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以下三方面的理由:一是高考现代文中的社科文阅读的命题常常是以理解分析为主.二是命题者在选中的命题素材,往往对其进行删削、整合,使之符合相对规范的社科文样式;在具体编制题目时,将本大题一组题目视为一个有机的体系,要求考生借助整体理解入手.三是社科类与自然科学类现代文,其表现为文体特征的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等呈现的形式又有所不同.如此,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充分借助文体特征来理解文本,就成了有效回答问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面对作文题你要注意这样做 审题是作文过程的第一步。这一步工作的好坏,将决定全篇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按正确方向展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审题的步骤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具体到2004年太原市中考作文的三个题目,首先应该是根据题目中的隐含内容辨明文体。一般情况下,一个命题作文的文题会有一种适合它的文体,可以写成多种文体的文题是比较少的。审题的第一步是判断文体,判断文体要依据题目中所隐含的信息。考题虽未明确要求文体,但三个题目背后都显示出不同的文体特征,需要我们自己领悟。比如《第一次亲密接触》,其中隐含“接…  相似文献   

3.
解析文章标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文题解析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文体分析法。抓住题目中体现文体特征的词语,认识该课文体,然后根据各种文体的不同特点去分析课文。比如《记一辆纺车》,“记”是记叙文特征;《谈骨气》、《友邦惊诧论》,“谈”、“论”都是议论文的特征。讲《谈骨气》,就可以根据议论文“提出论点、论证过程、总结归纳”的结构特点,分析、掌握《谈骨气》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也是高考复习备考的指南。加强对《考纲》的学习和研究,无疑对备考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2003年政治科《考纲》的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关注考点内容的确定。今年《考纲》中规定的考点内容较之往年更加细化,这种细化将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变化:第一,高考题目的设问将会更加新巧和具体;第二,答案的组织除了宏观上把握以外,更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透彻和阐述准确。为此,夯实基础乃是备考工作的重中之重,切不可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切不可抛开课本去追求所谓能力的提高。孰不知没有扎实的基础是…  相似文献   

5.
张晓英 《湖南教育》2002,(15):24-24
认真钻研考纲,提高复习效益。《考纲》是命题人员向广大师生阐释命题意图、要求的重要窗口。而教师在高考复习中犹如“导航员”,如果带错了路,就会事倍功半,就会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所以进入高三总复习备考时,教师要认真研究考纲,理解考纲的各项要求,特别是考纲中变动的内容更须教师认真钻研,合理设计练习。养成好习惯,保持平常心。好的习惯,对学生学习起着十分有益的作用。教师在平时训练中要学生养成这样习惯:拿到题目,首先审清题干要求,抓住题干中心字眼,确定思考角度。其次在选择时,找出备选项细微差别,做上记号,排除…  相似文献   

6.
阅读理解是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度与效度一直备受关注。该文以2013-2014年英语专业四级阅读部分真题为研究样本,基于Weir提出的内容效度框架,并对照《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的要求,分析其内容效度。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理解部分的命题设计有较高的内容效度,符合《考纲》的要求,但在题目设计、篇幅控制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亟待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同时基于Weor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所谓定体,就是确定文章的体裁。上一期我们提到,审题的第一要求是切题,就是使所写文章与所给文题的中心相符合。除此之外,审题时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依据文题恰当地确定文章的体裁。高考《考纲》对文体的要求表述为“符合文体要求”。所谓符合文体要求,就是考生所写作文既符合题目要求,又符合该文本身的体裁特点。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定体”,是要达到上述两点要求。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上述两点要求呢?其方法技巧,我们可表述为“三点依据.两种规范”。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阅读理解是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度与效度一直备受关注。该文以2013-2014年英语专业四级阅读部分真题为研究样本,基于Weir提出的内容效度框架,并对照《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的要求,分析其内容效度。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理解部分的命题设计有较高的内容效度,符合《考纲》的要求,但在题目设计、篇幅控制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亟待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同时基于Weor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分析课文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对题目理解得透彻,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章的内容,又可以帮助我们写作时恰当选材、组材。为什么学生作文时,总有脱离题目的现象呢?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审题能力不高。为此,我在讲读每篇课文时,都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审题,来弄清作者的选材范围、重点及所要说明的主题。如我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弄清它是以什么命题的;分析这个题目的意义,然后为学生留下思考题:这篇课文为什么用它来做题目呢?在分析讲读之后,回过头来再看这个题目的作用,学生就会感到这个题目能突出反映人物的高尚品质。最后在出示几个文题:《老班长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老班长用鱼钩挽救三个病号》、《老班长不喝鱼汤》等让学生对比,这样学生就不难发现《金色的鱼钩》这一个文题最能突出课文的中心思想,了解了文题要为中心服务的道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10.
十六、记叙文写作训练1、内容提要:审题和联想训练,一人一事、多人一事、一人多事和多人多事的记叙训练.2、教学方法提示:①审题训练A、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将初中教材上的课文题目按记叙、议论、说明三种文体先行归类(不能归入这三种文体的不计),然后将记叙类题目再按词(如《狼》、《故乡》)、词组(如《两棵奇树》、《七根火柴》)、句子(如《智子疑邻》、《愚公移山》)进行归类.B、辨文体:检查和研究预习结果。通过分析归纳,使学生懂得市题必须辨文体的道理(写命题作文不辨文体就容易走题)和辨文体的一般方法,特别是  相似文献   

11.
第二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为高中段的学生提供了六个命题作文 ,分别是《扮酷记》、《没有主题的演讲》、《西部狂想》、《三个人回忆一件事》、《悬念》、《你叙述我议论他抒情》。通观这六个题目 ,不难发现它们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一是命题角度新 ,基本上都打破中学作文命题的常规 ;二是强调文学性 ,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潜含着对写法的特殊要求 ;三是突出开放性 ,内容开放、立意开放、文体开放、表达开放。四是着眼于作文高考 ,仿佛做了这几种题目 ,作文考试无论遇到什么命题都可以迎接。下面分别对每一题的写作进行一些提示。第…  相似文献   

12.
按照《考纲》要求,高考现代文阅读选材主要涉及到一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分为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三种能力层级。命题的角度一般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即主旨,这也是最主要的考查角度;二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义;三是筛选  相似文献   

13.
诔是一种古老的应用文体,《文心雕龙》与《文选》均对这一文体进行了评论与选录。由于刘勰和萧统的著述宗旨存在差异,体现在诔文的评录标准上,两者亦有所不同。本文试从诔文的文体功能、体制特征和文体特点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比较研究,着重分析两者之差异及原因,并对诔文的生成和流变作一揭示。  相似文献   

14.
高考的逻辑思维类选文,曾分为社科文、科技文两类,命题学者将其总括为科技文。解答高考科技文阅读题的基本思路是"采集有效信息——比照题干要求——判断选项正误"。综观近年高考试卷中的科技文阅读试题我  相似文献   

15.
李传鹏 《教学随笔》2010,(7):10-12,37
科技文是2010年中考命题者经常涉及的文体之一,目的是检测考生对文章中概念的理解、文章的把握、句子的分析和信息的筛选能力以及根据文章内容合理推断的能力。虽然这类文章多为前沿科技文,理论性较强,学生阅读有一定的难度,但解答这类题目也并非无法可循,其具体阅读过程可分为“三步”、“四看”。  相似文献   

16.
文题“靓丽”,吸引老师的目光。常言道: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文题是一篇文章成功的关键。实质上,文题不仅仅是招人眼目的外在表达形式,更为重要的它还是文章内涵和立意的一种概括性的体现。文题有着传神的魅力、画龙点睛的功效,不可小觑。考场作文的题目做得好可以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对文章进行包装可借助各种修辞手段,更为重要的是要针对现实生活,拟写一些贴近生活、激发读者兴趣的文题。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教材的名篇题目进行包装,训练拟考场作文题的技巧。如:《药》——《滴血的馒头》;《祝福》——《祥林嫂之死》;《装在…  相似文献   

17.
《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应该充分体现《考纲》的精神,2008年全国卷Ⅱ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就很好地回应了《考纲》.  相似文献   

18.
借助数值特征选择思维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起点通常从题目的条件、问题的目标、命题的结论与解法、观察与实验、构建模型、结构的形似特征等方面来选择 .作为文 [1][2 ]讨论的继续 ,本文例谈解题教学中另一种选择思维起点的方法——借助数值特征选择思维起点 .一、借助“特殊数值”,选择思维起点“特殊数值”是指诸  相似文献   

19.
朱慧 《新高考》2005,(10):43-45
一、2005年地理高考(江苏省)试卷分析 1.考试内容与考纲关系密切,覆盖面较广对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考试大纲》,笔者就试题内容和考试大纲进行了对照(参见下表,原题略.只标明题号),35条题目中只有四条(8、9、18、19)未涉及考纲内容,但也还是与当前地理热点问题有关。可见.试题与考纲关系密切,符合国家考试中心的命题范围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今年高考作文是看图作文,要求考生一是写说明文,介绍漫画内容;一是写议论文《我更喜欢< >》,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理由”。就题目而言,今年与往年相比,无论是内容,还是题型,并无什么突变。题目附加的要求也比较切实具体,可感性较强。这显示了命题的稳定性。再从命题的意图上说,没有超出“大纲”或“考纲”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