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哲学是为思想而存在的,思想根本上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但哲学现在已越来越变成文本阐释和习惯性理解而不思想了。作为思想,哲学区别于科学的知识追求,它是对观念的反思与重构,根本上是对人类自身生活及其生活世界的创意构思。传统哲学在今天已变得无用了,这就要求哲学必须从“天事”之思转向“人事”之思,才能重建哲学的现实生活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实践提供必要的思想依据。哲学作为观念之思本身是无观念前提的,只有不受观念的支配才能对观念本身进行思考;观念之思又是实践之思,哲学应在实践的根本性、普遍性层面上开展其思考。  相似文献   

2.
哲学是智慧之学。教学是传承智慧的实践活动。哲学与教学之间有何联系?哲学对教学意味着什么?哲学体现的是深邃的思考,它是人类创造的精神宝剑,同时它又为人的利益服务。本文从辩证法的角度思考哲学和教学的关系,并认为,哲学的最大价值不在于提供一些具体答案,而在于奉献一种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为养成反思的习惯创造可能。  相似文献   

3.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思维的维度不同,哲学的认识就是一种反思,它与自然科学也存在着反思关系,即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基础和成果的反思,哲学对自然科学发展逻辑及科学精神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教学哲学是教学思想的前提反思,对象是教学思想,方法是前提反思,任务是反思教学思想的前提,揭示教学活动的合理性。教学哲学就是通过对教学思想的前提反思,建构合理性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学问。  相似文献   

5.
哲学在今天很有必要进行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其关键是要突破传统形而上学的致思进路,开辟哲学非形而上学的新进路。这一新的进路就是要转向现实生活世界,以现实思想作为哲学反思的对象,以对现实思想的批判与建构为目的。如此一来,哲学才能重新获得自己的现实功能和意义:一是通过思想批判而防止思想的僵化,推动思想的变革,保持思想的活力;二是与科学一道构成一种超越利益主体立场的真理向度,从而为现代民主制度提供一种必要的补充;三是突显和张扬生活之为生活的反思特性和创造本质,从而有助于维护与促进人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6.
哲学被称为智慧之学,主要基于哲学在反思中,促使人们从"熟知"走向"真知";在于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总体的、根本性的认知前提和最根本的方法指导;更为重要的是哲学通过对世界根本问题的反思、追问,寻求世界对人及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实现其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与介入.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统一是内含在哲学自身之中的,是它的应有之意.在哲学教学中,我们要着眼于哲学的学科特点和功能,自觉实现哲学教学目标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教学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主体文化,是一种活动文化,也是一种关系文化,它成为文化哲学规范和反思的基本内容之一.文化哲学对教学文化的规范功能体现在:它的时代精神规范教学文化的价值转换,它的宽容兼纳的品性规范教学文化趋向多元开放,它的中性思维方式规范教学文化的"和合"智慧.文化哲学与教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双向建构的,一方面文化哲学成为教学文化发展的理论支点,另一方面,它又成为教学文化追求的理论旨归,在文化哲学的导引下,教学文化凝练出教学文化哲学,成为教学文化的精神内核,指导着教学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8.
地理课程蕴含了丰富的哲学观点 ,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指导地理教学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中忽视了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创新的哲学,要充分发挥它在培养大学生独立的人格、反思、批判、建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个人的实际教学经验,简要论述了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阶段中国哲学课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与意义:通过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学习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平等对话交流的能力。此外,还介绍了教学效果与学生反馈情况,以及对本课程教学的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走出哲学,进入现实生活领域,捕捉住时代的根本问题,使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可能;那未,走出哲学,进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捕捉住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季思想文化成果,则为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参见拙作《走出哲学、回到哲学和发展哲学的道路——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道路的反思之一和之二》,载《江淮论坛》1988年第4期和《学术界》1988年第6期)。但是,要这样做,还必须回到哲学,在对时代根本问题作出哲学解答的过程中,对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进行哲学的总结和概括。否则,都会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意义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教师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哲学,对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建构个体教学哲学是每一个教师在其教学生涯中必须面对的理性思考活动,它主要是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参与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实践和提炼教学认识等途径来实现的。建构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哲学是教师教学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13.
教学哲学是通过对教学思想的前提反思,建构合理性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学问。教师个体教学哲学就是指教师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日常生活、教育教学实践与专业理论学习中,基于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性认识,而形成的对教学这一复杂现象的根本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现象的判断和教学行为的实施,并对教学观念的发展和教学行为的规范起着定向调节作用.它是一贯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观。它是教师对教学的价值追求和理想,是教师的教育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教师个体教学哲学是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核心,它是教师以理性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结果。它具有个体性、内隐性、稳定性、情感性、情境性、实践性、反思性和复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关于没有必要开展教学哲学研究之"无涉说"、"替代说"、"应用说"以及"不合时宜说"皆是经不起推敲、不成立的。教学哲学以教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在对教学思想进行前提反思时,既要求以构建教学哲学学科体系,亦要致用以解决教学哲学问题。教学哲学研究不是教育哲学、教学理论研究者之专职,教师理应、也必须投入其中,以实际参与去学习与建构教学哲学。  相似文献   

15.
分析哲学是西方哲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秉承语言语义和逻辑分析的方法论对教育教学研究中的术语误用和意义模糊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澄清,从而对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生存哲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浸透 ,人类的生存与生存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 ,“生存”已成为人们普遍言说的主流话语。与之适应 ,近年来关于生存哲学的思考和研究也在学界凸显出来 ,并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从生存哲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向来看 ,它不仅可以推进国内各种哲学系谱的研究 ,而且有望成为哲学研究和发展的新的学术生长点之一。一、关于生存哲学建构、复兴的总体理解和把握  哲学作为对人类的各种生存问题的自觉反思和解答 ,有必要也有可能从人类现实生活境况出发建构生存哲学。有的学者指出 ,当代人类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实践性、开放性、批判性和人文性是其基本特征。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特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改革的根本立足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立足实践,关注当今时代和现实生活;秉承开放精神,加强对话和交流;提倡怀疑精神,注重批判与反思;彰显人文性,关注人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教师对教学基本问题的个体性认识。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缺失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迷恋和教学思想的混乱。教师对个人教学哲学的追求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应转变对哲学的态度,重视哲学之思,对身体力行和外部倡导的教学理论及其哲学根基进行持续地反思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身对教学基本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的现实生活是受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的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社会生活,而不是现代西方哲学所理解的从单纯个体出发的、非理性主义的精神生活。哲学源于现实生活,但在观念中又超越现实生活,并引导现实生活走向美好的未来生活。近代西方哲学具有脱离生活的科学化倾向。反对这种倾向,但不能因此而主张哲学回归生活世界。如果是那样,就是对近代西方哲学上述倾向的一种过度反弹,这在哲学史上是一种退步。与此同时也就否定了哲学的相对独立性,否定了哲学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和引导功能。强调哲学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和引导,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本性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0.
论哲学反思     
哲学是以反思的思维方式把握世界的智慧之学。哲学反思的对象是人类以不同的方式把握世界时所形成的各种思想。如果说各门具体科学所形成的关于世界的思想是“第一级思想”的话,哲学则是“对思想的思想”,是“第二级思想”。因此,哲学反思就是以思想为对象所进行的思想。哲学反思具有超验性、批判性、综合性和前提性,其本质特性是批判。哲学反思的思维过程就是对思想的批判过程,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精神批判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