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教育产权逐渐从政府单一主导向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格局转变。大学治理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中也逐渐由单一的行政权主导开始转变为遵循大学内在逻辑,实现依法自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结构。明确和平衡大学与政府、行政人员与学术群体、大学与社会等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教育交易关系,建立起平衡的教育产权运行体系和大学共同治理结构,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保证大学治理公平与效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研究》2018,(2):21-26
大学章程是大学治理的"宪章",是大学自主办学的基本准则。大学章程既要调整大学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又要调整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大学关系是大学章程的治理要素,大学章程则是大学法治化的根基。然而,当前大学章程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高校行政化倾向依然严重。借助章程建设契机,推进大学治理法治化,应树立法治思维和现代法治理念,强化大学章程执行的外在监督,推进政府对大学的"契约型"管理,完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大学在战火频仍、物质匮乏的环境中取得了令今人钩沉追忆的发展,得益于当时事实形成的大学治理框架。民国初期受"学术独立"思潮影响,政府治理大学具有自觉的权力边界;国民党时期,"党化教育"日盛,但政治干预受到抗争与抵制,政府治理大学权力边界呈非自觉状。民国时期大学内部,校长、行政会议、事务处一脉的行政权力,受到评议会、教授会的制衡。教授会和评议会都彰显了学术权力,学术权力受到了"外部立法"、"内部建章"的保障。受启蒙思想影响,以及政府因战争力所不逮所赐,民国时期大学治理的事实框架促进了当时高等教育的较快发展,也给今天高教改革以启示。  相似文献   

4.
若不厘清大学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形成与运行的迥异逻辑,若不调适好大学与政府、学术与行政、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大学内部治理则很难形成优良的品质并达致良性的运行,大学内部治理中期待已久的"去行政化"则只会是流于形式。"去行政化"是大学内部治理的一种自然选择,它指向大学的本源,指向"人"与"学"的诗意融合,同时,它揭示了大学内部治理的趋向,而非提供治理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5.
该课题主要采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等,对大学治理的本原性质与治理要义、国外大学治理的制度、中国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运行及匹配、中国大学治理制度优化的理念、路径与制度保障,以及中国大学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行为及其转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大学治理理论研究有待突破。现代大学治理理念除却要践行"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这一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之外,还要注重"治理的民主性""治理的顶层设计"和"治理的‘疏’‘统’并举"。大学应实现由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治理制度的优化路径是由行政型治理向学术型治理转型。大学治理制度的设计应遵循正当性、互补性与价值创造性三个原则。中国情境下大学行政权力与大学绩效负相关,学术权力与大学绩效正相关,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其交互作用有利于大学绩效的提升,两者之间存在着最佳的匹配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学行政法人制度迄今尚未建立,主要存在大学法人性质定位不明、政府行政管理权力和大学行政法人权利边界不清、教育法律调控机制尚未健全等现实境况。现代大学行政法人制度应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的主要目标是改变大学与政府之间的附属关系,减少政府对大学的不当干预,赋予大学自我管理与负责的权力机制。应以保障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权为前提,明确界定我国大学行政法人地位,真正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7.
大学有效治理的实质是依据大学权力运行规律,在分权制衡的基础上,实现权力对权力的制约以及权利对权力的制约。大学实现有效治理,需要明确界定政府行政管理权和大学自主权、以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范围,用大学权利和社会权力制约政府权力;用社会权力制约大学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互制衡;保障教师、学生、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主体权利,实现对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制约。美国大学治理充分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思想,对我国大学实现有效治理具有借鉴意义。反思我国大学治理的立法和运行现状,应当构建有效的治理结构,做到政府宏观调控,大学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工民主监督,社会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8.
阎光才 《教育研究》2021,42(8):92-103
时间本无所谓多少,时间紧张与压缩虽然只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其归因却在于钟表时间和社会时间共同建构的结构紊乱和失序.当前,时间焦虑已经成为学术界的集体性症候,其表现为人们不仅失去了对钟表时间的均匀流动感,也丧失了对带有周期性社会时间井然有序的节奏感.在一个效率主导的时代,学术工作逐渐淡化了闲逸、好奇的"无时间性".在学术职业有充裕自主支配时间的表象背后,其实更多的是难以自主和难得空闲.通过对大学教师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处理繁琐事务的时间是我国大学教师的重要压力源,也是大学教师时间焦虑产生的主因,它在深层次上反映了我国高等学校学术治理中科层制与竞争项目制的混合性特征.缓解大学教师的时间焦虑,摆脱学术治理困境需要以减法思维探索削冗去繁的治理路径.通过完善集体领导机制,回归行政与学术管理常态,压缩各种冗杂的项目和频繁的绩效考核,减少组织管理层级与管理过程中过多的繁文缛节,提升办事效率,以营造屏气凝神和一心向学的学术研究常态,使大学不断丰厚理论积淀和卓越的智识水平,推进社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知识发展规律、大学发展逻辑和学术发展需要的视角论证了"教学学术"思想的逻辑合理性:"教学学术"符合知识发展规律,符合大学发展规模,符合学术发展规律。虽然中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对"教学学术"给予了法理肯定,但教师评价政策对"教学学术"缺乏行动支持,大学教师群体对"教学学术"的认识和实践并不统一。因此,"教学学术"在中国大学的实现途径是:高等教育行政政策的引导作用是前提;大学内部治理机制的保障作用是关键;大学教师知行合一的自觉态度是核心。  相似文献   

10.
复杂性思维是非线性的认识论,强调通过全局性、整体性和背景性的思维方式认知世界。用复杂性思维审视现代大学管理,现代大学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大学不仅要协调政府、市场、社会和学校的四位关系,更要处理好教育体制、教育机制、教育活动以及各种教育要素的关系,同时还要平衡校内党政机构、学术组织、社团组织、学生群体的权力分享机制和利益诉求。因此,大学从“治理”走向“善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善治大学的路径在于:从外部而言,要重塑关系,明晰权责边界,形成大学、政府、社会与市场之间的共生性关系;从内部而言,要不断完善制度,大力推动改革,激发活力,真正实现学术本位,教授治校。  相似文献   

11.
政党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是我国大学组织的三种主要权力形态。本文提出要妥善处理政党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建立起小政府、大社会理念下的大学组织多元权力配置模式,以及三权相互制衡的大学治理结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学术权力规制体系,形成以学术自由为基础的大学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12.
建立公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从"政事一体"走向"政事分开"是教育行政发展总体趋势,其核心是落实公办高校办学自主权。随着科层管理模式在现代大学的确立,大学内部治理的关注点从"横向分权"转向"纵向分权",基层学术组织自治问题凸显。规制大学权力运行是大学章程的主要功用,中国大学章程主要规制学校与基层学术组织之间的关系。作为法人治理的"宪章",大学章程具有三个特点:从形式上看,大学章程是政府与公办高校签署的行政契约;从内容上看,大学章程既是办学许可证,也是治理委员会和管理层的运行规则;从效力上看,大学章程是法律的延续,对政府、公办高校、理事、管理人员等均具有约束力。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坚持"依法立章、依章治校"。  相似文献   

13.
地方行业特色大学在服务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发展受限于一元制治理主体、双子科层化治理结构、"大行政、小学术"的行政权力的强势地位和资源配置的不尽合理等问题的束缚,使高校陷入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主动性不高、固化科层组织影响效率提升、创造力受制于行政权力、发展特色不彰等困境.为此,高校要从完善大学章程、建立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治理主体、科学设置治理结构等方面,构建地方行业特色大学的多元共治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达到高校与社会互动、教与学的互长、自然与人文共融的和谐状态,必须适时进行大学治理结构的调整。本文从大学治理结构的外部与内部两个角度总结出导致现实困境的三对主要关系:大学自主权力与政府管理权力的失衡、大学内部信息与社会信息环境的联系甚疏、大学学术权力与大学行政权力界限不清。提出了从优化高校自主办学、推动行政转向,加强校企合作、合理配置资源,倡导学术自由、多方民主治理等方面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美国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历史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经历了"学院时代"与"大学时代"两大历史时期的发展。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利的争取过程,同时也是赋予学术自由权利以认识论和政治论意义的过程。历史证明,学术自由权利是保障大学教师从事知识创新与探索活动的基本权利,是保护教学与研究工作免受各种不合理干扰和限制的必要权利,是赋予大学教师适当社会地位和必要经济保障的重要权利,也是一项与学术责任相伴生的有限权利。  相似文献   

16.
试析日本现代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观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作为现代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实际,以学术自由思想为切入点,确立了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与教育自由、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大学与教师、政府与大学及其他研究机构的新型关系,围绕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责任承担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观。一、日本近代的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观日本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是在“明治维新”以后。在此之前,日本的教育机构完全不同于欧洲大学,是封建贵族的教育机构,因而根本不存在自治的思想,也就不可能出现相应的自治制度。日本…  相似文献   

17.
法国大学经历了从双重集权管理向分权下的共同治理模式的转变,彰显了外部干预与学术自由的矛盾冲突,表现为政府权力、大学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复杂博弈与动态平衡,潜藏着经营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风险。科层组织治理的边界与行会组织治理的复归是公立大学规避制度风险、实现公共服务目标的必由之路。我国公立大学的法权治理模式应借助市场化改革潮流,建构多元衡平的法权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学术本位、民主开放构成了现代大学制度重要的理念基础和价值取向。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推进大学章程建设,完善大学内部领导体制,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加强民主管理,构建大学与社会的新型关系,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有其特殊性与现实必要性。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内,权责清单制度有利于理顺行政与学术的关系、实现规范放权用权与规范管理的结合、优化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服务,是加快大学内部"放管服"改革,进而推进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全新视角,值得大学去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育的市场化是不可抗拒的全球化潮流。中国的大学教育在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政府与市场的角色错位。要正确处理好大学教育与市场的关系,必须坚持大学教育的公益性质,促进教育公平;必须注重人文精神与大学理念的培育;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学的体制改革,通过完善大学法人治理机构来扩大大学的自主权,促使行政权、教育权、学术权的分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真正的思想自由与学术自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