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元讯  范红 《班主任》2014,(5):55-55
看到这么一个故事:孩子上小学,可是最近他总迟到。母亲听了老师反映的情况,既没有骂孩子,也没有打孩子。临睡觉时,母亲对孩子说:“告诉妈妈,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还会迟到呢?”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  相似文献   

2.
倾听 激励 耐心 宽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明智地爱孩子,乃是我们教育素养、思想和情感的顶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观的精髓,更是我们为师者教书育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爱有哪些方式,又有何作用呢?爱,就是倾听、呵护孩子上小学了,可有一段时间总迟到。老师找其母亲谈话。母亲回家后没有打骂孩子,在临睡觉的时候,她对儿子说:“孩子,告诉我好吗?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却总迟到?”孩子说:“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儿子去河边看日出。母亲很感慨:“真是太美了,儿子,你…  相似文献   

3.
美丽的母爱     
一个孩子上小学了。可是他近来总是迟到。 老师告诉了孩子的母亲。母亲没有骂他,也没有打他。临睡前,她对孩子说:“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那么早出去还会迟到?”  相似文献   

4.
拨快十分钟有个小孩无论做什么事都慢吞吞的,又喜欢迟睡迟起。因此,他几乎每天上学都迟到,叫父母头痛不已。用心良苦的爸爸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既不是惩罚孩子,也不是采用死板的教育方法,而是把孩子床头的闹钟拨快十分钟。自从拨快十分钟以后,小孩再也没有迟到过。爱的回音母亲责备了他,小男孩怀恨在心。他不敢当着母亲的面说恨她,便跑出屋,走到山边,对着山谷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山谷传来回声:“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小男孩有点儿吃惊,他跑回屋里,告诉母亲说,山谷里有一个卑鄙的小孩说恨他。母亲听后,马…  相似文献   

5.
正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孩子上小学,可是最近他总是迟到。老师找了他的母亲。母亲没有打骂孩子,临睡觉的时候,母亲对孩子说:"孩子,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还要迟到?"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他去河边看日出。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他没有迟到。傍晚,他放学回家时,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字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从此,孩子再也没迟到过。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因为长期在工厂值夜班。她的孩子每天要等母亲下夜班回家后,在床上吃了点心才起来,穿衣服时,孩子挑三拣四,母亲也百依百顺。有时要花上半小时,孩子才肯下床穿鞋子。后来,这位母亲改做常日班了。一个星期竟有四五天因照料六岁的孩子起床而迟到。每天早上,当妈妈忙得团团转时,孩子竟说“急什么呀?迟到就迟到吧。”懒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因为长期在工厂值夜班。她的孩子每天要等母亲下夜班回家后,在床上吃了点心才起来,穿衣服时,孩子挑三拣四,母亲也百依百顺。有时要花上半小时,孩子才肯下床穿鞋子。后来,这位母亲改做常日班了。一个星期竟有四五天因照料六岁的孩子起床而迟到。每天早上,当妈妈忙得团团转时,孩子竟说“急什么呀?迟到就迟到吧。”懒  相似文献   

8.
宽容的艺术     
丁七环 《教育文汇》2003,(10):28-28
一位母亲听老师说儿子最近老是迟到。十分不解。儿子每天走得那么早,怎么还迟到了。她没有打孩子,而是与孩子谈心。她了解到孩子是因为每天在河边看日出入了迷才迟到的。第二天母亲竟和儿子一道去看日出。自此以后,孩子从未迟到过一次。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研究》2010,(8):61-61
电视《实话实说》栏目曾演过这样一个镜头:一位母亲和十来岁的孩子在摄像机前忘我地争论。原来孩子拿母亲给的钱,买了母亲不满意的东西,所以,母亲就训斥道:“钱虽然给了你,但那是我挣来的,不是你的,你没权不通过我乱花。”孩子反驳:“怎么不是我的?你给了我就是我的。再说,我没有乱花,  相似文献   

10.
一个冬天的早晨,雪下得很大。有个女孩姗姗来迟,我询问迟到的原因,她一脸的气恼、委屈:“都是因为妈妈没喊我,才迟到的。”而那位陪同前来的母亲竟也连声说:“都怪我不好,都怪我不好!”望着那位一脸歉意的母亲,我的心好沉好沉。有不少父母在对孩子教育中不知不觉走入了一个误区,以为替孩子做得越多,照顾得越周到,就越能体现爱子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智慧     
安妮 《家长》2004,(Z2)
1.拨快十分钟在美国新奥尔良,有个小孩无论做什么事都慢吞吞的,又喜欢迟睡迟起。因此,他几乎每天上学都迟到。这叫他的父母头痛不已。用心良苦的爸爸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既不是惩罚孩子,也不是采用死板的教育方式,而是把孩子床头的闹钟拨快十分钟。自从拨快十分钟以后,小孩再也没有迟到过。小孩后来成了全球首富,他就是比尔·盖茨。2.爱的回响母亲责备了她,小女孩怀恨在心。她不敢当着母亲的面说“我恨你”,便跑出房屋,走到山边,对着山谷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山谷传来回声:“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小女孩有点吃惊,跑回屋里告诉母…  相似文献   

12.
母亲眼中的孩子:一个完全的窝囊废 马艳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觉得,这个孩子当初在医院里肯定抱错了!”如果不是极度失望,相信没有哪位父母会这样说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笑不笑由你     
党同伐异刚上大学时,新闻系的一些新生由于不熟悉环境而经常迟到。有位教授对学生迟到特别不满,并表明不接受任何理由。一天早上,一位女同学又迟到。教授显然十分不悦,质问那位同学为什么迟到。她战战兢兢地回答:“对不起,我排队买您编写的新教科书去了。”教授听后,目光扫视班上其余的人,问道:那么,你们为什么没有迟到?不懂就问放学后,嘉嘉拿着一份未及格的试卷给母亲看。母亲看后,不耐烦地说:“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懂就问老师。”嘉嘉说:“我问过了,可老师就是不肯告诉我。”母亲气愤地说:“哪有这种事?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14.
曾有这佯一个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一向不好,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但他的语文老师从不歧视他,因为他知道这孩子没有母亲,父亲又忙于经商。一天,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和祖国》,当批阅到这个学生的作文时,发现只有一句话:“祖国是雄鸡,我愿意是一粒米。”看着这篇只有一句话的作文,语文老师的心中热浪奔涌,仿佛一下子悟出了一个真理:即使是极淘气的孩子,心中也有阳光!于是在第二天的作文讲评课上,老师特意提到了这篇作文.他说:“从地图上看,我们的祖国像一只推鸡。有个聪明的孩子写道:‘祖国是雄鸡.我愿意是一粒米。  相似文献   

15.
“早上好!”母亲不必每天早上去叫醒孩子。“起来,要晚了!”的催促远不如让闹钟“叫”孩子起床。刚刚六岁的李丽早晨起床总是很难,后来,母亲给女儿买了一个漂亮的小闹钟。第二天早晨,闹钟提前十分钟闹响,母亲对李丽说:“你还可以再睡一会儿。”李丽从床上跳起来说:“不行,我要迟到了。”这里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南方孩子,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口音以及个子矮小。常常被人欺负,最初几个月,没有一天我不是哭着从学校回来。有一次,我在饭桌上哭得泣不成声,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总要管一管,去找找校长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长。”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那个岁数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  相似文献   

17.
曾有这样一个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一向不好,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但他的语文老师从不歧视他,因为他知道孩子没有母亲,父亲又忙于经商。一天,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和祖国》,可当批阅到这位学生的作文时,发现只有一句话:“祖国是雄鸡,我愿意是一粒米”。看着这篇只有一句话的作文,语文老师的心中热浪奔涌,仿佛一下子悟出了一个真理:即使是极淘气的孩子,心中也有阳光!于是在第二天的作文讲评课上,老师格外提到了这篇作文。他说:“从地图上看,我们的祖国像一只雄鸡,有个聪明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孜孜,孜孜,孜孜来了没有?”“老师,孜孜还没来。”“柠柠,柠柠到了没有?”“柠柠还没到”早上8:30分,我开始组织活动了,可一点名,全班30个孩子只到了三分之一。迟到,在幼儿园是一种常见行为,一些孩子三天两头迟到,另一些孩子迟到半小时、一小时也是司空见惯。许多家长都认为迟到是小事情,又没什么关系,孩子想睡觉,就让他多睡会儿吧!其实,迟到并不是一些父母眼中“无所谓”的小事,迟到不利于幼儿形成守时的概念和养成守时的行为习惯,这种没有时间观念的行为成为习惯后对孩子日后的生活将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让孩子从小养成守时习惯…  相似文献   

19.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家境贫寒,父亲从来没有送过我什么礼物。我也不敢奢望得到什么有一天,父亲摸着我的脑袋说:“孩子,明天你就10岁了,爸爸送你一件礼物——你想要会么?”这一问问到我心里去了,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想要双皮手套。”家乡冬天比较冷,我体质又不好,手上年年长冻疮,手背肿得像个熟萝卜,要是有一双皮手套该有多好啊!父亲稍稍愣了一下,就答应了:“好,明天爸就给你买。”第二天,我果然如愿以偿,得到了一双暖融融的皮手套。当我蹦蹦跳跳跑去让母亲看时,母亲却轻声责备我了:“你真不懂事,怎么可以要这么贵的东…  相似文献   

20.
母爱如根     
刘京西 《初中生》2009,(5):54-55
我静静地坐在大树下,望着茂密的枝叶自言自语:“其实,你应该感谢那深埋在地下的根啊,如果没有它提供养分,你……”我心中愣了一下,脑子里蓦然想起了母亲,于是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