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为了贯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精神,近年来我校物理专业在《中学物理教学法》中开设了“物理学的科学方法”研究课,课上与广大学生共同研究了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问题。大家一致认为,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是物理学工作者取得科研成果的宝贵经验,是他们认识自然界的有效方法。科学方法既是物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人员、物理教师与学生共同使用的认识自然界物理本质的有效方法。因此,科学方法的研究对于物理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自从新大纲和教材使用以后,我们把科学方法的研究与新大纲与新教材联系起来,促进了我们对科学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加深了对新大纲与新教材的理解。通过研究课,我们对新大纲与新教材在三方面取得了一致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学物理教育是学生接受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其素质。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物理教师实验意识不强,只注重知识的灌输。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要求教育不能仅局限于书面知识,应教会学生掌握获得进一步发展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加强实验教学,正是当前物理教学中需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在物理教学中突出实验的地位和作用,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改变不按规定完成实验的状况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安排有144个实验,其中学生实验19…  相似文献   

3.
理想化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方法,即有意识地突出研究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和无关因素的干扰,在头脑中构思成理想化的研究客体--理想模型和理想实验,用以代替实际的研究对象和难以实现的实验来进行研究.理想化方法不仅仅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是大、中学生学习物理时必须掌握的一种主要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搞好物理教学,就得研究物理实验教学。现在很多物理教师似乎形成一种共识:目前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应将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实验。验证性实验要改为探索性实验吗?这种看法不全面,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但是,无论是往年的中考,还是以前做的调查,都显示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薄弱环节。目前仍有许多物理教师不能准确理解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为实验而实验,把物理实验仅仅理解为实验操作。片面强调实验与知识的联系,忽略在实验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忽略在实验中对学生进行科学观点、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许多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不透彻,对实验现象观察不仔细、分析不清楚,对处理实验数据的几种常用方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等)没有掌握,故在解答实验试题时显得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作为一种物理方法,而且作为物理思想,在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促使学生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物理规律,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民族地区更应该注重实验教学,从多方面努力实现教学多维目标,提高本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以及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对物理规律的认识。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要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结合物理概念、规律和物理学史进行方法教育。  相似文献   

8.
物理分组实验不但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识的重要方式 ,而且是他们获得基本物理实验技能的主要途径 ,同时又能培养他们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勤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那么 ,如何搞好物理分组实验呢 ?我们以为在教学中应切实把好以下“四关”。一、要坚决把好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认识关认识是行动的指南。我们应使学生从初二刚接触物理的那一天起就逐渐明白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物理学的许多规律 (如 :牛顿运动定律、气体实验定律、库仑定律、楞次定律、光的反射、折射定律等 )都来源于实验 ,许多概…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而物理学的一切理论都应该经受得住实验的检验.否则,理论就可能会成为谬误,不被人们承认和接受.1926年,德国物理学家薛定谔在德国“物理学年鉴”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薛定谔方程在德布洛意革命性观一物质波的基础上,给出了严格而优美的数学表述:  相似文献   

10.
浅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多年来物理高考重点考查的一个方面,因而物理实验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有更为突出的作用和地位。教师应在实验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对物理有兴趣的人数越来越少,抽象使学生和教师陷入了某种困境,因此,中学物理教学首先应立足于形象思维,再适度向抽象思维发展.为此,要更新观念,明确物理学也是形象思维的科学,教师要更新教学手段,建立一整套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教学方法,致力于抽象物理理论的形象化.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实践证明,掌握好基本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环节。本文就概念既是“思维的细胞”又是“认识的结晶”来谈谈如何使学生加强对物理概念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如何使头脑中建立的概念清晰、明确、与牢固。以便切实加强对物理概念的学习与掌握。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理论认识最基本的三种形式,抽象思维的过程就是建立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物理学的定理、定律都是由物理概念组成的,是反映世界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制约规律,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思维的细胞,”“物理学是以物理概念为基础组成的。”所以,若对物理概念理解不清楚,不确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让学生通过自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掌握物理规律,练习操作技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但难点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怎样把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一、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作为老师,首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每次备课,我们应该左手旧教材,右手新教材,既要考虑旧教材的知识体系,又要考虑新教材的探究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例如,我发…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理论建立在生活经验、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基础上的。物理问题又是从实际现象中概括或抽象出来的。而初中物理教育对象是12—15岁的青少年,他们需要直觉来认识事物并感知规律。因此物理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索性实验,并利用多媒体摄影头、幻灯片等手段尽可能地展示物理情景,引发兴趣,开拓思维,领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和实质,使学生有以下体验:(1)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2)启发思维,增强探索能力;(3)培养观察能力,掌握实验技能;(4)培养分析能力,认识物理规律发现过程;(5)养成良好习惯,学会科学方法等。如《欧姆定律》教学,改变传统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首先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欧姆定律,完成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然后应用欧姆定律进行公式变形,计算有关 U、I、R,初步解决实  相似文献   

15.
电子衍射实验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著名物理实验,它所验证的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理论是近代物理的重要基础,所以普通物理中的原子物理部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课程都作为重要内容加以阐明.但是,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概念对学生很陌生,感到抽象、难以理解.由于没有演示  相似文献   

16.
1实验创新背景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本的科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做好实验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获取知识、培养科学态度、提高观察能力、掌握科学方法、发展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新版教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 ,物理实验不但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规范科学的方法 ,那么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做到既“教书” ,又“育人” ?本人从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个角度 ,谈些看法。1 思想品德教育对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要求( 1 )教师要以高尚的情操、精湛的业务积极地影响学生 ,把每一节课上得既有趣味又有质量。( 2 )教师要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也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 ,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物理实验教学中 ,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种种不良倾向 ,自觉…  相似文献   

18.
多功能溢液杯的设计目的是使溢液杯不仅能用来验证阿基米德定律,还能用来验证帕斯卡定律。 目前初中物理教材中验证帕斯卡定律的演示实验仪器只有一个帕斯卡球。这个实验只能证明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不能证明被液体传递到各处的压强等于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  相似文献   

19.
(七)力学实验选萃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物理1和物理2两个共同必修模块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其内容是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主的经典力学,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相关的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教材中突出了低成本实验和现代技术手段并用,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下面选辑几则我们所做的实验。  相似文献   

20.
中学物理的课程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应掌握物理知识、实验技能,了解物理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而且还应具有物理学习甚至研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最重要的是能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曾说:“学过科学以后,你周围的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