避免重复研究,建立更加精准的公民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 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我国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化学SCI论文的发文情况以及SCI收录期刊的现状与影响力,指出我国化学科技期刊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不平衡,提出创办我国化学优势学科英文期刊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ESI分析我国化学SCI论文的产出情况,结合《期刊引证报告》对我国化学SCI收录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学科分布、出版基本情况进行多方面分析。【结果】 我国化学学科论文发表量在全球居首位,但是我国化学SCI收录期刊数量仅有21种,出现供需不平衡,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有一定的差距。【结论】 加强我国化学优势学科领域的英文期刊布局,使化学科技期刊的供给侧与需求侧达到平衡;创办前沿性和交叉性的化学学术期刊,填补学术期刊空白,增强化学学科学术话语权;与国际优秀出版集团合作,提升化学期刊质量,可以促进我国化学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跨学科输入知识是指其他学科(跨学科)的知识被目标学科多次引用,并逐渐成为目标学科的研究内容,刺激知识创新与生长,进而促进学科发展。因此,识别跨学科输入知识,测量其对目标学科发展的影响力,有利于分析学科进步的跨学科来源及作用力大小,有利于把握学科创新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方法/过程】基于跨学科引用,从跨学科输入知识在目标学科的研究热度、研究广度、研究深度3个方面,构建跨学科输入知识对目标学科发展的影响力模型,测度影响力程度。并以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程度较高的6种期刊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通过影响力模型,测量跨学科输入知识对图书情报学的影响力大小,并根据趋势分析法将跨学科知识的影响力趋势分为上升型、稳定型和下降型。【创新/局限】本文构建跨学科知识对学科发展的影响力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后续将进一步分析跨学科知识对目标学科的作用点,识别跨学科知识生长点。  相似文献   

12.
赵鸿玉  王旭 《情报科学》2022,40(4):107-117
【目的/意义】量化分析“五计学”的学科交叉研究,揭示“五计学”的学科来源与知识结构,掌握跨学科模式 及规律,有助于推动开放科学背景下“五计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方法/过程】采用核心主题词检索策略,基于文 献计量的视角,研究“五计学”知识产出的跨学科广度、知识流动的跨学科广度和演化特征。【结果/结论】①“五计 学”知识产出呈现稳定增长,知识产出和知识流动多元学科特征明显;②“五计学”分学科知识产出对不同学科知识 的吸收能力有较大差距,不同学科“五计学”知识扩散效应不同。③“五计学”研究知识流入时滞多集中在2年,但不 同学科“五计学”知识流出时滞差距较大。④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是“五计学”的主研究学科,但核心地位正在弱 化,科学研究管理的“五计学”知识产出整体质量最高。【创新/局限】揭示了“五计学”研究的跨学科广度特征。未来 增加图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载体进行跨学科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袁润  马炜茹  潘颖  李文娟 《情报科学》2021,39(11):142-149
【 目的/意义】探索研究前沿的可视化服务模式,不断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和水平。【方 法/过程】根据ESI研究前沿的析出原理和积累的历史数据,按学科领域计算研究前沿的相似度,分析其演变特点, 提出研究前沿的相似等级概念,在R语言环境下,采用ggplot2包绘制其可视化图谱,并用shiny包发布网络应用。 【结果/结论】ESI研究前沿的杰卡德相似度和相似等级反映了学科领域研究前沿的总体演变特点和每个研究前沿 的演变情况;学科领域研究前沿的加权均值可以作为其稳定性判据;可视化图谱可以帮助科研主体在宏观上了解 和微观上跟踪研究前沿;网络化和自助式的学科知识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创新/局限】虽然 对研究前沿的可视化服务效果做了案例分析,但其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实践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错失焦虑的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标签,构建社交媒体错失焦虑用户画像模型并 进行描述分析,有助于丰富用户画像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研究内容,为深入探究社交媒体用户错失焦虑发展态势 提供指导。【方法/过程】通过质性访谈收集文本资料,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提取原因要素标签,从情感特征和行为特 征提取结果要素标签,在因果关联视域下构建社交媒体错失焦虑用户画像模型。【结果/结论】构建的社交媒体 FoMO用户画像模型能够有效阐明各标签要素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确立社交媒体环境下错失焦虑用户画像模型 体系,为社交媒体错失焦虑现象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用户画像标签类型解释。【创新/局限】本研究只选取微信平台 对社交媒体 FoMO 用户画像进行模型构建,未对多平台 FoMO 用户画像进行实证分析的比较研究,因此存在一定 的局限性,但这也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通过计量学科的构成要素,判断计量科学的结构、演变及其关系。【方法/过程】量化已成为当 今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围绕计量活动也产生了一系列计量学学科,形成了计量学学科谱系。通过文献调查、比较 分析和逻辑思考,将计量学科分成自然(物质)计量学科群和社会(信息)计量学科群。【结果/结论】计量学学科谱系 围绕对自然现象(物质)和社会现象(信息)的量化特征进行计量,形成了两大计量学学科群,各自包含一系列分支 学科。计量学学科分支的结构维度都由计量单元、计量标准和方法三个核心要素以及计量领域、计量对象和计量 特征三个基本要素构成,随着核心要素和基本要素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计量学分支学科。【创新/局限】计量学科之 间的关系很复杂,还有一系列需要开拓的新的研究分支领域。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分析学科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16.
熊文靓  付慧真 《情报科学》2021,39(11):117-126
【目的/意义】跨学科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显著特征,以跨学科研究特征为主的跨学科性研究探索,不仅为厘 清跨学科研究主题提供重要线索,而且为跨学科研究管理和评价提供依据。【方法/过程】以跨学科性研究为研究对 象,借助Coherence Score与LDA相结合主题挖掘模型识别跨学科性研究的主要主题,并通过文献计量法从宏观和 微观层次探索跨学科性研究演化特征。【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对跨学科研究的跨学科性评估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跨学科研究不仅来源于社会科学、生态学等学科跨界探索的内在驱动,也源于气候变化、生态环境脆弱性等复杂问 题的外在驱动;跨学科研究评价指标与方法复杂综合,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是发展趋势;多种形式的跨 学科教育与科研合作是促进跨学科研究落实的根本。【创新/局限】多维剖析跨学科性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为 国家科技政策制定和科学研究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阮光册  夏磊 《情报科学》2020,38(12):152-157
【Purpose/significance】In science research, the Interdisciplina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The recogni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topics can reveal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iplines and is the basis for promot⁃ ing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Method/process】This paper combines cluster analysis, LDA model, co-occurrence topic knowledge network and other methods to discover and reveal the topics of interdisciplinary and the social networks of these topics in their respective disciplines. In the experiment, this paper selected 56 CSSCI journal papers in 2017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for cross-topic identification and knowledge network construction.【Result/conclu⁃ sion】By comparing with the keyword co-occurrence method, this paper has a better research result.  相似文献   

18.
学科交叉研究的协调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乃至新学科的产生常常是由不同学科的彼此交叉、相互渗透而产生的,学科交叉研究极富创造性.本文运用贝克尔一墨菲的模型研究了影响学科交叉研究产出的因素,深入分析了影响学科交叉研究产出的协调成本问题,对学科交叉研究管理机制进行了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努力降低协调成本将有利地促进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宋凯  冉从敬 《情报科学》2022,40(7):136-144
【目的/意义】主题发展等级划分是信息组织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也是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部门进行研究选 题和学科服务的重要工作,对学科研究主题进行高效的发展等级划分与趋势预测,能够帮助相关科研人员和机构 把握学科领域研究态势,准确做出科研决策。【方法/过程】本文结合主题模型、Sen’s斜率估计法、Mann-Kendall法、 指数平滑法,提出一种学科研究主题发展等级划分与趋势预测方法。首先,在主题识别的基础上,形成主题发文度 和主题引文度两个指标,并参考波士顿矩阵对学科研究主题发展等级进行划分;然后,融合研究主题发文量、被引 量和下载量,形成主题热力度指标,采用指数平滑法对研究主题未来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结果/结论】以我国“智慧 图书馆”研究的实验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对学科领域研究主题进行全方位、细粒度地发展等级划分和趋势预 测。【创新/局限】本文所提方法对其他学科研究主题的分析具有普适性,为实现动态情报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局 限在于需要提高主题建模的可解读性,并进一步优化趋势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