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图片新闻     
《神州学人》2014,(5):F0002-F0002,1
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的5名获奖者中,有4名是“杰青”。图为中科院院士赵忠贤(右3)和团队在高温超导实验室,4名“杰青”分别为:王楠林(左2)、方忠(左3)、陈仙辉(右2)和闻海虎(右1)  相似文献   

2.
一、判图中的技巧———左右规律1 .“左夜为晨 ,右夜为昏”。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在左右的位置可判断晨线或昏线。由夜半球转向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 ,晨线左边一定为夜半球 ,右边一定为昼半球 ,如图 1 ;昏线正好相反 ,如图 2。所以口诀是 :“左夜为晨 ,右夜为昏”。2 .“左倾左冬 ,右倾右冬”。地球公转图中 ,上下两个位置的节气为二分 ,但难以直接判断 ;左右两个位置为二至 ,只要判断出其中一个“至” ,根据公转顺序就可得出其它三个节气。图 3为地轴左倾的情况下 ,左边为冬至 ;图 4为地轴右倾的情况下右边为冬至 ,口诀为 :“左倾…  相似文献   

3.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①上下的学习;②前后的学习;③左右的学习;④位置的综合学习与运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郾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郾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郾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一、上下内容分析儿童认识空间的方位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再“左、右”。教材通过一幅南京长江大桥图上的不同车道上的车辆位置关系,让学生认识…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4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2.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3.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3.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教学重、难点: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感知自身的左右1.创设问题情境。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问:小…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4页。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3.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  相似文献   

6.
如图1所示,光线AB是点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光线SC的反射光线.请在答题纸上的图中画出平面镜M和像S’的位置.(1995年第二届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知识竞赛初二组第40题)作法一如图2所示:(l)将SC正向延长、AB反向延长相交于O点(人射点).(2)作ZSOB的角平分线ON,ON即为法线.(3)过O点作ON的垂线(即平面镜M所处位置),在M的左边画一些平行斜短实线.(4)过S作平面镜M的垂线SO’并延长至S’,使SO’=O‘S’,则S’就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作法工如图3所示:(l)、(2)、(3)步同作法一.(4)过…  相似文献   

7.
1.有多少不同的整数对(X,叫)满足方程的图象有对称中心?x’一4y’ 2025.解函数y(x)一(x a)(区x 正一a Dx—3)解原方程等价于(x Zy)(x—Zy)。3‘·5’,一Zx 4a在右区间x>max{3,a—l}上的形式为(、上匹y(x)一(x a)(Zx—a—2)一Zx 4a(x 2。=a,”7F’即等价于厂-J”有<一Zx‘ (。一0x十小,Ix—Zy—b,la—b____—.;。、、.L。——、.—-“-’Iy。二一,在左区间x相似文献   

8.
引例1设F1,F2是椭圆C: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A,B分别为其左顶点和上顶点,△BF1F2是面积为31/3的正三角形,(1)求椭圆C的方程;(2)过右焦点F2的直线l交椭圆于M,N两点,直线AM,AN分别与已知直线x=4交于P,Q两点,试探究以线段PQ为直径的圆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你的数学风采,在于你的合理选择!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B.P是直线l外一点,点A、点B、点C分别是l上的3点,已知PA二IJ叨二ZJ飞了=3,则点P到l的距离一定是l 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钝角的补角一定是锐角2.图l中4个图形.乙1与乙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是(). A .0 B.1 C.2 D.3玉乙>长>长厂通图1 3.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A.第一次右拐6O“,第二次左拐1200 B.第一次左拐600,第二次右拐6O”…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1.如图,三根音管被敲击时能依次发出“1”、“3”、“5”,两只音锤同时从“1”开始,以相同的节拍往复敲击这三根音管,不同的是:甲锤每拍移动一位(左中右中左中右……),乙锤则在两端各有一拍不移位(左中右右中左左中右……).在第200拍时,你听到的是( ).  相似文献   

11.
在地球上,由于有大气层(图1)的存在,地面上的大气压就“无处不在”。可是人们却感觉不到大气压。因此,直到十七世纪中叶,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图2左)用实验才揭示了这一客观存在。在托里拆利实验(图2右)中,玻璃管水银柱上方是真空。管内的水银柱是由大气压支持着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说的“约定”为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些“定性”。笔者认为利用这些“约定”,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所学的内容,更加透彻地理解所学的生物学知识。(l)数染色体一般可数着丝点,有多少个着丝点就有多少个染色体。例如图(1):着丝点4个,染色体4个;图(2):着丝点4个,染色体4个。(2)算DNA看染色单体,有多少个染色单体就有多少个DNA分子。没有染色单体的看染色体,有多少个染色体就有多少个DNA分子。例如:图(2)中,染色单体数8个,DNA分子数就是8个。图(l)中,染色单体数0个,染色体数为4个,DNA分子数就是4个。(3…  相似文献   

13.
一、说控N(本大回共12小题,每小题3分)。、3._、3B”——‘”——”——————一““’‘’一’”’‘’——”““”()上(B)厂””~4”-5川。。12。。·。·一、/1.若al一子,则a是()._、3._、4/l“’””’一3’‘””———””(C)上山) /【”一4”一5/l。。、2._、3。、.;。^^。/l(A)手(B)三7.如图小A切①O于/l“““”3”一2”””一’”‘“———“/l,一、3-3.一、2-2点A*C交OO于。Z二一一一J。(C)斗或一斗(D)令或一千‘”’——————-A“C、一2—2”一3—3点Bc.若PA—6,,。。;。。_。,。·_。n—…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三的一次课上,笔者先点评了作业中的一道题,该题是2010年江苏省高考第18题. 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1,已知椭圆等x^2/9+y^2/5=l的左、右顶点为A、B,右焦点为F.设过点T(t,m)的直线TA、TB与椭圆分别交于点M(xl,y1)、N(x2,v2),其中m〉0,yl〉0,y2〈0.(1)设动点P满足PF^2-PB^2=4,求点P的轨迹;(2)设x1=2,x2=1/3,求点T的坐标;(3)设t=9,求证:直线MN必过X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与m无关).  相似文献   

15.
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学生右脑的尝试湖南师大附中邓日国内外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左右半脑是明显分工的”,左半脑是抽象思维中枢,右半脑是形象思维中枢。左半脑思维材料侧重语言、数学、符号、逻辑推理等,右半脑思维材料侧重形象、想象、音乐、绘画、空间位置等。...  相似文献   

16.
一、说教材“上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二节的内容。重点体验物体的相对性。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 在具体的活动中 ,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初步培养其的空间观念。2 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 初步培养其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4 使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课程标准中相应的知识技能目标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 让其体验上下的…  相似文献   

17.
一、境空题1.将方程3X’二SX*2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吉林省)2.x(x+l)=2的根为.(辽宁省)3.解方程/iiq3二X的结果是(武汉市)4.用换元法解方程(x+Xi)2-3(x十上)+2=0,令t=x+1,则关于L的方程是x(重庆市)5.方程一一一l的根是.(甘肃省)一’””一八十2一“”“‘“““””””””,6.已知关于x的方程x’+(Zm+l)x+(m-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乌鲁木齐市)7.方程x’+(Zm+Ox+(m-)=0的根的情况是.(安徽省)8.若m、n是关于x的方程x’+(p-2)x…  相似文献   

18.
最近读了《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第l0期潘楷林老师写的《“左.右”为难》一文,文中题(3)的问题是:树应该画在房子的哪边?题(4)的问题是:学生问,哪边是左?哪边是右?潘老师对以上两题的判定左右为难。在教学中这类问题也时常遇到,在此谈一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中,每节课都离不开队列和体操队形的练习。对于一些简单的队列动作,小学低年级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掌握。如“左右转”动作教学中,学生对“方向”、“角度”等较为抽象的概念把握不好。在近几年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我总结出一套很有成效的“左右转”教学方法。 一、动作要领 听取向右(左)转的命令后,以右(左)脚跟为轴心,与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向右(左)转90度,重心落在右(左)脚,左(右)腿向右(左)脚靠拢。转动时,两腿挺直,两臂不要外张,上身保持立正姿势。如图1:  相似文献   

20.
典型例题     
例一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 量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 放在标尺的_处,如果指针偏向 刻度盘中线的左侧,则应旋转动横梁 右端的螺母,使它向—转移(填 “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称量物 体时,横梁平衡后,右盘中有209、109 和5g的珐码各一只,游码在标尺上的 位置如图3所示,则待测物体的质量 是仁。 分析与解答:第一空应填“零刻 度”。天平是一个等肴杠杆,当指针偏 ‘翻袱加如‘~ 1 11川!n川‘.仰l姜U.吐.1图3 1 Q 1 2 3 45克l 向刻度盘中线左侧时,要把指针调回 中线位置,就应增大右端的力和力臂 的乘积,当把螺母向右移动时,通过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