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阐述了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详细论述了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方案,并介绍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过程.着重强调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前提和依据,并对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点、就业困境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总体要求,以合肥学院为例,在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与优化的基础上,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重建与创新。实践表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对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并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案例,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对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并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案例,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5.
冯军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132-133
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是构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两大部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在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与完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也是财务管理专业的重要建设内容,本文通过对构成能力因素的构成,分析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学生实践能力要求分析,提出基于能力视角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实践教学培养的基础,就在于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践体系安排,由于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困难与实训课程安排紊乱,应用型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一直处理弱势状态.所以,从符合实际要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角度出发,强调校内实践教学以实训和实验为主的平台建设,以加强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为主要支点,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综合实践体系,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A3):155-156
应用型本科教育重点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文章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的基础上,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点讨论了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实训和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技能是至关重要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经过多年探索,虽然在高校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但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有欠缺。文章在强调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其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梳理、分析了应用型本科的实践体系及职业能力培养的内涵,并以现阶段我国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论证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引入到我国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当中,从实践教学目标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保障及评价几个方面对我国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形成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2):186-189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是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服务地方产业需求。文章阐述了该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实践中心、评价机制和创新创业课外实践等多方面进行的改革,并对构建层次分明的、课内外实践有效对接的、考核方式得以优化的"五合一"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针对实践教学目标和应用气象学专业实际情况,结合沈阳农业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多年来实践教学的经验,深入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提出了包括实验模块、实习模块、综合训练模块和设计开发模块4个模块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阐述了该体系的管理体系、条件体系和评价体系。从实验室、实习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3个方面阐述了该体系的条件体系建设;管理体系则实行以实验室或课程为单位进行运作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性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各实践教学环节评价指标体系、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根据办学实践,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4个逐次递进的实践教学层次,以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案例式、探究式、项目化等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积极贯彻融创新能力培养于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同时从实验室、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软硬件建设来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实施,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须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有较高的职业综合素质。这取决于高职院校产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文中初步总结了我们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教师专业化和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质量面临严峻挑战,改革迫在眉睫。提高教学技能是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改革的切入点。加强实践教学是改革的关键,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大教学技能训练比重;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在教学实训;全面建设实践基地.建立与中小学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实践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的教学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针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相对薄弱的现状,突出、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本文就高职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师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导致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理论指导不够和教育参与者重视不够。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创建策略包括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扩展社会实践内容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是基于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次是体现国家教学改革的要求,其三是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坚持三个确立、三个发挥,即确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发挥教育观念的先导作用,确立知行并进的教学体系、发挥教学体系的核心作用,确立开放式的管理机制、发挥管理机制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金融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然后通过分析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提出了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思路:科学地整合教学资源,从金融工程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实践发展能力三方面努力探索金融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这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利于综合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为同类院校的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可借鉴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地方高校目前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问题,制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地方高校必须从社会需求导向、专业定位、加强实践环节指导和规范化管理、培养专业实践教师队伍等多方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是指大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开展课堂教学之外延伸实践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把实践育人的意识落到实处,是地方性教学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应有的题中之义。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课外延伸实践教学,是对原有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实践教学,可以把第一课堂的教学和第二课堂以及面向社会的第三课堂的实践活动有机链接起来,可以促使本科教学活动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方向转变。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设置课程学分、探索教学新模式、建立培养新机制、创设实践新平台等方式科学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