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湖北农学院是省属高等农业院校.办学20多年来,始终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办学道路,积极推广农科教相结合,围绕农业生产搞科研,大力开展科技扶贫与科技开发,尤其注重培养和培训应用型实用科技人才,加速推广和转化农业应用科技成果,努力促进科技兴农、科教兴鄂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为我省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发挥成教优势,探索成教办学思路,面向农村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我院成人教育创办于1985年,自诞生之日起即自觉地将服务农村经济建设作为我院成人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2.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创办填补了我国直接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办学的空白,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农民的教育需求,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因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农广校”系统认识不到位,自身体系建设不健全,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及管理、运营不善等原因,造成“农广校”面临资金短缺、教育培训流于形式等困境,制约其发展。为使“农广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文章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县办成人中专主要是面向农村,为农村培养初、中级农业技术人员,为振兴农村经济服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发展农业经济的需要,是农民学生的渴望,也是县办成人中专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怎样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呢?第一,教师本身应积极参加生产实践活动,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做出榜样。俗话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农村经济,其建设主体是农民。农民只有掌握了现代化农业技术知识,才能够提高致富本领,走上致富道路。县级职教中心承载着这一使命。县级职教中心要明确办学思想,改革办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来有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等农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高等学校和科研部门的农业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和推广,转化为生产力,需要一大批农村实用技术推广人才,而中等农业学校正是为农业生产第一线培养科技推广人才的摇篮,肩负着科教兴农、科教兴国的重任。如何适应本地区特点,适应快速变化的农村经济,是中等农业学校在教学改革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牢牢把握办学方向是中等农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中等农业学校生存于高等学校和农村职业中学的夹缝中。其理论深度不如高等农业学校,而其灵活性又比不上农职中。这就要求中等农业学校必须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办学方向走出自己的办学路子。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校在突出办学特色,唱好“农”字歌,念好山水经,奏响示范辐射旋律,写好“三为”(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服务)“双推”(推动农业实用技术转化,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文章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形成实践、科研、示范、辐射一条龙模式我校坚持以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突破口,为  相似文献   

7.
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广西电大与普通高校差异化办学的优势,笔者提出通过加强教学建设、不断提升办学的核心竞争力,使广西电大更好地为广西培养建设人才,把"服务广西新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农业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需求的根本变化。服务“三农”是农业职业教育的基本宗旨,以满足“三农”需求为目标,及时调整服务面向,多层次、多渠道办学是当前农业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也是保持农业职业院校生机与活力的有效机制。一、“三农”与农业职业教育的变化(一)我国“三农”的变化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已由农产品卖方市场转变…  相似文献   

9.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科研必须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思想,坚持把培养的优秀毕业生输送到农业生产第一线,选派中青年教师去基层农牧团场任科技副团长、副县长,为基层举办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班,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0.
山区农村要因地制宜,围绕自然条件,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为突破口,提高养殖科技含量,掌握科学养殖的关键技术,改善养殖生产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社会劳动部门在农村青年培训中存在的师资不足、缺乏实训场地、培训内容与农村生产实际相脱节等问题,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徒村青年人才的新模式,通过创办“农民大学生班”,为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培养了一大批扎根农村创业的农业科技人才,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社会劳动部门在农村青年培训中存在的师资不足、缺乏实训场地、培训内容与农村生产实际相脱节等问题,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徒村青年人才的新模式,通过创办“农民大学生班”,为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培养了一大批扎根农村创业的农业科技人才,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经济、科技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计民生,而农村公共图书馆农业信息平台建设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农业信息平台建设,为农业相关部门的学者、科研人员以及农民提供准确、优质的农业信息服务,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实际上是以升学为目的单一办学模式。多数学校为了生存狠抓升学率。实践证明,这种单一办学模式使许多普通高中越办越萎缩,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多规格人才的需求,不利于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不利于大面积提高高中教育质量: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和全民推行素质教育。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逐步实现由应试教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我市教育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为农服务的重要精神,坚持教育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以构建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为目标,以调整教育结构,实行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为切入点,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为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强化措施,大力开展各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汉川市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深入贯彻“科教兴农”的战略方针,努力探索“农、科、教”结合的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着力办好乡镇成校,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开展实用科技成果转化,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为促进我国农村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同国外成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比,我们还存在许多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满足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首先在政府层面上要加大投入,改善社会化服务的各项基础环境,要在政府主导下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工作。其次,要从服务组织建设、服务组织制度、服务组织原则、服务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及农业保险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国农业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电气工程系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新型实用人才"为办学宗旨,秉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以及"和谐、敬业、质量、创新"的电气精神,按照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对应用型高素  相似文献   

19.
荆楚风景线     
谷城县职教中心举办农村产业调整暨实用技术培训班为培养一大批懂技术、懂管理的企业家式农村基层干部和生产骨干,加快谷城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近日,谷城县职教中心在该校举办了3期以农村基层干部、科技致富带头人、专业示范户为对象的农业产业调整暨实用技术掊训斑。为提高办学质量,使学员真正学有所获,该校分别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学院、陕西韩城花椒研究所、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及本县聘请了著名的专家教授,围绕该县新兴的五大支柱产业,分别为学员们讲授了《WTO 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大棚蔬菜栽培技术》、《食用菌栽  相似文献   

20.
宜昌县职教中心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高。学校一贯坚持为“三农”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科技教育兴县,特色经济立县,走向市场活县,优化结构强县”的战略,积极投身宜昌县农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发挥学校科技人才和教育资源的优势,以科教兴农为己任.通过完善网络功能,向农民传授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在促进本县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显示了重要作用,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当地群众的充分肯定。学校被湖北省政府表彰为“职教先进学校”,被宜昌市政府表彰为“科教兴市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