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公共图书馆精神到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19  
杨文祥 《图书馆》2005,(2):10-12
从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到掀起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这是中国图书馆学思想史上和中国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史上的一个意义深远的飞跃。开展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在于中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也不仅仅在于中国信息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更在于人类社会的信息文明建设。这是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家对图书馆事业、对中国、对世界和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论范并思的公共图书馆原理思想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崔红娟 《图书馆》2005,(1):13-17
文章对当代图书馆思想家范并思关于图书馆原理,特别是关于公共图书馆的性质、职能的论述作了评述,并指出范并思的图书馆思想对我国现代图书馆学研究以及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关于第二代学人图书馆学思想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代图书馆学人无论是在图书馆学基本理论还是在发展图书馆事业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根据学者对图书馆学人的代际划分,综述第二代学人图书馆学基本理论思想、图书分类思想、图书馆管理思想及其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4.
侯外庐先生1950-1958年间曾任西北大学校长,主持该校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在千万师生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本文仅以侯外庐先生在图书馆领域开拓与发展的实践为切入点,挖掘整理侯外庐先生图书馆理论形成的轨迹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教育家侯外庐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贡献实证探索,重新展示教育家侯外庐先生图书馆实践之历程。  相似文献   

5.
郭秉文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之一,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他提出"四个平衡"的办学思想,并身体力行,筹资建馆、延揽人才、倡导和促进图书馆服务社会、国际交流,为东南大学图书馆建设和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给创建双一流大学背景下的图书馆建设留下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试论乔好勤的图书馆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乔好勤图书馆学论著及其评论文章的基础上,从图书馆学方法论、图书馆建筑、图书馆建设事业、图书馆学教育等方面概述了我国当代知名图书馆学家乔好勤的图书馆学思想和图书馆工作成就,指出乔好勤先生继承和弘扬"智慧与服务"之文华精神,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为我国当代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反映。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与政治和经济的变革,与文化和思想的发展紧密相关。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前后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及现代化建设现状的介绍和分析,提出了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趋势及现代化建设所要坚持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回顾“谭祥金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多维度展示谭教授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的贡献。通过整理会议报告和研讨内容,梳理谭教授的个人经历和重要事迹,从我国图书馆事业、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图书馆学教育等方面回顾谭教授的事业贡献和学术思想,从学生和同事角度缅怀和追忆谭教授。  相似文献   

9.
张謇和南通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作为教育家,认为教育不仅仅要办学堂,还要有图书馆、博物馆作为学校的后盾.他提出了完整的图书馆建设思想,两次向清政府上书,建议在全国范围设立公共图书馆.他创办的我国第一座博物馆包含有图书馆的内容,创办的南通图书馆是我国早期公共图书馆之一.他的图书馆理论和实践,对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0.
蔡元培先生图书馆建设思想研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然而蔡先生的一生,无论在实践中还是思想上都与近代图书馆事业紧密相关。文章试从蔡元培先生的图书馆实践和思想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此铭记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探寻先生关于图书馆建设之思想,用以借鉴和指导当今时代图书馆事业。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11.
吴定安 《图书馆》2012,(3):135-137
端方是清末满族权贵中有才干的封疆大吏,具有一定的开放思想和政治眼光的重臣,他积极筹划、支持湖南图书馆、江南图书馆这两座我国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成为我国近代图书馆建设事业的开风气之先者,他对我国近代两大图书馆的贡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的贡献与其在高校内部的地位和话语权不相匹配的问题长期存在,图书馆希望了解校领导对图书馆的哪些方面予以重点关注。文章将LDA主题模型应用于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大学图书馆馆长采访书记/校长访谈录》文本,发现高校书记/校长主要关注图书馆服务学校根本任务与整体规划、文化育人与书香校园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资源与服务的数字化转型、突发事件下的应对策略、馆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六大主题的内容,并据此对图书馆未来如何调整自身工作内容与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与《大美百科全书》的专业对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思想比较的角度审视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与《大美百科全书》有关图书馆事业及图书馆学的思想内涵。比较了全书在图书馆事业的价值取向、事业建设、人员资质、图书馆法规及社会立场诸多方面的特点,以企对我们的学术研究和事业建设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胡适于1946-1948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通过改组图书馆组织机构、提高图书馆地位,重视使用图书馆人才、酝酿创办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注重藏书建设、强调图书开放利用,为发展近代北京大学图书馆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为传承文化发展、保障公民文化基本权益、提高精神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制定了政策指南,对图书馆事业体系的建设、发展、服务、管理体制起着巨大的规范和推进作用。本文分析了《纲要》对图书馆事业的指导作用及价值,从政策的角度探讨了《纲要》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及图书馆理论界、各行业主管、各事业部门的认识和反应,总结了《纲要》指导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从对燕京大学图书馆建设方面的贡献、参与组织筹备中华图书馆协会年会、图书馆建筑三个方面阐述田洪都对20世纪初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的图书馆事业,是新兴起的一项文化事业.它兴起于清末的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到民国初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民国中期达到了发展的高峰.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汉族,原籍浙江诸暨,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蔡元培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蔡元培一直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关注和推动着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王懋镕是清末民初中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转型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曾参与过湖南图书馆的扩建,并先后任职于江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但学界对其生平及其图书馆生涯知之甚少。文章梳理了王懋镕在湖南图书馆、江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的工作履历,对其图书馆学成就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王懋镕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的早期发展,以及在推动日本图书馆思想传入国内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李华伟是享誉世界的杰出华美图书馆专家和图书馆学家。他的图书馆学术思想主要包括图书馆管理观、图书馆技术应用思想、图书馆事业建设理论、图书馆交流与合作精神、信息资源共享与文化推广理念等,这些学术思想不仅对美国东亚图书馆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当今中美乃至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陈训慈担任浙江图书馆馆长期间与张元济交往的史料挖掘,从一个侧面反映陈训慈先生在浙江图书馆历史上的功绩及20世纪30年代众多专家学者对浙江图书馆业务建设和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