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上世纪以来,我国网络文化经过了“高潮”、“低潮”和开始理性探索网络文化发展规律的过程。据统计,到2006年底,我国各类网站大约已超过了70万家,但是真正盈利的网站很少,就是几家大型的门户网站的经营收入同其所拥有的技术也是不成比例的。网站这么多,盈利又不理想,于是许多网络媒介经营者就开始寻找发展的道路。有的探索网络文化发展迟缓的原因;有的大胆地追加投资,等待网络文化发展的新机会;有的却走向“斜路”,推出许多不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忘记了网络媒介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在做这个调查之前,有一位行业专家讲过的一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如今讲CTP,再没有印刷企业问CTP是什么,就好比市场上出现一件新产品,有一两个人跟我说这个产品如何,我可能不会放在心上,但当有八九个人都与我谈论这个产品时,我肯定会去关注,进而会去跟用过的人了解,再后来可能就变成了购买者。相信CTP在国内普及及应用即将进入一个高峰阶段。”的确,在广东东莞的广印展上,有许多印刷企业在参展,现场调查表明,这些印刷企业绝大部分都有CTP,有的还不止一台。这样的情况让我们对CTP在国内的应用情况也抱有非常大的信心,对2007年中国CTP应用投资意向调查有了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3.
凭江遐思     
陈响平 《湖北档案》2005,(10):32-32
人们珍惜每一班远行的机会.而越是靠近的景致.往往去得最少。面对名山大川,人们往往趋之若鹜.而对近在咫足的景观.总想着有的是机会,并不那么刻意去,因此许多地方,即使就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却一直被冷落着。比如长江,虽然穿插在我们这个城市.我的居住地离她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但我却很少走近她。即使因过路需要走近她也没有细细地打量过她。  相似文献   

4.
畅销书的市场理论和实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畅销书各位并不陌生,或者是阅读过,或者是研究过、评论过,即使是你拒绝阅读它,本身也已经与畅销书发生了一种关系。这些都是指单本畅销书,而我今天要讲的则是畅销书群体、畅销书现象、畅销书机制以及畅销书运作中的一些商业行为。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有的曾经拥有过畅销书梦想,比如余秋雨写了一部《文化苦旅》,就有人想写一部《经济苦旅》,韩寒写了一部《零下一度》,就有人要写一部《零下二度》;有的则想过要投资文化产业中畅销书这一板块;还有的则想经营畅销书,因为畅销书是印钞机,在商业社会中能带来巨大利益。这些都是在畅销书的阅读环节或…  相似文献   

5.
编辑三思     
从身边溜走任何好选题,对于一个有责任感的编辑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耻辱。记得有一位民营出版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出版资源对于我们大家是均等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把握住了机会。可有的时候,机会就在那一瞬间流失了……  相似文献   

6.
上海世博会给我们带来了世界各国许多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许多领域里的成功案例,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如何去弘扬世博精神,借鉴和推广成熟的技术,并将先进理念应用于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值得认真思考。本文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近几年学术主题的演变及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及后世博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提出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有的企业IT预算变成一纸空文,最后IT支出大大超出预算;可有的企业却能够做到在满足企业运营和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在年终盘算IT支出的时候,却发现预算没有花完。瑞凯集团信息系统中心部长李雪峰说:“我们信息系统中心在2008年的目标是实现降低成本20%。到今天,经过测算,我们不仅实现了预定的目标。而且超额完成了任务,实现降低成本28%。  相似文献   

8.
五、2005年数码印刷行业印记 1.收购热潮 2005年,对于数码印刷业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不仅仅是因为许多新产品和突破性新技术的出现.还因为热哀于收购其他公司的企业也在这一年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表5中列出近两年以来数码印刷业内主要厂商的收购事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数码印刷领域近来的并购速度,也突显出喷墨技术是被追逐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去年的这个时候,刚刚转岗走马上任的我,像一个斗士,正踌躇满志地勾画中国妇女报的未来。一年的实践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调整自己。并不是说,过去的新闻从业经验不灵了;也不是悦,自己的理想追求超前或者落伍了;而是因为,过去的积累还不足以应对新的变化了的局面。作为一个长期在男人世界扑腾的女新闻工作者,我还没有把准“半边天”的脉搏,还没有足够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垫底;同时,实践也证明,办好妇女报首先要投身于中国妇女的解放运动,只有与中国妇女同呼吸共命运,才可能完成一张妇女报纸的历史使命,实现我们行话所说的“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报业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的报业印刷企业纷纷投资了许多报业印刷的新技术项目。但是,由于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的诸多差异,这些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也都各不相同。本期的”大家谈”栏目中,记者请到浙江广育爱多印务有限公司陈光荣总经理、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印务公司许秋客副总经理和湖南日报印刷厂姜跃丰副厂长这三家在新技术应用中处于不同应用阶段的报业印刷企业的老总,就目前报业印刷新技术应用以及实际生产中所碰到的问题同大家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你阅读此书之前,我有话要说。请记住,此书出自一位投资人之手。这位仁兄狂热沉醉于大千世界的同时一直在搜寻各种投资理念。我著此书的目的不在于评议社会,亦不在于深入解读一地的风土人情,而在于发现各种投资机会和趋势。我在旅行过程中结交了很多新朋友,积累了珍贵的人脉资源。但其实往往大多数成功的投资并非发掘自我们周围的资源。我众多成功的投资便发生在那些我从未去过的地方、出自那些我从未接触过的公司。投资理应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这一代人对少林寺的了解,多是通过影视和歌曲,这说明大众传播对于文化遗产的社会记忆具有特殊的功效;但另一方面,即便我这种来过几次少林寺的人,于少林文化、少林学的印象,也无非是古柏宝殿、塔林石碑、香火经声,至于建筑什么时候有的,碑文什么时候刻的,上面的文字和内容,其中的人和事,是没有多少概念的。这又说明,少林文化遗产如果想要更有效、更高质量地传播,还得以相关信息的整合和建构为前提。这种基于传承和分享的建构,其过程体现为档案化策略。我觉得,在文化遗产的几大类型中,档案都是可以为功的。譬如文化遗产日,  相似文献   

13.
三幅地图     
我到过许多不同的办公室,办公室的主人有什么样的爱好.通过他室内的简单陈设就能确定一、二。有的喜欢置一盆兰草于案头,兰草幽香,回味悠长;有的喜欢挂一副墨宝在墙上.气荡漾,心绪飞扬;有的则素面朝天,仅有几本在读的书卷散放在手边.心悦怡然.遥想远方……  相似文献   

14.
我在小结自己25岁(1971年)以后33年的人生经历的时候,除了别的内容,主要的就是写作和编辑。写作和编辑了些什么呢?主要的就是时评和杂。70年代初、大学刚毕业,写过一些国际评论,有的经新华社向国内外传播,在当时产生过不小的影响;80年代初在《石家庄日报》上主笔过两年用“石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报已越来越引起企业家们的重视。它作为企业发展的文化平台,必须不断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就建筑企业来说,其市场的竞争、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队伍结构的变化,需要企业报不断拓展功能和扩大视野。一、市场竞争的新理念促使企业报拓展功能施工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办报,历史由来已久。在企业面临改制、脱困、破产、重组的重大变革中,企业报也经受着考验和挑战,许多曾经辉煌过的企业报,有的随着企业的并、停、破、转而停刊停办,有的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似办非办,有的出版周期延长,人员压缩,经费…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在一个非常短的时期里从无人问津到偶有使用直至成为主流的事实启示我们:我们正处在一个电视传播范式悄然嬗变的关键时期,新数字平台与技术给电视严峻的挑战,亦使电视有更多的机会在林林总总的平台上到达新的观众和现有的观众,有关电视传播的许多观念我们不得不重新予以审视。这是一个为内容创新和内容细分提供巨大机遇的时代,我们正在经历从习惯性收视向新的选择的转变,这种转变因为新技术的可能性而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这是我第一次为一位做了一辈子文学编辑的人写专论。拿到启治送我的《文学编辑四十年》,已经两年多了。这是一本与他编辑生涯有关的文字专集。有的文章在结集之前我就在报刊上读了,成书后也曾翻阅过其中的一些篇章,颇受教益,但印象比较零碎,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看法。新近,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从头到尾细读一遍,遇有会心处,随手还写了札记。作了旁批与侧注,更觉得获益匪浅。一是学到了许多东西,知道了许多事情;二是“以文会友”,通过读启治的文,更深入地了解了启治四十余年的编辑生涯,他的心路历程,他的为人和品格。于是欣然命笔,以成此文。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媒科技》2009,(10):48-49
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如何融合。大部分与会者认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这更多地是一个机会,而不是威胁。和其他行业一样,媒体行业必须要再造自己,必须创造性地适应新环境,而且能够使用新的技术。但是我们也担心,当新闻机构并购后变得更大的时候,新闻可能会同质化,这就会带来简单的重复,也使得不同的观点消失了。  相似文献   

19.
绵绵副刊情     
李梁 《传媒》2002,(11):11-12
大约每一个写作者,都有过和报纸副刊打交道的经历。因为在我们中国,杂志再多,也没有报纸多;更遑论出版社了。这样,在每一个写作者起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最先打的主意都是上报纸副刊,而后才有可能是登杂志或者是出一本书。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不过我最初和报纸副刊打交道纯属“近水楼台先得月”。那还是上中学的时候—我上中学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女新闻工作者怎样面对互联网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近代社会开始的工业革命、科学技术新发明、原子时代给人类社会、人类生活带来了质的变化。但是,在这些工业技术的革命和变革中,妇女从总体来说是落伍的。 可是,当今世界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即将来到的21世纪,将是由信息革命主宰的新世纪。妇女,尤其是女新闻工作者不能抓住这个机遇,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而经几代妇女努力和斗争所取得的成果和权益也会由此丧失。 这些话并非耸人听闻。不久前我对知名国际互联网络及新媒体创始人、女新闻工作者和网络先驱进行了网上采访,所有回答我问卷的人都指出,历史及传统为妇女学新科学新技术设置了种种障碍,但是,妇女要进步,要争取平等,就必须越过这些障碍,以便在新的世纪里有所作为。 斯特薇·高德森从南非发给我的E—mail中说:“我们妇女应该利用这个机会获取技术发展的知识并利用新技术传播我们妇女的声音。知识就是力量。如果妇女能够跟上技术的发展,她们就能为自己创造机会。如果不行,她们就要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