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数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参与式教学法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利用情境创设、信息化教学、分组教学三大基础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进行提升。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为例,对参与式教学法的实践运用进行分析阐述,以期参与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一、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式教学是目前来说最为合理的教学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转换课堂教学角色,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意识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主人的前提,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成败,而学生这种意识的获得,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进行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本文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  相似文献   

4.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坚守儿童立场,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以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来检验学生是否具体主体参与意识,大力倡导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生成具有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实践创新的数学核心素养和能力,回归数学本质,在真实的体验中获得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新课改更为关注学生的能力提升,以及主动的参与。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具有了更高的重视,探究式学习的展开就成为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面临着许多的困惑,学习时间紧迫学习内容多,学生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提升,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目的性较强等。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是高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到有效教学,数学教师需要注意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所讲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提升教学效益;培养与发展学生自学能力三个方面入手,更好地实现数学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以生为本,寻找学生数学能力最近发展区;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8.
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以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对数学学习提升的过程。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可以为以后大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探索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方式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打牢高中学生数学基础,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学生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的必然方式 ;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才能提高数学素质和非数学素质 ;只有通过主动学习 ,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和能动性 ,形成主体意识 ,提升主体性 ;也只有通过主动学习 ,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新性人才。因此 ,作为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一、努力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景 ,创造一种探讨的氛围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0.
郭兆高 《考试周刊》2009,(42):90-90
本文从“创设宽松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善于质疑,提升学生参与意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强化动手实践探究,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等方面对初三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更加注重能力以及策略的发展,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促进意识、能力、策略三方面的协调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中心,估算教学是数学学习的手段,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学习特点,掌握学生心理特点,深化数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估算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生活估算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董爱军 《成才之路》2010,(24):I0021-I0021
学生参与意识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主人的前提.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成败。数学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培养创新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认真备课、讲课,更应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堂就是教学加活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恰如其分地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为了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科学合理的设计学习活动,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不仅学习数学结论,更要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转换课堂教学角色,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意识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主人的前提,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成败,而学生这种意识的获得,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进行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本文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董爱军 《成才之路》2009,(19):13-13
学生参与意识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主人的前提,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成败。数学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学习数学结论,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创新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认真备课、讲课、布置作业外,更应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下面就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是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新观念、新手段和新策略,是新课标环境下数学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本文深入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主体参与的重要性,从多维度探讨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措施,以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董爱军 《成才之路》2009,(17):28-28
学生参与意识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主人的前提,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成败。数学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学习数学结论,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创新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认真备课、讲课、布置作业、考出好成绩,更应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下面就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落实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进行一些大胆尝试,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以我的一些做法特提出来与同仁们共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大量的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的程度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效率的高低。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面临教育者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