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开展课外阅读,特别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接触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名著,确实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呢?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益的课  相似文献   

2.
拓展是新课改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之一,在课标的新理念下,更多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有效拓展应以本为本,开枝散叶。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写作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使学生真正具备独立、自主的阅读技能,加强课堂阅读的训练固然重要,但课外阅读的补充必不可少。要对课外阅读指导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得以真正实现。将从六个方面谈谈关注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以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的。叶圣陶先生对此已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语文教学,就是这么回事:教会学生读书和作文,使学生在读和写的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并从中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怎样达到这个最终目的呢?叶先生又说:"唯在启发导引"。这里且不说作文,在阅读方面究竟怎样"启发导引"才能得法呢?我认为要着重在培  相似文献   

5.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课标也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至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的这句话,内容丰富,含义深刻,不仅指出了语文教育的目的,而且阐明了语文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本人认为,叶老所描述的“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才是写作教学应追求的理论目标。“自能作文”的根本意义在于“不待老师改”。试想,“不待老师改”,那该是多么理想的目标啊!其一,这个目标是真情的。“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真情,要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乃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呢?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非常快,也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未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教学之成功。"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脚踏实地的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了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语文课程标准》确定的总目标有好多项,其重点内容,也是要学生能读书、作文。其他各项也大都只能是学生在读书、写作中实现。而现在学生的主要问题恰恰是读书、作文。小学生大都不在读书上下工夫。初中学生没有时间读书。不喜欢读书,干脆不读书;不喜欢作文,不会作文,干脆不练作文。高中呢?据报道,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2.
在县城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笔者感触良多。"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在1961年致友人的信中谈到的。欲达到这些目的,自己读懂课文,要从"提要求、授读法、查效果"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项综合能力,是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等智力因素与意志、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体,也是语文教学中的技能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可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揆情度理,激发自学情感  相似文献   

14.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又有人以为学习语文课之目的惟在作文,读书盖为作文之预备,故讲读之际,喋喋言作法,言技巧。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裨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果能不为死讲乱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确实,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明白教给学生方法比授予知识更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注重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6.
人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越来越充足。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编习作集,就是一项强化作文教学的自主综合性活动,它符合学生的实际,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上自主发展、多元发展,是既能适  相似文献   

18.
着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这样说过,“学生需能读书,需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由此看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作文,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周波 《生活教育》2014,(7):118-120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写作等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宜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助于写作能力的长进,殊为不切实际之想。——叶圣陶  相似文献   

20.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摘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7页。以下语录均摘自该书。)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