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俞明芳 《新闻记者》2005,(10):14-14
贵刊2005年第8期刊登了王志广先生的短文《“砍价”和“侃价”》(以下简称“王文”)说:“可见,在上述例句的语境中,‘砍价’是正确的,而‘侃价’这一词汇在词典中并不存在,属于‘生造词’。”  相似文献   

2.
“我提个建议,市监察局应该设个‘廉政帐户’……” “你的建议很有创见,我们尽快落实。” “现在是不是要‘买断工龄’?” “我郑重地告诉你,没有‘买断工龄’一说……” “我向你们举报一个腐败分子”。 “好,请你慢慢地讲……” 询问与解释,建议与承诺,倾诉与慰藉……一个又一个热线电话,一次又一次真诚地恳谈,这种“互动式”地沟通,磁石般地将各位局长与广大市民“链接”在一起…… “链接”各位局长与广大市民的“载体”,是三峡商报首次推出的“市民点将”专栏。它在市府职能机构与千家万户之间,架起了一座被市民称之为快…  相似文献   

3.
张光芒认为,新世纪文学如今正经历着继“文革”结束,90年代初之后的“第三次”转型:“价值取向从受理性压抑时所追求的‘我需’,变成了没有理性约束的‘我要’,即从‘需求’到‘欲望’:网络的普及和传媒的发展使得文学叙事话语从渐变到质变,表现出从‘语言时代’到‘后语言时代’转型的端倪:世纪之交的伦理生活出现了泛审美化倾向,并延伸到文学领域,  相似文献   

4.
我们旅通讯员写稿有一怕:怕政治部主任张子俭审稿。他那“打破破罐纹(问)到底”式的“问”,常把你“问”到难堪的境地。“名列前茅”是第几?有一次,我采访了一次军体比赛,稿子写成后,送给主任审阅。张主任细细看过稿件,指着其中一句话问我:“‘其余4人也名列前茅’,这4个人都是第几名?”我解释说:“这次400米障碍和5公里越野比赛,他们6个人中有2人夺得第一名,2人夺得第3名,其余2人…”我看了看张主任那审视的目光,补充说,“全旅近百人参赛,‘其余2人’也都在20名之前”。张主任又问:“在前20名中,他们排第几?”我只好…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六大代表、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吕日周,一次在大同市演讲,内容为“官以民为天,以法治为天”。某报发了新闻,报道中将“法治”改成了“法制”。一字之差,吕先生很不满意,专门给编辑部打电话,次日报纸作了更正。新闻理论家、复旦大学教授林帆也提到:“我在一篇文稿中两处提到‘法治’问题,见报时一律被改为‘法制’,不知是为何改动的。反正时下的媒体常常把两者混淆起来,也不足为怪了。然而,‘法治’与‘法制’,其间有联系但又有其截然不同的界定,不容混淆。”  相似文献   

6.
谢辉 《档案时空》2001,(5):45-46
“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 1984年8月1日,邓小平听取了国务委员谷牧关于宁波对外开放工作的情况汇报后,满怀激情地号召:“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消息传来,在海外“宁波帮”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7.
两个海军上校──某潜艇基地修理厂厂长白凤玉、该厂设备科长周前夏,在艺术的“王国”,他们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无名之辈,业余时间却酷爱篆刻艺术。8月的一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俩认识了巨书微雕大师孙宝。言谈之中,孙宝得知两位上校有篆刻毛主席36首诗词的雄心,激动地说:“有这个宏愿大好了!这是一项了不起的金石工程,我想了10年没完成,若能亲眼目睹你们完成,也了却了我的一桩心事!”并当即鼓励他俩:“以往传统的篆刻‘方寸’,表现不出毛主席诗词中浩大的气势和雄伟的气魄,你们要干,就要篆刻出‘独创巨幅’的作品!”他…  相似文献   

8.
ISBN是国际标准15号,ISSN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国家标准《普通图书录规则》(GB3792、2-85)“标准书号及有关记载项”明确规定;“国际标准书号或我国附加书号经查证属于错误时,以正确号码录,并在其后注明‘更正’字样,置于‘()’之内。”国家标准《连续出版物录规则》(GB3792、3-85)“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与获得方式项”也明确规定:“若确知ISSN印错,可录正确的ISSN,在其后注明‘改正’,并加‘()’。”  相似文献   

9.
《瞭望》新闻周刊不久前刊发了一篇题为《应对“网上群体性事件”新题》的文章,文中谈到:“受访的基层干部将处置‘网上群体性事件’的手段缺乏概括为‘三个进不去’:对网络,基层党组织‘进不去’,思想政治工作‘进不去’,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力‘进不去’。”为什么进不去?即使他们都进去了,网民能够如他们所愿而“静声”吗?就此话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他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有自己独特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新闻作品的“含心量”赵阜北京有位作家说:“我是个低产作家,我看重作品的‘含心量’。”这话十分贴切。这位作家是否低产,无从知晓,然而他说的“我看重作品的‘含心量’”,是很能打动人心的。他把作品的高水平、高质量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列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我们这...  相似文献   

11.
体育新闻莫"杀气"太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枪手死于自杀”,“流浪去杀豪强”,“在反战中完成‘屠杀一’”“川深两军预谋‘大屠杀’”……看到这样“杀气”十足的体育新闻标题,我们也许会认为这是黑社会的备忘录,其实,这正是目前体育新闻存在的一个不足:杀气太重,加入过多的个人情绪,从而不能很好地发挥引导舆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熊萍 《中国广播》2010,(7):64-66
学习普通话仅仅依靠多读多练很难达到理想目标。声调是学好普通话的关键,决定普通话的神韵。读好了“阴阳上去”四个调,普通话就成功了一半。普通话要铿锵有力取决于唇、舌和上颚,这三个器官决定声音的清晰度和传送力,因此尤其要加强谢l练。说话时要提颧肌,打开口腔,否则无法实现声音的饱满和响亮。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新闻宣传要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在‘三贴近’上取得新进展。”李长春同志去年8月在一次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深入生活,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宣传思想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现途径。”我们在学习中一致认为,这是以胡  相似文献   

14.
现象类稳态新闻的可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理论家梁衡将新闻分为三类:瞬间新闻、稳态新闻和预见性新闻。他解释说,“实践中,我发现报上登的新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发生的,如昨天召开了某个会议,哪个要人来访,发生了某个案件等等,这些事时效性较强,可以叫‘瞬间新闻’,‘显性新闻’,稍纵即逝”。“与‘瞬  相似文献   

15.
互动     
王晓明 《视听界》2007,(3):120-120
“县级电视节目改革,出路在哪?”“县级台要办好至少一两个品牌节目,并且依靠这一两个节目品牌节目形成‘帐篷效应’、‘吊床效应’,带动整体节目的提升。为地方党委、政府做好宣传,可以拿出专门的时间段、专门的节目。否则,还没等你改革,先把你给‘改’了。”台上台下,都不约而同地会心一笑。  相似文献   

16.
“NGO”采访心得孙虹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在北京怀柔召开,给记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95北京NGO论坛与会者3万多人,论坛议题几千个。采访如此大型的国际会议,是件挺难的工作.整个会场的面积4平方公里。我是以NGO会议代表的身...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案头,放着一封读黄来信,上面写道:“‘编辑同志,不少老师给我们上新闻课时,都讲到写消息要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认为这是消息写作的‘金科玉律’.但我们平时写消息时,‘倒金字塔’结构却采用得很少,为此我感到很困惑,是‘倒金字塔’结构不适合军报的新闻文体呢,还是消息写作有更好的结构斤式?希望您能给予回答。”’接到这封读者来信后,我也困惑了一段时间。不可否认,‘“倒金字塔”结构确实是消息写作的一种很好的结构方式,它把最重要、最新鲜、最生动、最有趣的事实放在最前面,能紧紧抓住读者,吸引读者把文章看下…  相似文献   

18.
风雨送春归     
1979年1月2日,“文革”结束未久,在刚恢复工作的文联举行的迎新茶话会上,十年浩劫中受到残酷迫害的相声演员侯宝林听完甫任中宣部部长胡耀邦的讲话后,兴奋地说:“党的宣传部要做我们的‘服务站’了,我诗兴大发。诌了四句打油诗:‘春天又来到,鲜花需水浇。既要施肥料,也要施农药。’”  相似文献   

19.
去年12月22日,《南京日报》以“实践‘三贴近’,创新走市场”为指导思想,实施改扩版。这次改扩版,是南京日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从启动之日.起到今年3月30日,报纸由原来的16个版扩为32个版,3月30日以后又扩为40个版,分成A、B、C、D四叠。改扩版后的《南京日报》,把“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12个字印在了报眼上。  相似文献   

20.
翻阅前后采写近一个月的“四个教育”述评 ,文中有一段写道“讲课者首先‘吃透’大道理。这种‘吃透’ ,不是简单引经据典 ,而是真正融会贯通。做到给人一滴水 ,自己先拥有一桶水。”琢磨这段文字 ,蓦然悟到 ,自己在采写这篇述评中 ,岂不是同样面临是否“吃透”的问题。其一 ,把“四个教育”的来龙去脉“吃透”。不是简单引用江主席何时何地提出“四个教育” ,而要追溯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和作用 ,进而弄懂“四个教育”为何是新时期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总结。这就需要采访前做好大量的案头准备工作 :翻书、看文件、找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