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选取我国优秀女子400 m栏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针对她们的运动寿命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我国优秀女子400 m栏运动员运动寿命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1)我国优秀400 m栏运动员达到竞技最高水平的年龄偏小,保持高水平的最佳竞技能力时间较短,退役过早。2)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范围在21-25岁之间,保持竞技年龄段的年限较短一般为2-5 a,整个运动寿命较短。3)影响我国优秀女子400 m栏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比例从大到小排列为:训练学因素、社会-教育学因素、医学-生物因素、心理学因素。其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动态的,是各个系统总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国际田联公布的24位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与年龄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其最好比赛成绩、最佳竞技年龄、退役年龄、竞技年限等参数,旨在了解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的动态竞技年龄特征,为我国跳高项目训练过程的合理规划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周中革不同时期技术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忠革是我国优秀的跳高运动员,研究分析他1990年最佳竞技阶段和1998年竞技能力保持阶段不同时期比赛技术和身体素质,可以看到,优秀田径运动员只要保持一定水平的专项身体素质,并进一步完善技术,精益求精,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周中革随着年龄增大,一般身体素质有所下降,但其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仍然有所进步,这是他多年来延长运动寿命,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影响我国竞技游泳水平滑坡及后备力量不足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竞技游泳水平下滑现状,全面分析我国竞技游泳的滑坡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旨在延长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培养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竞技游泳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5.
篮球项目竞技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能力是获得优异比赛成绩的根本,篮球项目竞技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先天的遗传因素;二是后天的训练及培养因素。能否处理好这些影响因素,对于篮球项目的竞技能力形成和提高至关重要。通过对影响篮球项目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篮球竞技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分布特点和多年训练的年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发现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偏小,成长期短,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小且竞技保持阶段时间短,进一步分析了其成因,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我国跳水队30多年来具有代表性的26名世界冠军的年龄分布进行分析;对不同时期跳水运动员的年龄特征进行研究,得出了我国优秀跳水运动员首次获得好成绩呈低轻化发展,竞技年龄有缩短的趋势等结论.  相似文献   

8.
影响篮球项目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竞技能力是获得优异比赛成绩的根本,篮球项目竞技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方面:1)先天的遗传因素,如体格、体形、运动素质潜力、专项运动智力等;2)后天的训练及培养因素,包括训练、管理、竞赛等等。能否科学地处理好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形成和提高篮球项目的竞技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对影响篮球项目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提高篮球竞技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过早退役使得我国游泳训练缺乏高水平训练方法经验的积累,继而影响竞技游泳整体发展水平.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现阶段国内外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运动寿命比国外优秀游泳运动员短6.3年,竞技保持阶段较短.通过因子分析,将现阶段影响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运动寿命的20个主要因素归纳成5个因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系统观: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理论是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内容。运用文献资料、访谈与观察等研究方法,借用系统科学理论与观点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进行分析与研究,指出竞技能力状态是一个系统概念,竞技能力是个系统,状态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竞技能力状态是竞技能力系统的状态、态势和特征。竞技能力系统状态可分为:平衡态、周期态、拟周期态和混沌态等。同时,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竞技能力系统状态具有稳定性、波动性、多元性、过程性和难以预测等特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对比、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第30届奥运会男篮比赛各项数据指标分析,研究表明:当前世界篮球竞技水平区域发展不均衡,欧、美、大洋洲整体竞技水平高且差距被缩小,延续欧美抗衡局面,体现球员国际交流与融合发展新趋势;中国男篮竞技实力及成绩出现较大滑坡,与世界强队差距被拉大,逐步偏离国际竞技篮球发展主轨道;中国男篮呈现"年轻比赛经验少,身高体单对抗弱,克托莱指数低,体能差"基本特征;其得分、失分、投篮次数、命中率、篮板球、助攻、失误、抢断指标与对手存在显著差异,盖帽、犯规指标无显著差异;并全面分析中国男篮攻防能力与欧美球队的差距,提出了发展建议,为提升中国男篮竞技实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竞技能力表现出个体与集体的差异性,不仅从事竞技运动需要竞技能力,而且,参与大众运动也需要竞技能力。采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等方法,以普通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篮球竞技能力缺失问题。从构成要素、涵盖内容、竞技表现三个层面对个体竞技能力体系进行划分,提出了个体竞技能力缺失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普通高校学生个体篮球竞技能力缺失主要表现、成因,并提出改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第28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第15届男篮世锦赛进行分析,对当代世界竞技篮球运动对抗特征进行实战例证研究,论证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风格及特征,旨在对当代世界竞技篮球运动的对抗特征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剖析,探讨中国男篮存在的差距及致因,以求为我国篮球理论研究和实践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期,竞技篮球运动作为中国竞技体育和篮球运动发展整体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要迅速发展,就迫切要求不断优化自身内部环境和更好适应外部环境。本研究的目的就是用系统的观点,全面了解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管理组织现状,从理论层面对转型期影响中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环境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设计并应用篮球竞争性情景锻炼处方,对4名具有严重自卑感的大学生进行12周的干预实验。结果发现:竞争性情景锻炼在促使学生掌握篮球技术、战术和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能有效地消除自我怀疑和否定心理,增强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树立和增强自信心;同时能有效地消除厌烦、敌对等负面情绪,增强合作意识、能力。此外,适宜的竞争性体育锻炼可以通过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克服自卑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部职业篮球水平在全国处于较微弱的地位,因此,把握发展方向,正确处理竞技篮球发展的制约因素,使中部篮球跻身于高水平的职业篮球联赛对中部乃至全国的竞技体育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中部竞技篮球发展的现状与内外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中部竞技篮球发展的前景预期进行展望。认为:中部竞技篮球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后备人才培养有待提高,竞技篮球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表演艺术的视角提出篮球表演艺术的理论构想,并以系统论为指导,从层次、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加以详细论证,为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篮球表演艺术是竞技篮球运动表演艺术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和最终结果,是承接篮球文化和篮球竞技比赛的中间环节;演员、观众、角色、作品、环境是构成篮球表演艺术的五大要素,要素间相互作用,矛盾对立,涵盖了竞技篮球运动应有的结构内涵;培养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是篮球表演艺术的核心功能,欣赏功能、教育功能、休闲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等则构成了篮球表演艺术的动态功能表现。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竞技篮球运动发展起起伏伏,在学习探索中曲折前行,国家男、女篮球队取得过一些好成绩,历史上曾一度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一批优秀篮球运动员先后进入NBA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竞技篮球在中国的热度达到了历史新高。以史为鉴,能知兴替。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访谈法与调查法,旨在从历史学的角度,从我国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入手,回顾、梳理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历程,透过现象,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探析新时代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9.
篮球运动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都受到重视,篮球运动的竞技性和娱乐性特点又使得它成为学校体育竞赛中主要角色。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发展提供很好的机会,而高校篮球运动被作为首要的"试点"开始步入开放式、商业化的发展模式。从目前我国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看,未来需要大力提高高校篮球运动的竞技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的商业化运作,使高校篮球运动跟上现代竞技运动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