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中国教师》2009,(10):14-16
湘西自治州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州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实施教师公转住房建设工程,改善农村教师居住 条件为改善农村教师的居住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2007年,湘西自治州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公转住房建设工程,按照“政府统筹、个人垫资、产权公有、以息抵租、周转使用”的原则,计划投入7165万元,用三年时间,改造、维修和新建农村中小学教师公转住房2568套,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截止2008年底,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从2015年起安徽省将在开展农村教师周转宿舍纳入公租房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实施农村教师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将农村教师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全面纳入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2015年2月,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安徽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将农村教师住房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通知》,决定将农村教师住房全面纳入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通过农村教师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逐步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祁东县把加快教职工住房建设作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以加速小城镇建设为契机,把农村教师住房建设与小城镇开发结合起来,将教师街、教师村纳入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鼓励和扶持农村教师在小城镇集资建房,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  相似文献   

4.
<正>——湘西自治州大力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湘西自治州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州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一、实施教师公转住房建设工程,改善农村教师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广西农村教师的经济负担情况,笔者对部分农村学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住房问题以及家庭赡养问题进行归纳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广西农村教师经济负担过大.为此,应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为农村教师子女设立专项的奖学金,加强农村教师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农村教师自助或互助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减轻农村教师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赵秀丽 《时代教育》2009,(8):210-210
农村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已经引起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些措施,我们相信随着农村教师工资、住房、交通、医疗保障这些问题的解决,农村教育事业辉煌的明天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7.
记者日前从赣州市政府获悉,该市自今年起至2015年,将建设一批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和农村教师周转房,解决全市在编在职农村中小学住房困难教师家庭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蕾 《现代企业教育》2013,(22):187-187
仅从师范生就业去向这一角度,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农村教师职业确实没有吸引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教师地位、福利待遇、住房待遇、医疗待遇、晋升空间等现实性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要增强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物质的刺激是必不可少的,而关键是提升农村教师的地位。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加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吸引师范生到农村任教;推动城乡教师均衡流动;帮助农村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格价值。  相似文献   

9.
2008年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说,2007年开始,湖南在湘西试点农村中小学教师公转住房建设,以政府划拨土地、免除税费、学校补贴、教师出资的方式,为农村教师建设住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浙江、河北、四川3省15个县市的农村教师发展现状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农村教师目前生存保障条件不足,尤其是经济压力较大、住房困难突出;农村教师工作投入,业务工作自我感觉良好,但教学任务繁重、学科结构不均衡等情况明显;农村教师在专业培训方面形式不够多样、时间不够充分。教师们对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出台与落实相关政策的期望较高。基于此,提出如下促进农村教师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在保障性政策方面,完善农村任教津贴与奖教津贴制度、建立专业奖励性制度等,以保障教师安心在农村任教;在发展性政策方面,完善流动制度与退出补充机制,优化队伍结构,并且通过制定专项计划、引导高校定向支持培养、建立自我成长的战略机制等,促进农村教师队伍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2006以来,宁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岗教师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但宁夏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的师资结构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别,教师流动现象较为普遍,并以单向流动为主。通过对宁夏城乡中小学校教师流动现状的实证调研,分析影响城乡教师流动的主要诱因,提出稳定城乡教师队伍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构建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师教育研究新动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目前有中小学教师1000多万人,其中80%多在县镇以下农村地区任教;广大农村教师支撑着中国教育的大半壁江山。直面这个十分重要而又独特的教师群体,近年来中国学界对农村教师教育及其专业发展问题逐日关注,呈现出一些值得透视的研究新动向,主要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提出与诠释;聚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如农村地区"教师教育边缘化"问题;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旨在构建人民满意的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代课教师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其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代课教师问题,有助于切实促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妥善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应:承认代课教师的历史贡献,将其纳入师资管理范围;研究制定代课教师招考转正政策;建立代课教师补偿政策,妥善处理未转正代课教师;建立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经费保障制度,并建立监督问责机制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有效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北京市启动了“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培训项目培训农村教师,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本文针对“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的实际运转过程进行总结和思考,以求进一步研究、发展工作站的培训模式,更好地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更有效地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调查显示,我国现阶段教师教育专业的招生和就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和问题:教师教育专业对高中毕业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但优秀学生报考的积极性不高;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师范毕业生较多,但愿意去农村中小学的很少;与此相关的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成绩显著,但问题依然突出。要加强我国的教师教育,国家有必要强化激励机制、加强政策引导,设立国家教师教育专业奖学金,实行师范毕业生农村就业优惠政策,确保教师基本待遇、努力提高教师质量。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师大面积培训的成功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社会公益价值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有效结合,北京市启动了“绿色耕耘”京郊义务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与发展行动,由此促生了教师培训的战略调整、战术创新、格局变化与管理跟进。本文通过农村教师大面积培训的实践验证与成果延伸,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新农村、新教师、新培训”营造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和谐生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善的小学英语师资培训确保小学英语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对宁波市小学英语师资现状作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对市级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和2008年起的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提出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8.
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既关乎教师作为人的生存质量,也关乎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基于S县110位幼儿教师的调查表明,"三年行动计划"后,农村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总体状况依然不够理想,经济收入依然是各维度中满意度最低的一项。为了提升农村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而提升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整体质量水平,提高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就显得尤为迫切,同时,改进幼儿园领导管理水平和增加教师培训进修机会也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教师素质是决定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在江西、四川农村学校调研中获得的资料,具体分析农村教师处于"教学孤岛"的内外在原因,借此厘清当前农村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农村教师如何走出"教学孤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学校诊断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应用教育技术,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校效能,对于农村地区中小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所以如果学校能够对教师队伍实施过程化管理,无疑更适合农村地区中小学的实际办学条件。学校诊断技术指导下的教师队伍过程化管理能够帮助学校科学、有序、有效地制定符合自己学校特点的校本研修模式,这一有效的模式可以应用于其他具备相同背景的农村地区中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