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西方文化史上,"英雄主义"的标准和"悲剧"一起经历嬗变。在古希腊悲剧中,出身高贵的悲剧"英雄"们通过在黑暗中与命运的抗争激发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展示出人类的尊严;莎士比亚时期的悲剧英雄散发着"人文主义"的光芒;到了现代时期,由于时代对人性的挤压,更多的悲剧英雄以"反英雄"的形象出现,但他们藐视正统、不妥协于现实的精神同样体现了人类的尊严,可视为现代悲剧中的"英雄主义"。  相似文献   

2.
魏国兵 《数学教学》2014,(11):42-44
近年来,以"不定方程"为背景的数列问题在各类考试中时有出现,其本质都是最终将其转化为解"不定方程"的问题.由于中学教材中对于"不定方程"几乎没有涉及,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本文结合几道试题,谈谈用中学知识解决数列中"不定方程"的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3.
由于日语中"四"的读音与"死"相通,日本人十分忌讳。本文以日本各历史阶段日本人的"四"字忌讳为主题,从历史典籍、文学作品、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探求这一忌讳出现的历史渊源和日本人的生死观等。  相似文献   

4.
我儿九岁,是个电脑迷,由于读的是寄宿学校,所以每周回家总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能施展其游戏才华。放暑假了,急急做完暑假作业,摩拳擦掌,决定大干一场,誓把寄宿时不能游戏的时光夺回来。  相似文献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个性化的创造性思维。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力求实验的规范或标准,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可能出现"误操作"而导致实验失败。针对"误操作"  相似文献   

6.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看看""见见"是留学生较早接触到的动词。由于二者意义上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留学生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混淆的情况。这两个词不仅在意义上和句法结构上有较大的区别,而且当二者的宾语均指向人时,语用上的差异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动类双宾句是"为之名"结构最常见句式,至迟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到战国时期,逐渐向为动状中结构转变。给予类"为之名"句式是典型的双宾语句,春秋中后期用泛义动词"为"表示给予。由于动词"为"的给予义很模糊,到战国时期,出现的"为之赐"则以"赐"作为"给予"标记。此外,三种新类型的"为之名"准双宾结构也在战国时期出现。  相似文献   

8.
贾谊写《惜誓》当是他人性本质的体现。《惜誓》当是他借怜惜屈原不得志而誓死之篇来表达他的看法和态度。从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屈原之死的事实表示了惋惜之情,对其本人表达了尊敬之心,但又毫不保留地表达出"以死抗争社会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做法并非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的态度。其价值不仅在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了所谓君子生存得志敬业、失志隐身和绝望自杀三种选择之外更多的思考:为什么君子只是消极地对待命运的选择呢?为什么就不能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生活方式来对待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呢?为什么就不能以务实的态度来改变现实社会中总是君子和小人颠倒关系的事实呢?君子真的有必要考虑以上这些问题吗?贾谊提出了明哲保身、明辨是非、当留则留、当退则退的新主张,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新方法。这些新思想、新主张和新思路值得后人学习和思考,它是贾谊《惜誓》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更是君子生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所在。它既是社会问题,更是人生问题。《惜誓》的美学思想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证:以生命为中心的美学思想、"神游太空"的美学思想、"神游昆仑"的美学思想、"思今忆古以明君子之道"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浅析中专数学“分层次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学生由于基础的不同,数学成绩高分与低分之间存在极大的差距。在同一个专业内以及同一个教学班中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关于数学知识、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出现了明显的学习"层差"现象,这给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带来了许多问题。本文根据教学实际,提出利用"分层次教学"手段,来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来提高中专院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张晓宁 《考试周刊》2009,(41):150-150
在教学实践当中,一些体育课堂出现"收"或"放"不得当的现象。这种现象引发了我对新课改下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如何把握收放的"度"的思考。我认为,无论是收还是放,都有各自的优点,最关键是把握好"度"。传统的体育教学明显体现出"收之过紧"。  相似文献   

11.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社会转型中,由于人们思想活动的差异性、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强,思维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多元性、多变性的特点,以致价值观在衔接上出现断裂以及主旋律被"边缘化"、"市场化"的现象。而从大学生自身发展分析,其主体意识觉醒,但较少的社会经验和阅历不足以使他们应对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多元文化冲击。因此,需要明确而稳定的价值导向。但多样性有其存在的合理向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试图拿过去的绝对一元诉求来规范目前具有全新意义的市场经济活动和人们的思想,难以为大学生所接受。因此,把握好"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内在机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取得更好成效。  相似文献   

12.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顾此失彼,语文课堂教学也是这样。由于有的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把握不准,在教学认识和行为上出现了一些偏差,造成了顾此失彼的现象。以下特举一些例子说明。一是有了"主体",莫丢"主导"。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于是,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由学习。上课时,教师让出讲台,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博士后"的意义相对单一,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误解:把"博士后"当成学位;把"博士后"理解成"博士的妻子"。前者为常识性的差错,后者是由于不了解繁简字、历时观念缺失造成的误解。"博士后"是一个通用称谓的名词,句法功能多样。既可用于"博士后+专名"的一般语序,也可用于"专名+博士后"表尊敬的特殊语序。  相似文献   

14.
征集志愿是近几年随着平行志愿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如今,它已经取代了过去的院校调剂志愿,有效提高了考生的院校满意率和院校的新生报到率。同学们想读哪所学校,完全由自己决定,因此不会再出现以往"乱点鸳鸯谱"的事情。由于征集志愿是一些缺额院校及剩余专业,因此,其中不少院校确实存在地域偏、专业冷等问题,但也绝非一些人所说的"破铜烂铁"。征集志愿中不但有"宝贝",而且"宝贝"数量还不少——  相似文献   

15.
陈子卫 《现代语文》2014,(11):60-61
最近,笔者对高三学生进行了一次测试,有相当多的同学感觉第9小题文言虚词"以"的用法难辨析。题目中要求理解"以"的用法的两个句子是"1州县以其贫素,将加振恤"和"2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很多同学认为两句中的"以"都可解作"因为""由于",其用法应该是相同的,故而选择了该项。将两句中的"以"都解作"因为""由于"是讲得通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由于对"黄色新闻"运作手法的诟病,传媒界很多学者对"黄色新闻"持全盘否定态度,本文拟通过对"黄色新闻"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对现代媒体的积极影响进行客观分析,从而对"黄色新闻"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7.
角是一种即简单又非常重要的几何图形,在刚刚开始学习"角"时,由于对基本概念及图形的特征理解得不透彻,所以容易出现一些错误.下面归类剖析有关"角"的常见错误,希望同学们学习时能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8.
高考复习阶段,由于较多使用一些各地市的模拟试卷,难免会与个别"错题"不期而遇.此时,怎么办?笔者的做法是:不轻言放弃,而是巧加利用,变"废"为宝.现以两个"错题"为例,将具体做法呈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洞房"一词出现很早,最初是指"幽深的内室"或"连接相通的房间"。唐代产生新义,不但可以指女子的闺房,还可以借指"闺情"。后由此引申为新婚卧房。此外,由于盛唐时道教、佛教盛行,洞房还曾用来指道士的观宇或僧人的山房。这两个唐代产生的新义在《汉语大词典》中均未收录。  相似文献   

20.
企业发展离不开合理用工。当前由于诸多因素的作用,欠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用工荒",应用愈多愈给的"马太效应"和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棘伦效应"两个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探寻破解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