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金荣 《天中学刊》2003,18(3):33-3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提供了动力,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提高了农民收入和文化素质。而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地区差异、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顺利转移,井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础教育是汉中地区基础教育中最薄弱、最落后的部分。本文通过研究近几年来汉中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经济、社会因素,提出了加快汉中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试析二元结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从生产力、文化、技术、就业等诸多方面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先进生产力要素向农村转移,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政策重心偏向于城市,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发展较为滞后,成为典型的发展经济学中“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所谓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经济和乡村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并存的一种社会经济结构状态。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村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农村问题关注提升的同时,相对于对城市的某些问题上却有所忽视,尤其表现在对农村教育救助与城镇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方…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地区由落后状态转变为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然阶段。近年来,汉中经济增长较快,总体经济实力和工业经济水平不断增强,但除人均生产总值较高达到中期水平外,基本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针对汉中工业化程度和问题,在促进工业化发展方面应采取相应对策:确立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战略,大力推进汉中循环经济发展;以重点工业园区为龙头,做大做强园区;通过投资拉动优势,加快汉中经济发展;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国家的发展从历史上来说一直就是不平衡的。从地域的角度看,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历来是最发达的,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不发达,直接导致了省区间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衡。影响省区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应通过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加快发展经济,普遍增加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农村工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化建设也进入高潮,城乡社会经济处于关键转型期。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协调发展。发展农村工业,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关于宁波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分析宁波市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主要障碍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反差强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尤其是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利用远程教育,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小康进程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贵州实际,对远程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农村远程教育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城镇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对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估算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对于指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转换二元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县域工业发展不足、特色产业经济不明显和县域之间产业发展差异较大等问题。可因地制宜选择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以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产业集群,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我国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具体转移模式有两种:流向沿海发达地区的异地转移和被当地县城经济非农产业所吸收的就地转移。劳动者会根据各种外在条件变量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转移模式,而这些外在条件变量是不断变化的,劳动者认知这些外在条件变量及其变化也是一个过程。作为经济现象而言就是劳动者逐渐并不断地选择和改变转移模式,进化博弈理论能很好地演示现象背后经济动力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经济转型期,内蒙古近几年取得较快发展速度,但也不可避免地在发展过程中使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加剧。笔者通过对二元经济结构衡量指标的计算,将内蒙古与全国二元经济结构指标相比较,分析内蒙古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转型期发展特点及目标,深入分析内蒙古二元经济结构加剧的原因,并提出转型期转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台州市西北部山区观念落后,环境不良,经济、教育基础薄弱,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后进地区。加快西北部山区发展步伐,须在转变观念,加大投入,调整经济结构,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支援诸方面作更大努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辽宁省经济发展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模式。同时,辽宁省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各个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尤为突出。深入分析了近几年来辽宁省区域经济差异问题,阐述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因素,探讨了通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缩小城乡经济差距、鼓励高级人才回辽发展等一系列措施,缩小辽宁省各区域之间发展的差异,推动全省经济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区工业化问题是区域经济学及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的研究内容。而黄河下游农业的工业化问题则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相应的研究对象"黄河下游农区"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本文设立了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包含: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农业生产条件和现状、城市化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级指标及其二级指标,用以界定这一概念。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上述指标分析。从而清晰地界定了这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为类似的研究提供了界定研究对象的一种一般化方法。  相似文献   

17.
泉州与东莞是中国东部地带民营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文章在分析两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具体比较各自的产业结构、轻重工业比例、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城市化进程的特点.认为新世纪东莞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的做法很值得泉州借鉴,泉州在提高城市竞争力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中心城市辐射力不足,新兴产业有待进一步加强、传统产业有待进一步升级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发展区域化趋势的日益明显,现代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而且不同的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这种关系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同时,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改变着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促进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并利于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9.
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强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忽视了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事实上,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混和而成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特征。本文认为,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强化效应和反弹效应,共同规定和制约着我国二元经济的发展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近年广西各市GDP发展情况,广西内部也可分为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广西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稳定难、学源结构单一等主要困难,可通过政府政策支持、优化校内人才管理制度等措施对以上困难予以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