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的"单位复习"一课,本节课是朱老师为了实践他的教学理念("有的事情你不教他长大是会知道的,有的事情你不教也许他一辈子也不懂";"数学就是一种模型,更要强调数学结构";"结构要沟通,类型也要沟通",这三句话是朱老师在课后向听课教师指出自己在本节课中所渗  相似文献   

2.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也是小学数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语表达了复习课的重要性。现如今,小学存在不重视数学复习课现象,上好一节复习课和教会学生好的复习方法是老师基本的教学素养,因此一定要让数学复习课"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复习课的重要性。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就如何让小学数学复习课"活起来"在正文中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任宏 《考试周刊》2012,(1):80-81
小学数学复习课重要的是把平时学过的相对独立的各个知识点用再现、整理、归纳等方式串起来,融会贯通,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下面我就数学复习课谈几点看法。一、兴趣是复习课的内驱力由于复习课都是旧知识,学生没有新鲜感,因此表现不像上新授课时那样积极、有激情,教学气氛往往比较沉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上好一节复习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老师们可以做以下尝试。1.创设各种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如果复习课只是对已学过知识的简单重复,自然不会受  相似文献   

4.
享受复习     
欧阳永红 《教师》2013,(25):109-109
复习课难:新瓶装老酒,缺乏悬念,难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复习课烦:繁杂的练习无法绕过,耗时费神.学生疲惫、老师倦怠……教师教得难,学生学得烦,难+烦=效率低。这已是湖南省桂阳县城南完小(简称为“我校”)数学复习课不争的事实。作为分管教学的我,总想为我们的数学复习课做点什么。于是我以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主要内容,设计了一节复习整理课,并利用湖南省桂阳县的毕业复习研讨活动进行了“实战演练”。“实战演练”中,孩子们快乐并思考着;“实战演练”后,我细致盘点,静心梳理,收获有三: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一直是新课改的一个薄弱环节。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即组织学生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反思、归类与对比,使之形成系统,并通过必要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相应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目前,很多教师对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教学重视不够,大多数单元复习课是“炒冷饭”,有的甚至是“题海战术”,致使师生疲惫不堪,  相似文献   

6.
神彩霞 《广西教育》2014,(1):109-110
每到期末复习,总有许多低年级的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真累。”“学生根本听不进去。”……其实不只是老师累,学生也很烦。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觉得自己已经学过了,什么都懂了,所以不想听课;二是许多老师没有注意复习的方法,常炒旧饭,机械地做练习。尤其是数学课,往往是不停地讲、练、考,反反复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期末复习课产生厌恶感。同时,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他们心目中几乎没有“复习”这个概念,不懂得复习的重要性。种种原因,决定了在低年级开展数学复习的难度,上复习课也就成了低年级数学教师最头疼的事情。如何上好低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课?通过多种复习方法来提高其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就自己的教学探索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于如何教学复习课的理解不尽如人意。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教师“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期末复习时甚至让学生把书后的总复习做好几遍;有的教师采用“练习一校对一再练习一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如果小学数学复习课就...  相似文献   

8.
张松林 《新疆教育》2012,(20):157-157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难上的一种课,也是最能代表教师水平的课。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复习课最难上”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能否上好复习课,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一直担任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到六年级下学期,有将近一半的教学内容是复习和整理."复习课难上",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有的教师"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有的教师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复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前段时间,我市分两次举行了毕业班复习课展示活动,我有幸参与上课和听课,感触颇多.复习课,要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教师不应该让情趣缺席.  相似文献   

10.
朱莉莉 《教师》2012,(30):83-83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但是长久以来,许多老师不喜欢上复习课,甚至怕上复习课,因为在复习课上学生不愿意学,老师教不动,教学效率低下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刘春 《考试周刊》2011,(93):74-7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教完一个阶段要复习,每个单元结束要复习,每个学期末也要复习,因此,开展好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整理与复习课就是把平时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复习课有别于新授课和练习课,既要避免"满堂灌""烫剩饭",又要抓住"双基"沟通联系,还要让学生做到温故知新、查漏补缺,从而能够对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整理与复习课的特点之一就是  相似文献   

12.
陈美玲 《教师》2010,(32):23-24
数学复习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复习课教学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重习题的讲解,轻知识间的梳理;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轻数学思考方法的渗透;重课本内容的传授,轻学生拓展空间的挖掘;重老师反复的强调,轻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的复习课,是老师一人的“独角戏”,不能激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能把复习课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复习课是老师们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复习过程中,学生不像授新课那样有“新鲜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如果教师准备不充分,容易出现复习课效率低下的现象。怎样才能上好复习课,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有效复习,对所学知识达到牢固掌  相似文献   

14.
“复习课难上、复习课难教”是广大数学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是许多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全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复习课教学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理解、掌握的一种课型。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怎样上好复习课,特别是小学数学的总复习课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教学现状】复习课低效或无效现象俯拾即是。复习课最难上,它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但复习课又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教研员的我,习惯性打开近年来课堂观察笔记进行梳理时发现:数学复习课依然普遍存在追求大容量、高"密度"的"狂轰滥炸"现象,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深怕漏教了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一直担任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到六年级下学期,有将近一半的教学内容是复习和整理。复习课难上,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有的教师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有的教师采用练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难上,数学复习课更准上”是许多数学老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为了探讨如何上好复习课,2009年11月26日,淄博市初中毕业班数学复习课研讨会在桓台县实验学校举行。会上,李宏老师展示的复习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引起了与会老师们的极大关注。下面我们对这节课进行了纪实整理与评析。  相似文献   

18.
宋平 《四川教育》2010,(4):36-36
数学教学是师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这一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在小学数学的复习课教学中怎样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对话”呢?以《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整理复习教学的片断为例,谈谈畅通复习课“对话”渠道,获取课堂高效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黄慧玲 《广西教育》2014,(17):119-120
数学复习课对许多数学老师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每上完一章或一节课、期末、中考都要复习;陌生的是怎样上复习课,才能使效果更佳?所以许多老师发出“复习课难上”的感叹。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以下谈谈笔者的体会,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秦威  盛志军 《数学教学》2014,(5):7-10,12
如何提高初三数学复习课的效率,是我们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是基于浙江省2013年重点规划课题《再创造理念下初中数学“导学寻问”的实践研究》背景下的一堂初三复习课.这节课展示了在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目标,提高复习效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利用“三垂直”基本图形,揭示其蕴含的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