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培养运动员良好的篮球意识一直是篮球界进行探讨的重要课题。合理地使用场区是体现现代篮球攻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个人攻击不可缺少的条件。目前,在训练和比赛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运动员不能合理地运用场区,忽视了运用技术、战术与场区的相关作用,故此,在进攻或防守中不能构成威胁,所以在日常训练中要强化这种意识的培养,形成熟练的条件反射,使技、战术的运用与场区形成一个最佳的整体,这是意识和存在的最好统一。   “场区意识”是指运动员通过视觉,思维对篮球场区的地面、空间和篮板这一客体进行判断,利用心理和生…  相似文献   

2.
现代武术散手比赛中对抗日益激烈,运动员如何在擂台上审时度势,巧妙、合理地运用一定的战术战胜对手,日益引起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运动员的战术能力是其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手战术训练是现代散手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文章从散手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在竞技能力中的作用、战术能力的构成、训练原则、训练方法和训练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运动竞技水平的高度发展和日益激烈的角逐要求运动员必须经过系统的多年训练,才有可能在比赛中名列前茅,取得优异成绩。因此,正确地认识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基本规律,合理地组织多年训练过程的实施,对运动训练活动的成败起着重要作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被列为训练的重点。但众所周知,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对场上情况是否观察得全面,分析的精确,能否及时做出合理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行动,实现有效的攻击均得益于很好的视野。这正是我们今天不能再忽视的问题——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视野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短跑技术比前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研究或采用的短跑辅助练习必须适合现代短跑技术的需要,保持它的技术特点。过去的短跑训练加大后蹬,摆动式的短跑技术,利用斜坡跑训手段来提高短跑运动成绩,已经远远的满足不了现代以屈蹬,膝盖前顶、高抬、扒地式的短跑训练技术的要求。不能合理掌握斜坡训练的适宜角度,盲目的利用斜坡跑做为短跑辅助训练手段,使运动员下肢关节扭伤,或造成撞击性骨膜炎,严重地影响短跑运动员的正确技术发展。笔者在几年的训练实践工作中认为采用斜坡跑作为辅助训练手段,对短跑运动员的正确技术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2022—2023赛季CBA季后赛比赛情况,分析前锋运动员在比赛中竞技表现能力,结果显示:不同球队在季后赛期间,前锋运动员的战术策略各不相同,因而运动员在各指标中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由因子分析得知,前锋运动员在攻击效率、罚球能力、防守篮板能力、投篮准确性以及比赛规范性和前场篮板能力等多个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并且攻击效率的权重最高。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可以根据这些权重来合理分配训练的时间和精力,以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表现。  相似文献   

7.
散打队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是决定队员运动技术发挥的重要因素,教练员在训练中合理科学的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是现代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在比赛中正确及时的调整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临场发挥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比赛结束后消除心理障碍和恢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正>拳击是一项激烈的竞技运动,除了技术和力量,速度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快速攻击既能使对手难以防守,还能使对手失去平衡,为下一步攻击创造机会;快速反应也能帮助运动员更好地防御对手的攻击。文章旨在探讨拳击运动员速度素质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如何通过训练提升速度,以期为拳击运动员的速度训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现代运动实践表明.科学安排赛前训练,对于运动员能否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得比赛胜利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使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在比赛中得到发挥.保持理想的竞技状态,其中有无规律可循,应该如何合理地安排训练和比赛.这是摆在每个教练员面前的难题。本文以优秀青年短跑运动员王雯珊的训练和比赛情况为内容,对短跑运动员的训练规律作一些探讨.以期为短跑项目的赛前训练、最佳竞技状态调控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鹏  许雪东 《中华武术》2006,(10):58-59
随着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体育训练不再是简单的“苦练”和“干练”,而是结合训练学,运动医学和运动营养学于一体的科学化训练。科学化训练就是将训练、生理生化监控和合理营养补充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化的训练体系、,训练学有句俗话: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而疲劳不能恢复的训练则是有害的训练。青少年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不同于专业运动员,也不同于普通学生,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敏感期,有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巨大的升学压力,与此同时,他们还有一定的比赛任务,需要参加业余训练。如果他们训练后的疲劳不能有效恢复,不仅影响训练计划的完成和成绩的提高,还会危害其身体健康。所以,在科学化训练的体系中,营养恢复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心理训练是对运动员在心理方面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定向训练的过程,良好的心理训练有利于运动员较好地完成技战术和调动机能,并有助于运动员充分发挥自身的最佳水平,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反之,由于一些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则会导致在比赛中不能发挥水平。  相似文献   

12.
黄朋 《体育世界》2014,(11):137-138
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敏感期的科学训练,可以为运动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目前在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敏感期的训练过程中,一些教练员不能科学的安排训练。本文通过从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敏感期的体质特征、训练手段以及训练注意事项等几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铅球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敏感期的训练提供更合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足球比赛参加的人数多、场地大、技术多样、战术复杂,对运动员体能要求高。而各个位置之间又有一定的区别,不同的场区、不同的阵式与打法、又对每个运动员的技术、战术、体能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足球运动训练中,应根据运动员的年龄、身体条件、训练水平、个性特征等,针对足球运动的特点和本队的整体设想,科学地确定训练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和训练负荷,才能达到予期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练员要全面了解掌握运动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训练模式与运动员个体特征;与运动成绩的构成特点;与运动训练实践的特征”三方面关系论述了“模式训练”的不足。认为:“模式训练”不能具体反映实施训练的的运动员的个体特征;不能完全推导运动员的回答性反应;不能全面反映运动成绩构成系统中的各种因素的庞大性;不能准确反映运动成绩构成系统者因素的动态性,不能展现运动成绩提高的多种因素综合体。因而不可能完全把握运动员个性来有效地控制训练;不可能完全把握和处理各种干扰因素来合理地控训练;不可能事先获得未知的第一手材料来正确地控制训练。  相似文献   

15.
就少年短跑运动员采取不同的技术训练方法的实验,所取得了差异显著的训练效果提示:在少年短跑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应突破传统技术训练模式的束缚,采取理论训练与现代短跑技术相适应的专门练习模式,可使少年选手合理地掌握现代短跑技术,并为以后继续提高运动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技术训练是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提高专顶运动成绩最主要的因素。只有熟练地掌握先进合理的专项运动技术,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身体能力,在比赛中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身体素质好、技术差,也不能创造优异成绩。因此,在训练中只有不断改进和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潜力,创造优异成绩。技术训练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和训练。在练习过程中练习技巧和技术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语言的作用也不能弱化,合理地运用语言往往能缩短学生掌握技巧的周期和增强运动员对动作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体力战术是指在跆拳道比赛中,根据自身和对手体力情况,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自己的体力,获得比赛优胜的方法。紧张激烈的比赛需要跆拳道运动员必须具备较好的体力。每场十几分钟的比赛运动员的体力消耗很大,如果需要进行多场比赛则更需要保持好体力。良好的体力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获得。有了体力不能在比赛中合理加以利用,往往会痛失良机。  相似文献   

19.
射击项目是一个体力、精力、耐力的共同竞争。从我国目前的射击训练分析,对于培养好一名优秀的射击运动员来讲,最重要的是初级训练,初级的训练水平在一个运动员日后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怎样合理地、科学地安排运动员的训练;在训练中如何培养好运动员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完善的技术是本文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在省体科所科研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对我组400米跑运动员进行了多次场地血乳酸测试,并将测试数据及结论用于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合理地安排运动量,调整运动负荷,进行医务监督,初步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血液中乳酸的水平,反映了肌肉中乳酸的生成和消除的综合情况。乳酸的生化机制是当运动员在进行高强度的缺氧训练中,没有足够的氧气来满足训练需要,氧气的利用超过消耗,这时就导致了氧债的出现并形成了体内的乳酸堆积。乳酸值的大小,在恒定条件下直接反映了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高低。了解运动员运动时血乳酸的变化,对于现代竞技训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