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环境学认为:各种媒介构成了人类生存生活的环境, “媒介即是环境” “环境即是媒介”.媒介环境学的观点隐含了社会、媒介和人(受众)三者间的关系:人生活在媒介建构的环境中,媒介是反映社会的镜子;媒介环境影响着人的知识构成、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而人的知识构成、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最终又反作用到社会的运行.透过媒介环境学这一门新兴的学科,对“走转改”进行透视,可以发现“走转改”带来的是媒介环境的变化、媒介结构的重构、媒介文化的再造,从而生成一个人、社会、媒体和谐发展的媒介生态圈.  相似文献   

2.
吴灿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254-255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图书馆是各种信息的典藏地,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更新速度要跟紧时代的节拍.随着网络“云”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馆信息更新速度大幅增加成为可能,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学习“云”技术做为自己的主要工作目标,使图书馆的信息与时俱进.本文对当前最新图书馆信息技术——“云”技术的应用做了具体的探析,对于图书馆的发展是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2012年的新媒体中,微博成为了主角.相关政策、官方力量依然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整个2012年,官方的话语在中央级媒体层面开始了转型,中国官方媒体话语体系重构,并正在向着关注民生、贴近民众转型.2012年,“新闻生产的全民制造”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结构化数据”正在成为移动时代新闻的新写法,“后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正在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4.
赠答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特殊的一类诗型,它注重于诗人彼此之间诗歌的回环往复,进而实现诗人情感的交流互动.六朝是一个重视情感,重视人际交往的时代.六朝赠答诗的蔚然成风,意味着在文人之间已经形成一种特殊的交往方式.六朝赠答诗分担了书信的一部分功能而被诗人用来处理日常事务.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我国传统出版业步入数字化时代,出版业发展出现了传统出版和数字平台融合的发展平台,跨媒体出版、深度数字化、深度绿色化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时代下内容捕捉能力和技术商业模式对传统出版业发展带来了冲击,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融合发展,成为出版业有关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理念的核心,也是电视历史剧中刻画帝王形象的美学指向.编导们通过对原有历史素材进行扩充、调整甚至反转,为原本雄豪、奸诈甚至阴险的帝王形象都增加了关怀苍生、以民为本的“圣王”内涵.这样的调整,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并且在其他历史题材电视剧主角形象身上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学从诞生到现在,与现代媒介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一种互动共生、共同成长的态势,到了电子媒介时代也不例外.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代文学改编热”以来,许多现代文学经典都被搬上了银幕,但笔者也注意到进入新世纪以后,这一改编趋势逐渐变缓.本文就拟以现代文学经典为研究对象,探析它们在面对新的媒介环境时所遇到的困境,分析其传播“遇冷”的原因,以期对现代文学在电子媒介时代的传播获得一点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杨家做客     
20世纪50年代末的金秋时节,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大一两个班的学生,来到古城长沙一条叫希圣园的小巷,听革命烈士杨开慧的嫂嫂李崇德讲杨、毛两家的革命故事. 这条小巷在学宫街与营盘街之间,没有嘈杂之声,很有点古朴意味.巷的尽头是一栋坐南朝北的旧式公馆,大门的上方钉着一块“希圣园8号”的门牌,大门右侧挂着一块木牌,上书“板仓杨”.  相似文献   

9.
移动网络媒介的普及带动了“公众新闻”的复兴,标志着全民传播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在经历市场化、产业化的洗礼后,正在由“广告依赖”向“服务导向”的运营模式转型.结合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媒体机构应该引入新闻生产的“众包”机制,提升受众的参与度,按需打造各种具有“公共性”的内容产品.  相似文献   

10.
真情的墓园     
在我看来,诗人说的“一人”,就像基督教中“圣三位一体”:诗人,画家,友谊。这是世界上最高贵的友谊,是人类曾经拥有、却又失去了的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广播业的整合变化有一纵一横两个走向,集中管理权力的重心似有上移意向.地方广电合台及网络整合加快.2012年广播行业“跨界”新动作频频,网络广播发展仍不平衡,呈现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经济差距造成地域间发展不平衡有继续扩大趋势.移动网络音频服务趋热,“微电台”的出现让广播的音频服务进入了“微”时代.  相似文献   

12.
明代入黔的移民诗人,主要有流寓、贬谪及官宦三种类型.其诗歌创作具有贵州地域特征:一是多以贵州奇山异水、民族风物、烟雨瘴疠等为写作对象;二是诗歌的情感流变,反映出移民诗人从冲突到顺应的自我调适过程;三是诗人多以“变夷”为己任,通过诗歌来宣扬儒家思想和人生哲理.上述特点,是移民诗人作为异质文化介入贵州本土文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汉太尉杨震的五世孙,太尉杨彪之子。杨震有“关西孔子”之称,杨修谦恭博学,敏捷多才,有乃祖之风;建安中举孝廉,官至丞相主簿。曹植《与杨德祖书》有另一个“建安七子”名单,与曹丕《典论·论文》不同的是,有杨修而无孔融(大约孔融已死)。杨修当时已“高视于上京”,是建安时代“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的人物之  相似文献   

14.
陈曦 《青年记者》2016,(24):77-78
如今,“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201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9.5%,多达2.16亿,预计2040年将达22.1%.①传播心理学研究表明,广播通过单纯的声音传播,更会让人专注其信息和内容,更接近心灵,②老年受众对归属与爱、尊重的需求,使得情感类广播节目成为抚慰老年群体的最佳“心灵触媒”.“互联网+”时代,老年群体渴望熟练使用新媒体,与时代齐头并进.因此,情感类广播节目应适应新媒体时代老年群体的变化,融合互联网思维,在传播内容、传播介质、传播渠道三方面呈现出变革与突破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5.
正是由于不同形态的媒体对话语权的无限参与和放大,使得媒体话题越来越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加上媒体对话题的联动选择,整个社会的交往空间呈现异质化与碎片化的倾向。本文主要从媒体进入“话题时代”的既成语境,分析媒体联动话题的突出特性,并提出话题因子的强弱影响传播力的形成,以此入手来分析“话题时代”媒体联动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6.
徐邦达,祖籍浙江海宁,字孚尹,号李庵,别号心远生,晚号蠖叟,著名书画家、诗人、书画鉴定家和收藏家,有“华夏辨画第一人”与“徐半尺”之称。1911年7月出生于上海。历任国家文物局文物处业务秘书、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央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媒介业务模式的不断演进,科技期刊的“平台化”出版转型将是科技出版界面临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对科技期刊“平台化”转型的本质进行理论梳理、界定的基础上,归纳了未来科技期刊运营平台的主要内容,并从实际操作角度分析了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平台化”出版转型需要把握的三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诗言志”,这大多用在那些忧国忧民的大诗人身上。杨先生的诗作说不准是否有“言志”的成分;但是我确信一点,杨先生的诗任说“高雅”也好,“打油”也好,说它是“诗画像”那是一点都不为过的。因为那些诗,从多方面把他的为人、形象、性格、喜恶、情感都活脱脱地展示出来了,读着他的诗,就宛如在欣赏一幅幅生动、诙谐的人生速写。杨先生喜欢运用自嘲戏语,发泄、释放自己的情感。他曾给自己的诗集取名为《银翘集》,并解释说:“我的打油诗多是火气发作时写的,用‘银翘解毒丸’来散火最合适。”他的自嘲诗很多,都挺风趣。例如,“少小欠风流,而今糟老头,学成半瓶醋,诗打一缸油,恃欲言无忌,贪杯孰与俦,蹉跎惭白发,辛苦作黄牛。”  相似文献   

19.
《湖北档案》2011,(5):32-33
李:杨总,我来自湖北成宁。请您谈谈“文革”期间下放成宁干校的经历。 杨:商务印书馆最近正在筹划明年的百年庆典活动,我刚上任不久.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时代下写作能力成为重要的创新思维与信息处理能力,也是基本的工作能力.顺应时代的要求,经济应用文写作课是目前高等院校和成人教育相关专业普遍重视的一门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是为社会需要培养有独立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实用型经济人才.如何总体提升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写作能力,注重整体教学理念的把握、正确处理好经济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精”与“多”的关系是个中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