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今科学课程的教学,将基础知识、探究技能和价值观念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不但要重视科学知识的掌握,也要重视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关注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中电容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对同一电容器Q与u成正比但是要学生完全从理论上获得理解是不可能的,用直筒容器的盛水量与高度差的关系上类比也只能有助于理解,而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就决定了实验是电容教学的最重要方法.在高中,有两种实验方法,即瞬时充放电法和缓慢充放电法,本文介绍的两种方法中,重点讨论放电情况,但结论对充电仍适用。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大多是学生身边的科学生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要突出玩中学、想中学、做中学、用中学。怎样通过科技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既要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对科学知识的自我发掘。将这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运用分析思维、创造思维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得到结论。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方法,类比在物理教学中也是一种常见和常用的好方法。电容器的电容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它比较抽象。因此我们在讲解电容时,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概念,常用蓄水池与电容器类比,用蓄水池的水容量类比电容器的电容量。这是一种形象恰当的类比。在类比的过程中,我们是这样进行的:一、首先,我们在功能方面将电容器与水池进行比较:蓄水地是一种储存水的容器。电容器是一种储电行的容器。我们从比较这两个类比对象的属性入手,知道了它们彼此相似的属性,都是一种储存物质的容器。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学…  相似文献   

5.
《考试》2008,(5)
我们必须根据科学课程本身以实验为载体组织教学的特点,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学习的地位,重视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过程,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地位,为学生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扎扎实实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探究活动来形成,让学生乐于探究,亲历实验过程,会使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得以展开,活泼的个性得以表现,无形中科学知识悄然扎根在学生的脑海,科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教学过程中探究性的活动才是科学最本质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的改革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要将知识的建构与科学探究结合起来,两者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根据对科学教学过程的探讨,建立“探究-建构式”的教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1 重视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亲自参与探究活动,在已有的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充分吸收内化.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科学、应用科学,如何用心地探究科学.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去验证自己的方案.如:200 ml的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天当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等.即使实验失败了,这种探究活动还是对学生起到了教育作用,学生也会自己去思考失败的原因.再如讲解"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时,当学生明白了溶解的意义之后,提问:"哪些因素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同时展示数量不等的食盐、冷水、热水、容积不同的烧杯等,引导学生去思考,然后回答问题,最后让学生动手实验,验证他们的答案.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但会使学生的情绪高涨,也会让他们在实验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相似文献   

9.
在新一轮的课程整改中,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个核心课题.它是整个现代教学课程实施的重要形式.《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出:要把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作为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重点.通过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方面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探究活动来形成,让学生乐于探究,亲历实验过程,会使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得以展开,活泼的个性得以表现,无形中科学知识悄然扎根在学生的脑海,科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教学过程中探究性的活动才是科学最本质的内涵。纵观课改几年来,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活动过程为主渠道的教学思路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学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本文主要阐述了以人为本,让学生自主参与,使学生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教学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1重视探究活动科学探究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亲自参与探究活动,在已有的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充分吸收内化。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科学、应用科学,如何用心地探究科学。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去验证自己的方案。如:200 ml的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天当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等。即使实验失败了,这种探究活动还是对学生起到了教育作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这是新课改下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探究活动的开展,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这样才能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而是要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科学探究,真正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在探索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掌握探究方法、发展科学能力等。那么,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如  相似文献   

15.
张国栋 《成才之路》2009,(30):27-28
将科学探究作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是本次化学课程改革最突出的特点,这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新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活动与探究”,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对于教科书中出现的“活动与探究”的主体功能,实际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展“活动与探究”教学,在此作以简单陈述,希望能引起各位同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的活力所在就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教学的研究也成为广大科学学科教学和教研人员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探究活动作为科学的根本,也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最大特点就是课堂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在充实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7.
在“电容器的电容”一节,电容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形成难点的原因是,学生不熟悉电容器,不知道电容器电荷量与电压成正比的定量关系.教学时学生没有充分的感性认识,从而给建立电容的概念带来了困难.因此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通过实验探究,把电荷量与电压成正比的定量关系准确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对此有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8.
徐蕾 《中学生电脑》2011,(11):74-74,76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科学新课标提出:"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在科学课程教学中,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丰富的、高效的探究活动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学教学改革的明显变化是,教材的变化很大,生物教材的内容普遍注重了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活动和动手实验,体现在“做中学”的科学课程思想,而且不同学校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教学要求上的明显变化是,科学知识内容的数量上减少了,但以学生探究和活动的方式学习科学方法,体验科学过程,感受成功,学会理性思考人类活动及社会责任的要求增加了,教师已经感受到了教学时间和空间的解放,面对这种“放权”教师将怎样适应?在教学中怎样真正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教师已直接参与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单元的整合,科学知识与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